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的后殖民解读
2021-08-28徐宏前
徐宏前
【摘要】小说《飘》在很多人眼中,是一部描写女主人公思嘉的生活和爱情经历,讲述她与几位男主人公的爱情纠葛的世界经典名著。然而,运用后殖民理论分析时,《飘》却是一部不折不扣反映殖民主义思想对建国不久的美国在国家、个人和种族等各层面伤害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中的殖民主义思想如何深刻地伤害着美国的各个层面将会在本文中得到剖析和解读。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飘》;种族歧视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0-0020-02
后殖民批评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产生的背景是一些原来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在政治上纷纷独立,进而开始寻求文化上的独立。后殖民批评的主要代表有法农、萨义德、斯皮瓦克和巴巴,他们指出,后殖民本质是一种文化殖民,法农坚称所谓的“种族”划分,实则是社会范畴而非生物范畴,反映的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一廂情愿”的看法。种族主义使殖民地人民丧失了自我意识,盲目地认同,屈服于白人的普世标准,由此对黑人心理造成严重的扭曲。列宁也认为,民族之间根本不构成根本性的冲突,只是到了近现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才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
巴巴的“混杂性”就是他自己对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存的当代社会的一种表达,即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中,因为“相互界定对方”,所以,后殖民社会中的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混杂、整合甚至是趋同的,这种混杂的文化对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都有一定压制性。
《飘》在很多人的眼中,只是一部供大家茶余饭后娱乐消遣的爱情小说。然而,当大家以后殖民批评的眼光去重新阅读这部巨著时,就会发现在所谓的情爱经历中,还似乎包含着一种深刻的隐喻。该小说中对南北战争、黑人奴隶以及众多白人的描写,其实是在隐射种族歧视对建国不久的美国诸多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在2020年的美国“黑命贵”运动中尤为突出。
古斯塔夫·勒庞声称,文明之中的巨大变化是国民群体思想变化的结果,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群众主要扮演的角色就是搞破坏。正是因为白人至上的种族殖民思想的广泛传播,导致了美国从建国初期开始就制造了她不断与之交战的种种幽灵。小说一开始,就在描写富裕的农场主美貌的女儿,思嘉在塔尔顿庄园无忧无虑地生活;而他身边一些男孩子们“他们心目中最关注的事情,就是种好棉花,骑术高超,枪法精准,跳舞轻快,善于体面地追求女人”。要是没有战争,这些鲜活而有趣的生命,本应该这样一直快乐地生活下去。可是,因为有了种族歧视,使得白人内部直接分裂为两大阵营,即代表着反对种族歧视的北方美国和代表支持种族歧视的南方美国。双方的矛盾日益不可调和,直至兵戎相见。
同时,作者也在向人们展示,对于种族歧视引起的战争,即使在南方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只要你再说一句‘战争’,我就回屋,将门关上,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讨厌一个词像讨厌‘战争’这样。”作者借用思嘉的话表达着部分南方民众对战争的厌恶。因为这场战争,彻底地影响了美国在国家层面上的许多事情。
首先,在经济方面双方损失惨重。思嘉父母的塔尔顿庄园不复存在,而塔尔顿庄园只不过是许多南方被毁的庄园之一;南方的经济中心亚特兰大几乎被毁于战火,即南方的经济实际已经崩溃;另一方面,通过对北方士兵的描写,“他不敢看那些北方人在屋子里四处乱蹿,从里面搜寻贵重的东西……‘还要麻烦你将戒指和耳环取下来’”,表明北方也好不到哪里去。美国的经济已因战争而处于崩溃的边缘。
其次,种族歧视让美国在国家层面上全面的分裂。南方的农场主与北方的工业主分裂,南方人内部因对种族歧视的不同态度而分裂,北方的工业主自然也不会是铁板一块,当然最大的分裂还是黑人和白人的分裂。
总之,因为种族歧视导致了南北分裂,因为南北分裂而导致南北战争,因战争而对整个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都造成了极度负面的影响,即使战争结束,只要种族歧视还在美国存在,美国在国家层面的分裂就不会消弭。
殖民种族歧视对白人个体的负面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飘》通过对思嘉的三段婚姻的讲述,映射了种族歧视对普通白人个体的影响。
首先,思嘉爱的是艾希礼,而艾希礼也是对思嘉有好感的。然而,作者通过思嘉的话告诉读者“想结成一对幸福的夫妻,并不是只有爱情就可以了……”因为思嘉对待种族歧视引起的战争是厌恶的,而艾希礼却是一个狂热的南方殖民种族歧视的支持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心甘情愿地去娶媚兰;因为尽管媚兰是个愚蠢的小傻瓜,然而这个媚兰对艾希礼却是 “张嘴闭嘴‘是的’”;媚兰支持艾希礼参加对北方的战争,这才是艾希礼愿意娶她而不娶思嘉的根本原因。思嘉和艾希礼,这对本应幸福的小情侣,因为对种族歧视的不同态度是不可能结合的。
