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咽喉 盛大敦煌
2021-08-30程遂营
程遂营
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和新疆三省区交界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它的总面积有3 万多平方公里,但只有1400 多平方公里的地方能够被称为绿洲。绿洲的面积,不足总面积的5%。换句话说,敦煌有95%以上的地方,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沙漠、戈壁和山地。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却创造了灿烂的丝路文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那么,敦煌这个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敦煌莫高窟又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凿的?神秘的藏经洞又是怎么回事?敦煌在“丝绸之路”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莫高窟的开凿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即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季羡林
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世界四大文化体系曾经汇集在一起,而且全世界只有这一个地方,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甚至还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叫作“敦煌学”。无数的学者,终其一生都投身于敦煌学的研究,乐此不疲、无怨无悔。那么,究竟为什么这么一个今天看来十分偏僻的地方,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文化在此汇流?会让那么多学者付出一生去关注,去研究呢?
提到这个问题,很多朋友马上会联想到敦煌的莫高窟,因为莫高窟里有无数精美的壁画和雕塑。据统计,莫高窟现在仍然保存着洞窟735个,彩雕塑像2415 身,洞窟内壁画面积有45000 多平方米。就这些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遗物”,已经足够震撼全世界了。
不过,今天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现,它周围几乎完全被沙漠包围,可以说是敦煌一带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之一。在1000 多年前,这个地方就连找口水喝都十分困难。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用十分原始简陋的工具,执着地开凿石窟、描绘壁画?而且,这份执着,竟然延续了上千年!
事情还得从一个小和尚说起。
前秦建元二年(366),一个叫乐僔的云游和尚从中原出发,一路向西,云游到了敦煌城东南25 公里处。这个地方是鸣沙山的东麓,浩瀚的沙漠就在不远处。
这时候已是傍晚,但太阳仍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乐僔又累又渴,几乎已经无力前行了。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眼前一亮:远远地好像出现了一大片灿灿金光,成千上万的神佛,都在金光中闪现。乐僔很激动,他想,自己是不是看到传说中的西方极乐世界了呢?
这时,乐僔不觉得渴、不觉得饿了,腿上也有劲了,赶紧冲着金光闪闪的地方一路狂奔。可是,走了不一会儿,那闪着神佛身影的金光,突然间就消失不见了!
乐僔的这段奇遇,今天,如果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是,他很可能是遇到了海市蜃楼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鸣沙山地处沙漠,地表温度高,空气密度小,因而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光学折射;第二种是,他看到了三危山上的奇观。乐僔到达的区域一面是鸣沙山,一面是三危山。三危山没有植被,光秃秃的,但岩体含有大量的云母、石英等矿物质,在阳光的照耀下,同样会反射出万道金光,呈现万尊佛神的景观。
但是1000 多年前的乐僔哪懂这个原理,他被这奇异的景象给弄懵了。乐僔想,前边那地方一定是一块圣地。于是,他发出宏愿:要在那个地方建寺修窟,给佛再塑金身。
世上的事情有时候就是无巧不成书。乐僔走近前一看,这鸣沙山的东麓,竟然出露了一片很难得的砂岩。它软硬适中,十分适合开凿石窟。其实,中国古代的很多石窟,包括今天熟知的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以及敦煌石窟,都是在砂岩上开凿的。这是因为,在所有的岩石之中,砂岩是最利于石像的开凿和保存的。常见的花岗岩太硬,而且颗粒往往较为粗大,虽然比砂岩耐风化,但是却不利于石像的眉毛、眼睛等细节的塑形;还有些岩石,比如泥岩,它们又太软,开凿石像之后,过不了多久,就容易被风雨侵蚀,不利于保存。所以,只有砂岩最适合石像的开凿。偏偏乐僔在沙漠里发现的崖壁,就是这样的砂岩岩层。这样的巧合,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之后,乐僔就在这里住了下来,通过化缘筹集资金,在鸣沙山东面的崖壁上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座佛窟。此后,莫高窟历经1000 多年的持续开凿,终于从一个小小的愿景变成了伟大的现实!
