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探究
2021-08-30武红瑞
武红瑞
(河南国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维护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需要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维护工程建设效益,同时减少裂缝问题。施工建设过程中,后浇带技术面临较多影响因素,会严重影响后浇带技术施工质量,因此必须采用科学化管控措施,顺利开展后浇带技术施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 后浇带技术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全面分析后浇带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技术为了规避现浇混凝土问题,从而提出的处理方案,避免混凝土结构收缩沉降、不均匀。施工建设中,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发挥出技术优势:①通过后浇带技术开展施工,可以减少工程模板消耗量,避免长时间施工所致新旧混凝土结构裂缝;②在建筑施工中,结构联结施工时,多应用普通结构,然而此种结构应用不能满足强度需求,可以为质量提升奠定基础[1];③后浇带施工,按照工程结构特点,选择适宜填充材料,所以技术应用实用性非常强。
2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施工应用作用
2.1 处理沉降不均匀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沉降问题属于常见施工问题,多是由于建筑重力荷载影响,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极易产生沉降问题。地质条件对建筑物沉降影响非常大,建筑不同部位结构受力状态不同,因此地基接收的压力也不同,会产生不同沉降程度。严重损害建筑结构稳定性,通过科学化稳固措施,使建筑结构坍塌事故率降低。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减少沉降不均匀现象。后浇带施工技术,注重建筑各部分连接,同时将建筑重量传导至地基中,减少地基受力不均问题,保证建筑结构稳固性,加强地基工程稳固性与安全性。
2.2 处理建筑热胀冷缩问题
热胀冷缩属于常见现象,可以应用到房屋建筑中。外部温度变化明显,导致建筑结构体系降低。在建筑分布集中地区,热胀冷缩问题比较常见,极易产生温度裂缝,对建筑结构破坏影响比较大,还会危害建筑稳固性与安全性。后浇带技术应用能够消除以上问题。在温度影响下,建筑结构极易产生温度应力,必须做好科学化计算[2]。不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同时,确保建筑布局规划合理性,保障建筑自由伸展,防止由于布局密集,引发裂缝问题。
3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施工应用要点
3.1 后浇带应用形式
建筑施工期间,注重混凝土施工,全面发挥出后浇带技术作用。因混凝土内外温度应力比较大,致使建筑结构裂缝比较多。通过后浇带技术,可以避免产生混凝土结构裂缝,加大建筑结构强度,提升建筑结构稳定性。建筑施工期间应用后浇带技术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结构差异明显时,在建筑主体、裙房结构中应用后浇带技术。建筑主体结构巩固后,会出现明显沉降问题。在发展过程中,浇筑裙房结构能够对主体结构沉降进行控制。合理应用后浇温度带方式,受到温度应力影响后,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破裂。通过后浇温度带,维护混凝土自由度,提升混凝土质量效益,减少温度裂缝;②后浇收缩带:混凝土结构存在封锁效应,极易产生裂缝问题。通过后浇伸缩带,使收缩应力降低,维护建筑结构水平,避免对建筑结构造成危害影响。
3.2 浇筑结构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必须遵循标准化流程步骤实施,施工人员注重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避免出现过度浇筑问题,重视钢丝网模板外凸。在施工建设期间,通过钢丝网模板,校正施工缝隙。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关注浇筑厚度控制影响,合理控制钢丝网模板、振捣器间距。在施工建设期间,为了避免出现水凝浆流失问题,需要应用专业振捣器振捣施工,模板与振捣器距离大于40cm。
