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文化输出角度浅议古文英译策略
2021-08-28黄晓姣
黄晓姣
【摘要】现如今,中国力量背后的文化对世界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受到世界的关注,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着智慧,而中国古诗文中深藏的智慧,却因跨文化交际的困难只向世界展现出冰山一角,古汉语的表达高度简洁凝练,外语国家很难体会其美感,中国的文化输出迫切需要探究古文的翻译策略,让各国读者从译文中有效地接受中国文化。中国古诗文的精妙之一在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文英译后的意境传达是实现有效文化输出的关键。《桃花源记》是中国古典诗文中传达意境的典范。本文从中国文化输出的角度,就英国著名汉学家戴维斯所译《桃花源记》进行鉴赏、解析,并对比赏析中国著名翻译家林语堂的译本,探究使古诗文英译具有对等意境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输出;“信、达、雅”;可译性;戴维斯《桃花源记》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0-0114-02
一、戴维斯(A.R.Davis)与陶渊明
陶渊明是东晋诗人,经历战乱与朝局的动荡,因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而归隐田园,他的诗文代表了中国文化中返璞归真的一部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东方文化研究室教授戴维斯(A.R.Davis)是陶学研究最知名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结合了历史和西方的哲学,指出陶渊明本人内心的矛盾,补充了以往研究对陶诗一味冠以“自然”的评价。《桃花源记》是他虚构的理想世界,渔人最后离开桃花源并“不复得路”即是他内心对这种理想世界是否真正存在充满矛盾的反映。戴维斯对文章体会独到,他的译本《陶渊明:他的诗歌及其意义》(Tao Yuanming,his works and their Meaning,1983)是西方陶学研究规模最大,也是最有学术性的一个译本。
二、文化输出
文化输出是指让其他国家的人民在思想上接受本国制度、语言、艺术、历史等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感受到本国文化的先进与优越,因崇拜而学习该国文化。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蜕变,积淀了璀璨的文化,在文学及哲学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人类的战火虽平息了半个多世纪,但各国仍然摩擦不断,帝国主义仍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在和平的表面下进行着分裂行为,意图称霸,而中国儒家文化倡导“以和为贵”,中国文化是当前复杂多端的世界格局中为保证人类和平与发展迫切需要的,外交发言中常博引古诗文,展现大国格局,中国古文中的智慧也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承担起世界文化建设的任务,古文翻译成为文化输出的重要媒介,古文翻译是否能忠实传达出其特有的意境就成为有效文化输出的关键。
三、古文英译的意境保留策略探索
(一)充分理解原文含义
要翻译出意境,首先译者要能读出意境,这在戴维斯的《桃花源记》英译本中有明显的体现。
如:《桃花源记》
戴译:Peach-blossom source
林译:The Peach Colony
有人认为戴维斯将桃花源的“源”理解错误,选择了簡单的直译,而林译中colony意为移民队、殖民地,这个译法体现了文中为躲避战乱举族逃亡隐居的一个群体,理解和表达都非常到位;但戴维斯的版本也并非错译,只是在探究“源”这个字的意义的基础之上,结合原文渔人从溪水的源头发现桃花源的情节选择了“source”一词,两者角度不同,林译更加西化,容易被西方人接受,而戴译则保留了神秘的东方色彩。
(二)保留原文风格与结构
《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解释了世界上各种语言是同一种语言分化而成,解构主义借这个故事展示语言多样性的重要性。语言源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人类活动的共性使语言的创造具有相似的智慧。已有学者发现史前古汉语中有些字音与英语中同义词汇读音接近,为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保留原文风格与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戴译巧妙运用从句、插入语,倒装等句式,将英译篇章与原文语序基本对应。
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戴译:“The grove ended at the stream's source,and there he found a hill.In the hill was a small opening from which a light seemed to come.”
林译:“When he came to the end of the grove,he saw a spring which came from a cave.Having noticed that there seemed to be a weak light in the cave.”