据文献记载,莫高窟从前秦建元二年(366)乐僔开始开凿。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直到元朝,在1000 多年的时间里,敦煌莫高窟的开凿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但是,到了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在距今四五百年的时候,敦煌重新成为塞外游牧之地,城市逐渐衰落,而莫高窟也逐渐被淹没在黄沙之中了。
那么,在被风沙掩埋了数百年之后,莫高窟又是如何被世人重新发现的呢?
藏经洞与壁画
清朝末年,敦煌莫高窟虽然是一派破败的景象,但这里毕竟远离当时的战乱。有些人为了生存,就逃荒到这一带居住。有个道士叫王圆箓。他以窟穴为家,往来于莫高窟与敦煌城之间。1900年的一天,他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
这一年的6月22日,即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五月二十六日。夜里,王道士在清理第16 窟内的积沙时,无意间在北壁发现了一个耳室,这就是所谓的“藏经洞”,今天的标号为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面积不大,但堆满了一人多高的各种文物资料,包括从公元4世纪到11世纪的佛教经卷、世俗文书、丝绢绘画、金银法器等5 万余件,王道士完全被震惊了。遗憾的是,这位王道士并没有很高的文化素养,甚至连经卷上的字都认不全。所以,他并没有认识到他所发现的东西有多么大的价值。
斯坦因所获藏经洞经卷文献(部分)
为了谋生,王圆箓从藏经洞里拿出一些金银法器到敦煌城里出卖,以换取生活必需品;又拿出来一些经卷、字画,请敦煌的地方官员去辨认。就这样,他无意中把藏经洞内藏有大量珍贵文物资料的信息泄露了出去。紧接着,世界各地的文物贩子、投机商人便打着考古学家、探险家的幌子,不约而同地从世界各地来到敦煌莫高窟。
第一个接触到王圆箓的是英国人斯坦因。1907年,斯坦因以探险家的名义来到莫高窟,找到了王道士。他谎称自己是虔诚求法的信徒,就像当年唐朝的玄奘,是专门来到莫高窟礼佛的。王道士轻信了斯坦因的花言巧语,领着斯坦因进入了藏经洞。在王道士点燃的昏暗油灯下,斯坦因在藏经洞里整整待了7个昼夜,翻检了大量的经卷、文书、字画,最后挑选出了他认为的上乘精品,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斯坦因把挑选出来的经卷、文书、字画以及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装满了29 只大木箱,心满意足地回国了。回国当年,斯坦因参加了在英国举办的皇家地理学会,并在大会上作了主题报告,向大会展示了他从藏经洞带回的文物资料和雕版印刷《金刚经》残卷。这些发现震惊了整个大会。《金刚经》残卷是目前发现的全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印刷的时间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金刚经》残卷印刷精美,图像和文字清晰可辨,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
在斯坦因之后,蜂拥而至的西方探险家还有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美国人华尔纳等。他们的行为,不仅使他们个人迅速成为当地社会的名流,而且使敦煌这座城市和莫高窟藏经洞迅速成为全中国和整个西方世界关注的焦点。
时至今日,学术界对于莫高窟这个神秘藏经洞的文物资料来源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藏经洞文物是西夏人留下来的。1036年,西夏王元昊占领了河西走廊。从此,敦煌为西夏所控制长达190 多年。蒙古兴起之后,开始进攻西夏。1227年,西夏都城银川被攻破,西夏灭亡,河西走廊也为蒙古所控制。就在蒙古占领敦煌前夕,在敦煌的西夏贵族仓促之间把大量经卷、文书、字画和金银宝物藏在了莫高窟的藏经洞里。他们希望有一天西夏能够重新崛起,再来利用这些宝物。但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给西夏机会,当年埋藏宝物的人再也没有返回他梦中的莫高窟。
自从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大量考古学家、探险家、佛学家以及一些投机商的到来,掀起了研究藏经洞经卷、文书资料、莫高窟壁画以及敦煌城市历史文化的热潮,“敦煌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便由此诞生了。随着敦煌学一项项成果的出现,“敦煌”这两个字,逐渐成为了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文化符号之一。
尽管很多人知道敦煌,很多人也看过敦煌的壁画,但是同样有很多人不理解,敦煌的壁画究竟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人的关注?它到底有哪些无可替代的价值呢?
