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住乡韵乡愁 提升乡风乡貌
——常熟市打造“千村美居”工程

2021-08-30乔小力江苏省常熟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居整治村庄

乔小力/江苏省常熟市农业农村局

自2020年3月以来,江苏省常熟市全力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千村美居”工程,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突出共建共治、村美人和,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更新、农房翻建、河道整治、污水治理、村庄绿化、风貌塑造等,打造具有江南特色的美丽乡村。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4.9亿元,入库925个自然村组,通过验收861个,完成道路铺设527公里,河道清淤疏浚168公里,河塘驳岸建设259公里,拆除违章建筑86.24万平方米,新(改)建公厕897座。获得苏州市三星级康居乡村命名322个,碧溪街道留下村获评苏州市康居特色村,新增苏州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镇”1个、“示范村”13个,并于2020年8月率先通过全省第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验收销号。

“千村美居”工程获评“2020苏州十大民心工程”,亮点重在四个“突出”。一是突出“广”。坚持普惠性、广覆盖、全市域推进,对面上所有自然村庄进行整治,同时按不同村庄类型因地制宜,重点做好面广量大的“宜居”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突出“力”。市财政确保每年不低于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千村美居”工程,市级奖补资金总额预计将突破25亿元。三是突出“人”。始终把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过程,规范履行民主程序,积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四是突出“美”。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美丽庭院、美丽菜园、村庄绿化等建设,以“一条河、一条路、一片田、一个村落”的“四个一”工程为抓手,打造美丽宜居村庄。

挂出“作战图”,引导“大联动”

坚持党建引领。全市建立党员干部“宅前屋后三包”示范制度,党员干部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强化纪委督查问责机制;以“全域覆盖、全面发动、全力保障、全民参与”的“四全”模式,开展“人人参与,净美家园”专项行动,形成“机关部门围着村、社区转,村、社区围着群众干”的工作局面。

强化统筹联动。市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加码、再升级。统筹推进美丽庭院、美丽菜园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存量建设用地复垦复耕及村庄绿化,共同助力“千村美居”工程。

创新激励方式。市级通过暗访督导、第三方考评等方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评,公布自然村“红黑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纳入年终考核,激发镇、村抓落实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找准“发力点”,激发“魅力值”

坚持分类施策。以“限额规划设计为主,必要项目适当增加投入为辅”为指导理念,根据村庄区位、整体风貌、文化历史等因素,参照村庄规划类型,做细做优规划设计方案,引导不同类型村庄差别化发展,分类推进。

打造重点亮点。潜心挖掘特色,重点打造示范亮点。董浜镇以“可食蔬菜地景”代替“村庄绿化”,开辟特色产业新途径;辛庄镇积极探索“由点到面”“连点成片”的建设思路,打造“千村美居”示范带。

突出经验引领。邀请美丽乡村建设领域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制作下发“千村美居”工程指导手册和成效展示图册,为各地提供参考借鉴;开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时”专栏、制作“千村美居——美丽常熟基层行”等节目,以典型引领“千村美居”工程向纵深发展。

推出“长效法”,力促“广受益”

统筹推进夯实长效根基。印发《关于加强“千村美居”长效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及考核实施方案,形成层级清楚、职责明确、奖惩分明的长效管理考核督查机制。发挥政协民主监督特色优势,结合“有事好商量”品牌,建立“组合式协商,参与式监督”“千村美居”长效管理机制。

督导考核推动成果巩固。成立市级长效管理专班,对已验收村庄开展“回头看”,进行打分排名并通报,督促各板块落实专项经费、明确责任主体,以考核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切实提高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水平。

群众参与提升治理成效。探索环境卫生“村规民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积分管理等举措,开展“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推行“村两委+乡贤”议事模式,通过张贴乡贤捐赠榜等办法,广泛汇聚乡贤能人参与村庄建设的共识,2020年各镇村乡贤捐资捐物达1650万元。

2021年,常熟市继续大力推进“千村美居”工程。一是狠抓环境提升。进一步落实村主体责任,开展日常巡查,把卫生保洁、规范建房等工作常态化抓下去,确保环境整治真正取得实效。同时,常态化开展“人人参与,净美家园”村庄清洁行动,不定期由领导带班参加联系村的人居环境整治。二是推进乡村建设。对照苏州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按照“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原则,将任务层层分解,将责任逐级明确,指导乡镇按照年度实施计划,对照建设标准,统筹考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河道治理、村道建设、线路整理、农房翻建、村庄绿化、长效管理等工作,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统筹推进特色精品乡村、特色康居乡村、特色宜居乡村以及特色康居示范区等建设。三是夯实长效管理工作。坚持“常态整治”与“长效管理”齐步走,每月开展常态化考核,实施“红黑榜”制度,贯彻落实好党员干部“宅前屋后三包”示范制度。深化村民议事机制,拓宽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结合“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优秀党员户”创建,将村民的文明行为和民主参与同村集体福利分配挂钩,明确村民管理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猜你喜欢

人居整治村庄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福州市3年整治415个老旧小区 2020年计划再整治60个
全国集中开展整治酒驾、醉驾行动
村庄在哪里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