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2021-08-28胥兴春李欢刘雅丽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8期
关键词:元分析亲社会行为自尊

胥兴春 李欢 刘雅丽

摘 要 已有关于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文献检索,共纳入原始文献28篇,独立效应值35个,包含15715名被试。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主效应检验发现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32);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年龄、自尊测量工具及亲社会行为测量工具可显著调节自尊与亲社會行为的关系,但性别与文化背景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自尊; 亲社会行为; 元分析

分类号 B848.8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8.001

1 引言

亲社会行为泛指个体所展现出的被社会所认可,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含分享、合作、互助、同情、利他等行为(王美芳,庞维国,1997)。在个体走向社会化的全过程中,亲社会行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个体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适应具有积极作用(寇彧,王磊,2003)。因此,亲社会行为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们关注的主题。

梳理过去20年间的文献,发现大量研究讨论了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中自尊被认为对其有较大影响。有研究发现,自尊作为影响个体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可以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进行有效地预测(王丽, 王庭照,2005; 郑显亮, 顾海根, 2012; Laible, Carlo, & Roesch, 2004; Leary, MacDonald, 2003)。围绕二者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研究结论却有所不同,相关系数从-0.21到0.75都有报告(张潮, 张佳楠, 2015; 郑庆友, 卢宁, 2016;Lindsey et al., 2008;Padilla-Walker et al., 2020)。因此,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相关程度究竟如何,两者关系是否受到研究特征的干扰有待进一步讨论。截止目前,鲜有研究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进行定量整合与分析,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讨论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两者关系的因素,从而得出关于两者关系更为普遍、准确的结论。

1.1 自尊概念及其测量

对于自尊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方平 等, 2016)。第一种是以机能主义奠基人James为代表的自尊能力观,他将自尊概念融于一个简单公式:自尊=成就/抱负,即自尊的大小在于所得成就与对于成就的渴望之间的比值。在James的定义中,自尊是个体对其抱负的实现程度,其中胜任力是自尊的决定性因素(车文博, 1998)。第二种是以Rosenberg为代表的价值观,他认为自尊是对自我的或消极或积极的态度,高自尊则代表着“一个人认为自己足够优秀”,价值感是自尊最主要的成分(Rosenberg, 1965)。第三种是以Branden为代表的整合观,他认为“自尊是自信与自重的整合,是由胜任力与价值感架构起了自尊的整体框架”(Branden, 1969)。总体而言,自尊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对自身产生多种影响的稳定而统一的人格品质,是个体对自己的欣赏、重视和认可程度(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2019)。

自尊的测量一般分为对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测验。前者基于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Rosenberg(1965)编制的自尊量表(RSES),该量表题量精简,在内容上侧重于展示个体对自己整体的认知评价;后者则主要采用内隐联想测验,通过比较相容反应时和不相容反应时的差值来测量内隐自尊效应的大小。考虑到外显与内隐自尊具有分离性(李志勇, 吴明证, 2013), 且外显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较为丰富, 因此本文选取外显自尊的相关研究。

1.2 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已有研究证实了自尊对于亲社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发现,自尊主要作为一种间接变量,对亲社会行为有积极影响(王丽, 2003);自尊作为利他行为发生的动机性因素之一,当个体对自身价值高度认可、自我感觉良好时,他们便更有可能去帮助其他人(Damon, Lerner, & Eisenberg, 2006)。自尊心强的人认为自己对他人很重要且有价值,因此他们更愿意使他人受益;相反,自尊心低下的人则认为自己总是面临更多的障碍,这可能会阻止他们表现出亲社会行为(Yu et al., 2018)。研究发现自尊与利他行为、帮助行为、合作行为等呈显著正相关(李硕, 2018; 郑庆友, 卢宁, 2016; 郑显亮, 张婷, 袁浅香, 2012; Pimentel et al., 2018; Moscardino et al., 2020; Zuffianò et al., 2014)。也有研究认为,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显著相关(Castellanos, 2002),或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张潮, 张佳楠, 2015)。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研究结果不一致表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调节变量。因此,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深入探讨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间可能存在的调节变量;同时提出假设1: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1.3 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变量