很多朋友都慕名到敦煌的莫高窟参观,当进入洞窟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被五彩斑斓的壁画所震撼。但震撼之余,又一头雾水。如果不是有导游或专家讲解,观众往往看不出其中的奥妙和价值。那么,敦煌壁画的历史文化价值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991年,我就曾慕名来到敦煌,参观莫高窟。我首先来到了第61 窟。为什么呢?因为在此之前,我做了一些功课,知道了这样一个故事:
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我国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唐宋以前的很少。因此,他一直期望能发现唐宋木结构建筑。
梁思成偶然看到了由法国人伯希和在敦煌石窟实地拍摄的一本画册《敦煌石窟图录》,其中61 号洞中有一幅唐五代时期的壁画《五台山图》,图中有一座叫“大佛光之寺”的庙宇引起了梁思成的注意。于是,梁思成多次带着夫人林徽因前往五台山,按图索骥,试图寻找《五台山图》中的唐代建筑实体。功夫不负有心人,1937年6月26日,他们终于在山西五台山豆村发现了当时中国仅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大佛光寺。
一般说来,绘画是艺术作品,带有很多虚构的要素,而梁思成发现大佛光寺,用事实告诉我们,敦煌壁画是那个时代世俗社会生活的一种写照,反映了壁画所具有的巨大的历史价值。
莫高窟第61 号洞壁画(局部)
莫高窟第112 窟壁画(局部)
除了第61 窟,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第112 窟。这里有一组画于中唐时代的乐舞群像壁画。乐工手中箜篌、阮咸、排箫、芦笙等各种乐器一应俱全,但更精彩的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一位边反弹琵琶、边专注地踩着舞步的胡女舞蹈家,那韵律、节奏、舞步,简直美不胜收。舞蹈艺术往往很难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来,然而,敦煌莫高窟却以壁画的形式把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和完美的舞蹈要素——节奏、动作、神情等——通过一幅画卷,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根据这样一组壁画,我国的舞蹈家们把它编排成了一个舞剧《丝路花雨》。20世纪80年代,当《丝路花雨》在我国及世界很多国家上演之时,舞蹈家们看到重现的反弹琵琶舞蹈,不由得都起身而立。击节慨叹之余,无不惊诧于千年以前敦煌艺术的魅力。
当然,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价值还远不止这些。莫高窟是一个佛教石窟,它首先会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但敦煌更是中国的敦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文化在这里早就深深地扎了根。所以,无论印度文化、希腊文化还是伊斯兰文化都要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发芽开花。
以大家熟悉的飞天形象为例。在莫高窟的492 个艺术洞窟中,几乎窟窟都画有飞天。据不完全统计,有4500 余身。飞天是世界各种不同文化共同的梦想和艺术表现主题之一,不过,各种不同文化影响下的飞天形象也差异很大。希腊的飞天最形象的代表是长了翅膀的安琪儿,印度的飞天形象是生有双翼的天使,都要借助翅膀才能飞行。中国古代神话中很早就有羽人的描述:臂长羽毛,在空中飞腾。
在莫高窟的飞天形象中,隋朝以前的飞天大多带有翅翼,明显带有印度文化乃至希腊文化的痕迹。但到了唐朝以后,莫高窟的飞天形象达到了完美的艺术境界,摆脱了西域飞天形象的影响。其突出特点是:不长翅膀,也没有羽毛,而具备三个特点:
第一,突出线条。古人用毛笔写字,绘画也用毛笔或粗一点的排笔,所以对线条把握得很好。在绘画中也大量使用流畅、连贯的线条,显示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第二,借助丝带。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的飘逸、轻柔、色彩斑斓的特点,使我们对它备加喜爱。艺术家们巧妙地把飘逸的丝带运用到绘画中,借助飘逸的丝织衣裙、飞舞的彩色丝带,便可凌空翱翔,自由飞行,我国的民间传说“嫦娥奔月”不就是这样的吗?!
第三,利用云雾。云和雾都在高处生成,有云有雾的地方就给人一种在空中的感觉,《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猪八戒都是借助云雾在天空自由飞行的。这也是中国绘画的一大特点。
那连贯流畅的线条、色彩艳丽的丝织飘带、变化无穷的云雾、自由舒展的轻盈之态,都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元素。敦煌的飞天,是完全中国化了的飞天!
