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菜篮”撬起富民大产业

2021-08-28许幼飞

当代党员 2021年12期
关键词:梁平云龙萝卜

许幼飞

春夜雨足,满眼嫩绿生。

梁平区的春天,是春菜的一场大型“时装秀”:春笋破土而出,笋肉尤为细嫩;田间地头成片的香椿树上,一根根嫩红的椿芽迎风舒展、香味四溢。

然而,由于容易受天气影响,蔬菜产业很是脆弱——保鲜期短、不易储存、抗风险能力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梁平区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突出绿色化、优质化特色,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规模效益,帮助群众持续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规模化塑造特色品牌

初春时节,走进云龙镇“三清菜乡”,连绵的沃野之上,成片的种植大棚鳞次栉比。

村民曹桂兰正蹲在一个大棚里,将一株株丝瓜苗搭在架子上。

“每年大概可以增加1万多元的收入。”曹桂兰笑眯眯地说。

今年66岁的曹桂兰两年前就在蔬菜种植基地务工,“这比自己做农活轻松多了,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更有奔头”。

云龙镇“三清菜乡”的发展始于2009年。

“云龙镇下辖四五个村都有种植蔬菜的传统,而且这里交通便利,没有运输难题。”云龙镇副镇长程传武介绍,“于是,我们依托蔬菜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并注册绿色蔬菜商标,‘三清菜乡由此诞生。如今,蔬菜的种植总面积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亩扩大到3000多亩。”

随着乡村振兴的春风吹遍梁平大地,“三清菜乡”也实现了提质增效——2020年,云龙镇投入500万元,新建200余个种植大棚,为100余亩菜地增添自动喷灌设施。

“多亏了政府的扶持,我们的种植面积才越来越大,种植设备也越来越先进。”重庆云合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猛对此感触颇深。

王猛的蔬菜种植基地位于云龙镇三清村,总面积80余亩。

“升级后的基地不仅能实现作物间种,我还利用季节差增加种植品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蔬菜产量。”王猛称。

最近,蔬菜种植基地里的小白菜长势喜人。

望着整齐划一、朝气蓬勃的新菜园,王猛对未来充满信心。下一步,他计划拓宽基地的生产道路,将蔬菜产业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通过不断发展扩能,‘三清菜乡实现了从无序扩张到有序发展的转变。”程传武称,“如今,‘三清菜乡辐射云龙镇三清村、人民村等地,成为梁平区重要的果蔬种植地之一。”

不止“三清菜乡”,近年来,梁平还协同川东北、渝东北5区县建设了年产500万吨的明月山蔬菜保供基地,建成万亩蔬菜基地4个,实现蔬菜播种面积35万亩,年产优质蔬菜42万吨。

精加工稳定产销链

2019年10月,本是丰收的时节,时任仁贤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现仁贤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的楚义武却愁眉不展。

“地里的萝卜虽然又甜又脆,但受天气影响,它们的个头不大,卖相不好。”楚义武说,“一共有近5万公斤萝卜,要是卖不出去,乡亲们蒙受的损失由谁来承担?”

巨大的压力笼罩着楚义武。就在他苦恼之际,梁平奇爽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主谋主动联系了他。

“当时,我们正准备开发一款老鸭汤味的食品,需要腌制泡菜,萝卜就是原材料之一。”陈主谋称,“这正好可以解决他们面临的难题。”

双方一拍即合,奇爽食品公司按照每公斤1.4元的价格收购了地里所有萝卜。

“本以为肯定会烂在地里的萝卜竟然变成了钱!”望着一辆接一辆的卡车载满萝卜启动出发,楚义武笑逐颜开。

“有了奇爽食品公司的收购,我们发展农业的底气也更足了。”楚义武说。

清洗、风干、重量分级……利用原有的自动化生产线,奇爽食品公司快速对萝卜进行了处理,并腌制封存。

“这款产品推出后,卖得还不错。”陈主谋笑道。

除此之外,在生产、加工其他产品上,奇爽食品公司坚持推陈出新,产品也从最初的生产单一豆制品逐步扩大到蔬菜制品、蛋制品等。

“在蔬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关键。”陈主谋表示,“作为‘领头雁,从初加工到深加工,从新技术到新产品,从精深加工到延长农业产业链,我们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企业和农户带来收益。”

如今,依托奇爽食品公司等企业,梁平区已建成蔬菜加工生产线5条,配套建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中心等设施;开发脱水蔬菜、辣椒酱等蔬菜加工产品10余类,产品稳定销往四川成都、湖南长沙等地。

智能化助力文旅融合

走进位于金带街道双桂村的重庆数谷农场,一排排有着高科技“保驾护航”的种植大棚映入眼帘。

生态与科技相融的中国农科院·云腾田园馆内,生长旺盛的植物并没有扎根于泥土中,而是根植于一个手掌般大小的“营养库”;西南大学·草莓工場里,红彤彤的草莓长势喜人。

“馆内精准的环境控制、水肥智能循环等系统,各自肩负使命,监测着馆内的各种变化,让植物拥有最理想的‘生长国度。”数谷农场工作人员吴亚敏称,“生长在这种环境下的草莓是很干净的,摘下就能直接吃。”

除了满满的科技感,这座智慧田园还集观光旅游、采摘、餐饮于一体,是梁平区热门的研学旅行地之一。

“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认识、采摘农作物,甚至种上一株属于自己的植物。”吴亚敏称。

在花卉工场里,市民张倩正站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农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模有样地种植蝴蝶兰。

“我专门带孩子过来玩。他第一次接触这些,觉得很新奇。”张倩笑道,“这里门票也不贵,只要38元,很适合科普、休闲。”

农田变景区,田园变公园。

凭借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数谷农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停车场几乎停满了车。”吴亚敏称,“农场自开园以来,已经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带动周边云龙、曲水、金带3个万亩蔬菜基地共同发展,促进1.1万户农户增收。”

“菜篮子”兴旺了乡村,美化了家园,也托起了农民的致富梦。

如今,这片美丽幸福的青青菜乡,正阔步迈向蔬菜产业发展的新征程,绘就着土地富饶、乡村丰美、人民幸福的美好画卷。

猜你喜欢

梁平云龙萝卜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中华蜜蜂为梁平柚授粉的效果及梁平柚蜂蜜品质研究
昆士兰大学
萝卜蹲
买萝卜
苏云龙作品
周云龙教授
The Color Purple
云龙湖浮游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诗人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