APP下载

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2021-08-30潘明凤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5期
关键词:设计阶段全过程建设项目

潘明凤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贵阳 550081)

0 前言

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等特征,其造价管理也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则需要改变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将造价管理的时间范畴从事后管控逐渐拓展至全过程管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约束风险因素,为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1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1.1 造价管理的含义与任务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可分为两方面的含义:①投资管理中各类建设项目投资费用的总和,该指标主要体现出了在合理范围内控制工程造价;②从价格管理入手,其中重点包含了工程造价管理,其目标是保证工程项目价格的合理性。

工程造价管理的任务具有复杂性,从发包方的角度来看,造价管理中需要落实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与动态管理效果,并且为了能够提升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完善相应的造价管理以及约束机制。从项目承包商的角度来看,在造价管理中可以通过优化经济以及技术管理等方法,最终提升经济效益。所以从工程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工程造价管理的主体不同,则造价管理任务也存在差异[1]。

1.2 全过程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随着工程项目的深入,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目标也会产生变化,对于一般的工程项目而言,在投资决策阶段编制投资估算方案期间,需要根据方案设计以及初步估算确定造价控制目标,而设计阶段编制的设计概算等也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造价控制目标是相对的,某一项目的投资值相对于前一阶段而言是实际值,而相对于后一阶段而言也可以将其归纳为目标值,其中的关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关系结构

2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要点研究

2.1 在投资决策阶段的应用

2.1.1 识别相关影响因素

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存在诸多影响投资决策结果的因素,主要内容包括:①项目的建设规模。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规模效益递减效应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投资上,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不但提升,则单位投资也会有明显提升,项目中的总工程量越大,则对应的造价越高;②建设项目的标准。建设项目的标准主要指项目建设中所要达到的规格以及程度等,例如在高层项目的外面墙装饰中采用真石漆还是玻璃幕墙等都会影响项目的造价;③项目所在地点。项目所在地点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不同地点所对应的工程造价存在差异,例如市区内的地价要显著高于郊区,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项目的投资会产生较大差异。

2.1.2 投资估算方法的选择

在投资决策阶段,投资估算方法的选择也是相关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目前常见的方法包括比列估算法、系数估算法、指标估算法等,因此相关人员在投资估算中必须要严格按照《估算编审程序》(CECA/GC1—2007)的相关内容,能结合建设项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投资估算方法。

2.2 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2.2.1 设计招投标模式

为获得满意的设计方案,在建设项目设计中应采用设计招标模式,通过招标的方法对设计单位的竞争方案或者设计大纲等做对比与论证,提高设计方案的结构合理性与技术先进性。

2.2.2 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在实际上是根据工程项目投资估算的初期估算结果,在保证建筑物功能、性能的基础上,依据各专业的内容对资金做专项规划,避免工程项目的造价高出限额指标。所以为实现限额设计的目的,则需要设计以及造价人员在充分了解业主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关于设计方案、设施类型以及效益解析等几方面进行优化,最终将工程项目总造价控制在限定范围内。也有学者研究认为,在限额设计背景下,每个设计人员必须要对项目的实际工程做出评价,能够从设计标准、工程数量等几方面进行控制,再将限额设计内容分解到每个专业以及单项工程中,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限额水平[2]。

2.2.3 设计阶段的激励机制

为消除人为因素对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影响,相关人员可采用激励机制,在以合同为依托的基础上对造价进行管理,例如对于建筑物设计阶段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并达到解决工程投资的情况,可按照投资额的比重给予设计方特定的比例,最终提高设计方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同时针对超出设计限额的情况,则可以通过惩处手段要求设计人员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

2.3 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2.3.1 做好合同管理

工程项目的施工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合同的履行对工程项目造价产生直接影响,对于相关人员而言,在合同管理中必须主动预防履约阶段的相关内容,如工程量的增减、施工图变更、设计错误以及其他不可抗自然灾害的风险等。例如在建设项目签订合同期间外墙采用了水泥砂浆+弹性涂料的设计方案,若设计方案变更为挤塑板保温+真石漆的设计方法则会直接改变造价,最终导致工程项目的最终造价结果发生变化。

同时在建设项目履行合同期间还需要重视工程界面的划分,并重视土建工程安装、分包单位、装饰工程等诸多项目上的技术衔接[3]。例如在某工程项目中,设计图上提出楼面做法为:基层刷一道素水泥浆+30mm厚细石混凝土找平层+5mm素水泥浆粘贴玻化砖面层(规格为600×600)。但是在该项目中,因为设计单位与装饰单位之间签订了分包合同,因此由专业的装饰单位完成装饰工程施工,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装饰单位发现楼面无法直接粘贴600×600的玻化砖面层,为达到这一施工标准需要凿除30mm厚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项目的造价受到影响,再加之合同中并没有关于“凿除30mm后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的内容,最终导致工程项目蒙受更多的损失。

2.3.2 强化工程变更管理

变更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较为常见,但是工程变更也是导致项目造价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相关人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工程变更管理方法:①在建设单位设计交底过程中,经设计部门提出并且各方同意的变更项目都属于正常变更,因为此类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应由设计单位委托专业的工程师做进一步审核;②在施工期间对于施工单位未遇到的特殊情况则需要按照特殊工程变更处理。例如在玻璃幕墙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原有设计标高无法安装或者预埋件的情况,此时为保证正常施工则需要改变原有的设计方案,此类设计方案在经过设计与建设部门同意后才能办理工程变更单并及时上报信息;③针对工程项目的特殊情况,例如在工程开工后建设单位提出的变更思路(如增减工程项目、改变施工方法等),此类变更应征得造价工程师的同意才能继续进行。

2.4 在竣工结算中的应用

为达到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目标,相关人员在竣工结算阶段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对竣工结算资料的审核。在审核期间必须要确保各种资料真实、完整,所有竣工结算在原则上必须要提供原件以及相应的竣工图纸、工程变更等;项目相关人员应提供由设计、建设以及监理三方相关人员的签字等。在核算期间相关人员要认真阅读竣工结算资料,在评估相关资料关联性的基础上,发现资料与现场施工之间的矛盾;②需要进一步了解合同范围以及相应的工程变更情况。审核人员需要及时深入现场,尤其是一些技术条件复杂或者隐蔽工程等需要做好工程评估,并向现场工程师以及建立人员了解相关情况,掌握工程项目的一手资料。在勘查现场之后,相关人员应该了解各种工程量以及未按照规定落实的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等;③做好工程量的审核,要及时消除被高估冒算的工程量等;在工程量审核阶段也必须要认真落实合同,对于实际发生的工程量以及清单中的遗漏项目进行调整等。

3 结语

在当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出现有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具有深远影响,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相关人员应分别从投资决策、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阶段等几方面入手完善造价管理方案,通过规范化的造价管控来减少工程项目中的资金投入,这是保证工程项目长期平稳运行的关键,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

猜你喜欢

设计阶段全过程建设项目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
决策及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