正是因为莫高窟具有的以上这些因素,所以在今天很多中国百姓看来,敦煌因莫高窟而闻名天下,莫高窟也的确是中华文明的奇迹和骄傲!
玉门关与阳关
去过敦煌的朋友会发现,敦煌南北有两座雄关——玉门关和阳关。古人曾经对这两座关隘进行过深情的歌咏,描述玉门关的有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还有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将军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描述阳关的名句除了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苏轼的《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也是描写阳关的名诗。其中,描写阳关的有以下几句: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州去。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据统计,在唐诗宋词中,提到阳关和玉门关的次数有将近上千次。仅在苏轼一个人的诗词中,提到“阳关”和“玉门关”的次数就有近30 次。
在这里,我们先说一下两关的位置:玉门关位于敦煌西北大约90 公里处,古时候,来自西域的玉石从此地输入内地,所以给此关取名“玉门关”;阳关,位于今敦煌市西南70 公里处,因位于玉门关南部,故名“阳”关。据史料记载,玉门关和阳关都始建于汉代。那么,敦煌这个地方,为什么需要两座雄关来守卫呢?
在汉唐时期,玉门关和阳关之外生活着众多的民族,曾经形成了许多小城邦——楼兰、伊吾、高昌等,多的时候有三十多个。这些小的城邦对中原政权时叛时附。汉唐时期,这里是北方的匈奴、突厥和中原王朝争夺的焦点地区,战争不断。而玉门关和阳关形势险要,易守难攻,便于屯兵驻扎,于是就成了汉唐向西域出兵和防御西域军队进攻的前沿关隘。
当然,虽然两关与古代战争、冲突有直接关联,但绝大部分时期,关内、关外的百姓一般还是和平相处。玉门关的形成就是因为这里是产自新疆和田的美玉进入关内的主要通道。而提到阳关,我们就会联想到“阳关大道”,形容道路的通畅和生活的顺利,民间还有“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的说法。这是因为阳关在敦煌西南,只要出了阳关,便进入南疆盆地。这里战事相对少些,道路比较通畅。所以,后人就有了“阳关道”“阳关大道”的说法。唐朝的玄奘,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唐僧,到印度(当时叫天竺)取经的时候,正是从玉门关走出去的。他历尽艰难,九死一生,前后花费了数年的时间,行程5 万余里,游历118 个国家,身边根本没有《西游记》里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三位徒弟的陪伴,大多数时候都是孤身一人。后来,玄奘带着600 多部佛经回国的时候,走的是南疆盆地,经新疆的和田,经过阳关大道,到达了敦煌,最后回到了长安。
由此可见,玉门关和阳关对于保卫敦煌的安全都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才发生了那么多传奇故事,才会流传下那么多歌咏两关的千古名篇。
结语
根据历史记载,敦煌这个名称是汉武帝命名的。《汉书·地理志》敦煌郡的条目下曰:
敦,大也;煌,盛也。
——《汉书·地理志》应劭注
敦,就是大的意思;煌,就是盛的意思。敦煌合起来,就是“广阔盛大”的意思。
但是,为什么汉武帝偏偏将敦煌两个字赐予了这里呢?这里究竟有什么“广阔而盛大”的地方呢?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敦煌是整个河西走廊的咽喉所在,而且是传统上所说的“丝绸之路”三条路线的交汇之处。这三条路线是:玉门关经哈密、乌鲁木齐、中亚到地中海,这就是所谓的丝路北道;玉门关经吐鲁番、焉耆、喀什、乌兹别克斯坦到伊朗,最终通到地中海,这就是所谓的丝路中道;阳关经若羌、且末、和田、塔什库尔干,经阿富汗、巴基斯坦至印度,这就是所谓的丝路南道。反过来,这三条道路都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汇集到敦煌,因此,敦煌是名副其实的丝路咽喉。正因为这样,汉武帝才赐予这个地方这么一个大气的名字,并且特设了两座雄关拱卫,一个偏重于军事,一个偏重于通商交往。
汉武帝给敦煌命名的时候,只是对汉朝寄予了美好的期许,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里在他身后的数百年后,竟逐渐发展成了世界多种文化交融的中心,中国文化在这里吸收了足够的营养,焕发出了灿烂的文明之光。
至今,中华文化也像敦煌的名字一样,广阔而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