第二,因为赌气,思嘉选择火速地嫁给查尔斯。一方面,查尔斯一心想到战场上建功立业,另一方面,查尔斯还没有真正上战场,就病死了,“他先是患肺炎,然后是麻疹,不过很快就因病情加重而死,连北方人的影子也没有看到,就在南卡罗来纳边营里死了”。其实,思嘉的这一场短暂的婚姻,可以理解为她在努力强迫自己去接受艾希礼的殖民种族歧视观点,企图让自己和艾希礼保持一致。但是,她的内心是抗拒的,所以作者安排了她的老公很快地死亡;这是在暗示走殖民种族歧视的道路,必将是一条不归路。
第三,思嘉的第三段婚姻是嫁给了瑞德·巴特勒;巴特勒是南方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但是请不要和我谈什么主义嘛,我不高兴听人家谈这些,而且我敢打赌,你也……”他和北方人做生意,给南方带来许多生活必需品。这说明在南北内战时期的美国白人中,还有一种“混杂”的白人存在。从后殖民的视角来看,这种混杂告诉人们有关殖民种族歧视问题的复杂性,即没有什么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应对种族歧视问题。然而,这种混杂毕竟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空间,在此空间里,有可能会有创新、反叛甚至解决方法。在小说中,作者安排了思嘉和瑞德结婚,就是一种用混杂来消解南北二元对立的一种尝试,她还安排了他们婚姻的结晶——邦尼的出生,瑞德甚至逢人便夸奖自己的女儿如何优秀,说明作者对这种尝试开始是有很大希望的;不过作者对这种尝试的结果终究是悲观的,所以她又安排了思嘉和瑞德的婚姻结晶——他们的女儿邦尼的意外死亡。瑞德亲自将女儿扶上马,眼睁睁看着这个混杂的结晶的消亡。
第四,作为一个出生在美国南部的白种女人,目睹和经历许多种族歧视的案例,作者对种族歧视在美国的根深蒂固,对寻找消解种族歧视的未来是绝望的。对作者来说,除非所有的南方白人都主动放弃种族歧视思想,那么,美国的前途将是非常令人绝望的。
后殖民主义所关注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世界,一个被殖民种族歧视所深刻改变了和正在改变的世界。被殖民被歧视的黑人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失去他们自己的发源地和国土,他们被殖民主义者强行地斩断了与自己过去的联系。在新獨立不久的美国,这些原本该幸福生活在非洲的黑人,发现他们在白人的眼中变成了闯入者,他们的身份是错位的,在这个刚诞生不久的国度里他们是不合时宜的,是一种身份低下的他者。殖民种族歧视对黑人整个群体的影响是深刻的。无论黑人怎样努力想融入白人社会,他们总会遇到法农在法国里昂的遭遇,人们在大街上见到他的时候喊道:“看,他是个黑人!”这种在黑人群体和白人社会中都是他者的身份的错位是非常令被殖民的黑人痛苦的。
同时,被殖民的黑人的经济社会生活十分悲惨。作品里黑人是可以被随便买卖的。在殖民种族歧视的美国南方,黑人是被视作主人的财产,哪里有什么人权可言?总之,殖民种族歧视不仅对黑人整个种族的社会经济生活造成非常大影响,让黑人居无定所,骨肉分离,还让黑人的内心受到影响,让他们内部分化,心理异化,身份错位,同时成为自己人和白人眼中的他者。
对后殖民的研究致力于改变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目的是最终消除种族歧视以及在不同种族之间构建一种更加公平和公正的关系。在整个人类世界,各个种族之间必然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特别是当前的世界,各种族都面临着一些人类共同的挑战,诸如消除贫困,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应对突如其来的一些自然灾害像地震、火山、台风、海啸等,还有应对各种像艾滋病、埃博拉、新冠病毒等疫情。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个命运共同体。
殖民种族歧视是造成《飘》中所反映各种悲剧的根源。同时,后殖民的混杂理论又提醒人们,这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没有快速的解决方法。
要解决这个不利的局面,第一,受压迫民族的民众必须被唤醒,团结起来,勇敢地为争取自己的平等和幸福而战斗,直到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等。第二,种族歧视泛滥的国家的政权,必须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是主流,那种靠剥削和压迫被殖民的民族而走上发展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改变自己的民族制度和政策,才能消除其国内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弥合愈来愈大的国内社会撕裂的趋势。第三,国际社会应当携起手来,创造一个和平而且公平、公正的民族和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米切尔.飘[M].丁亚美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0.
[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王浩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18.
[3]Robert J.C.Young.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M].容新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