3.3 养护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当及时开展养护处理。实行局部养护时,可以覆盖保养布,做好浇水养护处理,四周应用临时护栏维护,防止人为踩踏、污染钢筋等。如果要拆除临时护栏,应当涂刷混凝土养护液,减少空白、死角部位。封闭后浇带前,为确保建筑主体安全性,严禁拆除模板支撑,注重后浇带两侧维护处理,在后浇带周边,不能放置施工设备,也不能堆放施工材料。
3.4 外墙防水后浇带留置
外墙钢筋施工时,注重安装钢板止水带,在钢板分离位置,焊接箍筋。在止水钢板、剪力墙竖筋上,注重短钢筋头焊接,在钢筋头上绑扎双层钢丝网。钢丝网置于混凝土先浇端,注重剪力墙外模封闭,做好加固处理,同时注重浇筑养护处理,尤其是后浇带两侧混凝土。
3.5 楼板面后浇带施工工艺
支撑后浇带模板,注重楼板钢筋绑扎牢固性。在板面筋、底筋上,注重焊接短钢筋,同时绑扎双层钢丝网。钢丝网置于混凝土先浇端,再进行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注重清理后浇带周边余浆,注重混凝土养护。可以为后浇带盖模板,加大钢筋保护力度。
3.6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工艺
混凝土界面,全面做好凿毛、清洁处理,注重钢筋调整,同时加大除锈处理力度。注重后浇带位置积水抽取,安装止水条、止水带,确保后浇带强度与砂浆一致。后浇带置入混凝土界面,涂刷标准处理剂,加大后浇带混凝土养护处理。
3.7 地下室外墙防水后浇带技术
针对先浇混凝土截面,应当做好表面清洁处理。同时调节钢筋,注重除锈处理,安装止水条、止水带,封闭后浇带模板,确保模板稳固性。浇水湿润模板,实现后浇带混凝土同步浇筑,图1为施工示意图。
图1 地下室外墙防水后浇带工艺
3.8 楼板面后浇带工艺
针对先浇混凝土界面,注重表面清洁处理。检查原有模板严密性、可靠性,对后浇带钢筋进行调整,确保除锈处理效果。完成上述工作后,开展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养护处理。
3.9 建立后浇带沉降带、温度带
当区域结构差异明显时,需要集中设置沉降带,比如裙房与主体间。完成建筑主体施工后,在主体1/2沉降量下,对裙房结构做好浇筑施工。此外,当受到内外温度差影响,混凝土结构极易产生裂缝。通过设置后浇温度带,可以加强混凝土伸缩自由度,防止产生混凝土裂缝。
4 后浇带技术应用注意问题
4.1 确保模板支撑系统独立性
后浇带施工建设期间,由于时间间隔约为2个月,为了确保施工建设有序性。降低施工成本,做好建筑施工工作。新工程在旧工程基础上实施,会加大旧混凝土结构压力,混凝土结构承受力不足,就会产生变形问题。为了消除不良影响,应当确保后浇带两侧模板、下方模板分散合理性。注重模板支撑系统计算,维护模板均匀受力。
4.2 后浇带设置问题
针对后浇带技术,为了消除建筑结构差异、硬结、收缩、沉降问题,应当高度关注后浇带问题。遵循标准化设计原理,因混凝土裂缝产生量比较多,采用后浇带方式能够促进混凝土约束力外放,使用膨胀混凝土填缝可以避免产生应力裂缝。
优化设计后浇带结构,深入分析沉降原因。在施工建设期间,按照设计图纸预设后浇带位置,按照工程实况确定后浇带位置,确保设置位置满足设计单位要求。优化设计后浇带间距,合理控制后浇带间距。后浇带间距为30~40mm,宽度为700~1000mm。不仅要遵循标准设计要求,还应当断开后浇带钢筋接头。混凝土浇筑前严禁超出拆除模板,避免模板变形。后浇带施工位置,选择小应力部位,由于该部位弯矩比较小,可以有效控制剪力。
4.3 控制后浇带施工范围
由于不同建筑工程结构与外形不同,因此施工建设期间,遵循标准化施工要求,合理设置后浇带,做好全面化分析,确保施工要求与位置相符后,才能施工操作。合理设置后浇带,将后浇带中间距离设置在30~40m,在设置高度时,分析建筑物结构与现场施工条件,宽度设置在700~1000mm。
4.4 控制浇筑时间
在工程建设期间,由于后浇带类型不同,所以浇筑时间差异大。后浇带包含三种类型,控制标准如下:①后浇沉降带:在高层建筑中,多应用后浇沉降带,以建筑裙房及基础为主。地基沉降结束后,浇筑后浇沉降带,通过施工工艺、工程造价,合理确定后浇带浇筑时间。按照工程建设需求,科学开展浇筑施工;②后浇收缩带:做好前期分析后,混凝土结构施工完工,建筑结构收缩50%。当收缩速度较快时,建筑结构收缩达到100%。所以,针对后浇收缩带问题,在2个月后开始浇筑;③后浇温度带:由于受到气候环境、材料等因素影响,推迟后浇带浇筑时间,但是需要在施工图纸内标注。
5 结语
综上所述,按照标准化设计原则以及施工建设规范,在建筑基础底板、墙梁结构中,应当预留标准施工缝。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解决钢筋混凝土问题,避免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同时可以提升建筑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