已有研究广泛讨论了人口学变量在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主要将年龄、性别与文化背景等具有代表性的变量纳入分析,此外,测量工具的多样性可能对两者关系有所影响,本研究也将其纳入分析之中。

年龄可能影响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自尊对于个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是不断发展并完善的,但存在着发展的阶段性与不平衡性。处于小学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自尊水平随着经验的增长不断提高,然而到了青春期,自尊开始出现剧烈的变化,一般到高中或大学时期自尊才会逐渐趋于成熟与稳定(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 2003)。因此,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其自尊发展水平可能对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有所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儿童,青少年展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Damon et al., 2006);但也有研究指出,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其亲社会行为会减少(Carlo et al., 2007)。一项关于青少年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纵向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变化,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Fu et al., 2017);而另一项研究却发现年龄对于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不存在显著影响(Zuffianò et al., 2014)。因此本研究想要探讨年龄是否会影响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假设2:年龄能够调节自尊与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

文化背景可能影响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文化背景代表着对人的身心发展及个性形成带来影响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及地区, 人们所创造和积累、发展起来的文化彼此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个体的价值观、道德观,并对个体后续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自尊不但具有文化的普遍性同时又具有文化的差异性(黄希庭, 尹天子, 2012),相較于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受到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影响,强调自谦的修身之道,文化规范对于人们表达自我的倾向有所压抑。研究表明,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个体自尊水平普遍低于西方文化(Cai et al., 2009),东方文化背景下个体的攻击行为出现频率也更低(Bergeron & Schneider, 2005);还有研究发现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儿童能够展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Trommsdorff et al., 2007)。〖JP3〗基于此,提出假设3:文化背景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间关系具有调节效应。

性别可能影响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女孩比男孩能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Yu et al., 2018)。从人格特质来看,女性心思更为细腻,在情境中更容易观察到他人所需的帮助;同时,在社会环境压力下,女性可能更加符合同情与乐于助人的性别刻板印象(Damon et al., 2006),而男性不会因为性别角色而感受到相同的压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同样可以用埃森伯格和米勒的发现来解释(Eisenberg & Miller, 1987),研究发现女孩的同情心要大于男孩,那么处于同一自尊水平的男孩与女孩,女孩便会因其较高的同情心进而表现出比男孩更多的利他、顺从、帮助等情绪及行为。综上,提出假设4:性别能够在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测量工具同样可能影响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纳入此次元分析的研究文献中,亲社会行为的测量工具较为丰富,问卷之间的维度划分、题目数量、统计方法等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Anderson等人(2010)的研究表明,两个变量间关系的强度受到不同测量工具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5:测量工具的种类会调节自尊与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选取

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将关键词“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分享行为”“安慰”“合作”等词条进行匹配与搜索,查找篇名中包含此类关键词的期刊与硕博论文。之后,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nce Direct、SpringerLink、ProQuest 学位论文全文检索平台等数据库分别进行检索,将关键词“self esteem”分别与“prosocial behavior”“helping behavior”“altruism”“altruistic behavior”搭配,搜索篇名中包含此类关键词的文献。筛选过程见图1。

文献选取标准:(1)文献应是关于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样本及各项数据准确完整,理论性与文献综述类文章不纳入;(2)必须对测量工具有明确介绍;(3)研究对象非特殊人群,如留守儿童、残疾人等;(4)数据重复发表取其期刊等级更高的部分;(5)文献展示了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报告了r值或能够转化为r值的其他相关值。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文献28篇,其中中文文献 16篇,英文文献12 篇,效应值共35个。具体结果见表1。

2.2 文献编码

纳入元分析的原始文献编码情况如下:(1)文献信息(作者名+发表年限〖DK2〗);(2)总样本量;(3)被试年龄;(4)自尊测量工具类型;(5)亲社会行为测量工具;(6)文化背景;(7)相关系数;(8)性别比例。编码情况见表1。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CMA 2.0(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2.0)进行元分析,采用相关系数r作为效应值。对于没有给出具体样本男女比例的纵向研究,选取其相关系数的均值作为效应值。