戴译运用倒装句和定语从句,未改变语序且表达地道;林译表达准确,但为符合英文表达改动了句式顺序,失去了古汉语的原汁原味,另外对“小口”一词的处理,林译用了“cave”一词,直接点出洞穴,而原文表达是一个未知的“小口”,“opening”同时有“洞穴”和“通道”的意思,更能反映原作意图。戴译通篇基本不改变语序。可见语言的熟练使用,为古汉语与英语表达效果无限接近对等提供了新的可能。
(三)逐词推敲,字字落实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已近百年,已成为翻译的指导原则。翻译作品达到前两者已属不易,而“雅”之原则,体现在译者对译入语的编辑功底,“雅”的译文便可与原文比肩甚至成为超越原文的佳作,中国古典诗文意境高雅,若翻译未能实现“雅”,便无文化输出的意义,优秀的古文译作,可以因“信”“达”而“雅”,戴译《桃花源记》中原文每一个字,在译本中都可以得到落实,因此文中静谧或热闹的氛围得以精准呈现。
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戴译:“The clothes of the men and women who came and went,planted and worked among them were entirely like those of people outside.”
林译:“the dresses of the men and women were like those of the outside world.”
其中“往来种作”四字,用“came and went, planted and worked”一一对应,生动展示人群熙攘劳作的画面。而林译的表达则过于平淡,却缺少画面感。
(四)尊重译入语表达习惯
若生硬地追求源语风格反而会让人不知所云,无法实现有效的文化输出目的,要使译入语读者理解中国文化之美,就需要在两种文化的表达方式无法达成理解性转换时尊重译入语的表达,戴译在处理古文的借代修辞手法时做出必要的取舍,采用归化翻译,有助于英语读者接受。
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戴译:“The white-haired and the children with their hair in tufts happily enjoyed themselves.”
林译:“And the old men and children appeared very happy and contend.”
“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指儿童。“黄发垂髫”便是指老人和儿童。林译直接用“The old men and children”,未体现出原文修辞手法;戴译则保留了修辞手法,西方人的发色不同亚洲人的黑色,白发也不一定是老人,用发色指代很有东方的味道,但“黄发”指代老人西方人很难理解,译者折中译为“white-haired”。“垂髫”的处理则直接采用注释,方便读者理解。戴维斯的翻译中对归化与异化的巧妙取舍也实现了有效的文化输出。
四、结语
本文从文化输出是否有效入手,探讨古文英译的翻译策略,翻译作为连接两种文化的媒介,对译者提出双重要求,既要深钻源语文化,又要对译入语信手拈来。探究过程中,笔者对古文的可译性深信不疑,按照“道可传,意可宣”的思想,任何思想都可以用语言传达,翻译的哲学在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心同理之处即可相通,翻译,可用无限的语言发挥表达。文化差异使古文表现出暂时的不可译性,翻译的创作性使翻译标准众说纷纭,但当人类认知水平和对语言的掌握水平突破了现在的障碍,相对不可译便会转换为绝对可译。随着我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增强,中国的文化将逐渐潜移默化为世界的文化。
参考文献:
[1]田静.生态批评视角下《桃花源记》英译本解读[J].今古文创,2020,(45):80-81.
[2]蒋继春,陈雷.解读凯瑟琳戴维斯的著作:《解构主义与翻译》[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1):146-147.
[3]陈文智.中国古汉语语法与现代英语语法的对比研究[J].才智,2018,(08):184-185.
[4]王风.严复“信达雅”爰及“所谓文字上的一种洁癖”[J].文艺争鸣,2020,(04):30-41.
[5]李静.跨文化视角下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J].校园英语,2019,(51):239-240.
[6]林文昕.可譯性与不可译性——从语言、文化关系角度试析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J].俄语学习,2013,(03):46-50.
[7]A.D.Stefanowska.In memoriam:A.R.Davis 1924-1983[J].Japanese Studies,198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