3 研究结果

3.1 同质性检验

对总体效应值进行同质性检验,以确定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表2显示,Q=560.42(p<0.001),Q检验假定效应量服从卡方分布,若p<0.05,则说明研究间是异质的(丁凤琴, 赵虎英, 2018)。其中I-squared=93.93%,I2>75%,依据I-squared分界点25%、50%和75%分别为低、 中、 高为异质的原则(Higgins, Thompson, Deeks, & Altman, 2003),表明研究结果属于高度异质,也表明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由效应值的真实差异引起的变异达到93.93%,即研究间的变异不仅受到抽样误差的影响,还受到组间误差的影响,后续分析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更为合适。同时,效应值异质也表示,在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变量,因此有必要进行调节效应检验。

3.2 发表偏差检验

发表偏差意味着已收集的文献无法代表该领域已完成的研究总体文献,会使得元分析的效应值高于真实值。因此,本研究通过漏斗图、失安全系数、等级相关测验、Eggers检验以及剪补法来检验发表偏差。结果见图1。

图1显示,效应值集中于图形上方且较为均匀地分布于主效应值的两侧,呈基本对称趋势,说明元分析存在出版偏差的可能性较小;失安全系数Nfs=3643,该值远大于5k+10(k=35),表明该研究不存在发表偏误;等级相关测验中Tau值的显著与否与元分析的发表偏差有着重要关系,一个显著的Tau值通常表明元分析存在发表偏差, 本研究Tau值不显著(Tau=0.16, p=0.17>0.05),表明效应值不存在发表偏误;元分析回归方程截距越大, 同样表明发表偏差越大。Eggers线性检验结果表明,Eggers 截距不显著(Intercept=1.54,p>0.05),说明不存在发表偏误。剪补法的检验结果显示效应值被剪补法增强了0.023。综合以上多项检验结果,最终表明该研究不存在显著发表偏差,元分析结果较为真实有效。具体结果见表3。

3.3 主效应检验

本研究的元分析包含35个独立样本,共15715名被试。从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来看, 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r=0.32(CI=0.26~0.38,Z=9.97, p<0.001), 说明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呈中等强度的正相关。对效果量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在排除任意一个研究的效果量后,r值在0.30~0.33之间浮动,表明效应值具有较高稳定性。具体结果见表4。

3.4 调节效应检验

本研究分析了被试年龄、文化背景、亲社会行为测量工具、自尊测量工具等因素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 结果见表5。

表5显示, (1)年龄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Q=10.12,p<0.05)。在三个年龄段中,相较青少年(0.27)与成人(0.30),儿童的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相关系数最高(0.62)。(2)文化背景的调节效应表明,东西方文化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Q=2.16,p>0.05)。(3)自尊测量工具对于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Q=35.69,p<0.001)。其中使用ZLHS的相关系数最高,使用PCSC和RSES的相关程度较低。(4)亲社会行为测量工具的调节作用显著(Q=22.75,p<0.05),其中使用DCPS测量的相关系数最高,CPTM和KGS的相关系数则较低。(5)男性比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表6回归分析显示,Tau-squared由0.035变化为0.03548,其解释率仅为1.37%。

4 讨论

4.1 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通过梳理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在理论上明晰了二者间的关系,元分析的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即高自尊的个体能够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此外,通过将年龄、性别、文化背景与测量工具纳入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年龄、自尊测量工具及亲社会行为测量工具可显著调节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但性别与文化背景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1。那么,为何高自尊个体就能够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呢?研究者作出如下解释:

(1) Eisenberg(1986)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指出,自尊作为个体的人格特质,能够激发助人动机,影响个体助人意图,最终使个体产生助人行为。高自尊个体有着更高程度的自我认同,会较少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会逐渐从对自我的积极关注转向对他人的关注,能够敏锐地觉察到他人的需要。这将会有助于提升个体的移情能力,更容易察觉到他人的情感与需要,并做出助人行为。其后续研究进一步表明,自尊是利他行为发生的动机性因素,只有当个体自我价值得到满足、自我感觉较好时,他们才更可能去帮助他人(Damon et al., 2006)。

(2) 自尊能够展现个体对于他人需求的感知程度,当个体由于自身的成功体验而提高自尊时,对他人需求的知觉会显著增加,会使得亲社会行为动机变得活跃, 更可能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侯积良, 1990)。高外显自尊的个体倾向于通过表现亲社会行为得到他人的认可,获得积极评价,即个体获得他人对自己价值肯定的正面强化后,自尊进一步提高,促使其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李文娇,2016)。

(3) 自尊水平影响个体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自尊水平较低的个体更容易担心自己在利他行为过程中被周遭环境所排斥,即使这个帮助行为是出于善意,但也容易遭到他人的冷落与不理解,从而导致更低的利他行为动机和行为(Leary & MacDonald, 2003)。

(4) 自尊能够通过度量个体与社会、个体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反映了个体是否拥有良好的社会属性。低自尊个体,在童年时期遭到拒绝而产生自卑感会导致更多的攻击性与反社会行为(Barry et al., 2007)。已有的元分析表明,自尊与攻击性行为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施国春 等,2017),一个高自尊的个体拥有更强烈的身份认同感,能够帮助其抵御所处环境带来的压力与焦虑,个体便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处理好自身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通过一系列亲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拥有健全的社会属性。

(5) 研究结果同样符合自尊恐惧管理理论的观点。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能力感和价值感的整体评价,自尊水平較高的个体对自身的评价更为积极,具有较强的社交自我效能,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不害怕、不逃避, 能以一种更加自信从容、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处理人际交往问题,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丁子恩等, 2018)。同样有研究发现,在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之间存在着其他影响因素,如通情、公我意识等(丁子恩, 刘勤学, 2020; 郑显亮等, 2012),随着研究的深入,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加清晰明确。

4.2 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

研究显示,年龄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该结果验证了假设2。在三个年龄段中,儿童的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相关系数最高。原因可能在于:首先,儿童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测量主要是由教师评定完成,存在一定程度的教师期望效应,导致相关系数较高;且儿童样本的统计量较小,可能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其次,以往研究表明,儿童的自尊结构主要由重要感、自我胜任感和外表感构成(杨丽珠, 张丽华, 2005),而青少年的自尊结构由社会认可、自我胜任感、外表感、归属感以及重要感等五个要素组成(张丽华, 杨丽珠, 张索玲, 2009),两者在内容上有所区别,这也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再次,张丽华、张索玲和侯文婷(2009)发现,青少年的自尊发展有着明显的年级差异, 在小学阶段,个体的自尊随年级增长发展良好;随着年级升高, 中学生自尊水平呈现下降趋势。最后,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理解的亲社会行为存在偏差,有研究者发现,成人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理解与年幼儿童有着明显差异(付艳, 2005),儿童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理解相对简单,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助人为乐〖DK4〗”“相互分享”“合作行为”等;随着年龄增长,成人的亲社会行为受到个人状态、社会环境以及利己动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丁凤琴, 赵虎英, 2016),出现亲社会行为的原因更加复杂。

元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自尊量表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从研究结果来看,自尊测量中的RESE和SDQS量表的结果更接近主效应值,但在已纳入研究中除RSES量表外其他量表的使用频率较低,可能会对研究结果有所影响,未来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不同类型自尊量表的差异。不同类型亲社会行为量表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其中DCPS量表测得的相关系数最高(r=0.69),而其他量表的相关系数介于0.26~0.37之间。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其测量对象为幼儿,且由教师对其亲社会行为进行评估,这也与儿童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相关系数最高的情况相吻合。KGS量表的相关系数最低,可能在于该量表源于优势行动价值问卷中的善良与慷慨子问卷,相较于亲社会行为内涵的广泛性,该问卷对于问题维度的选取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以上研究结果支持了假设5。

研究显示,男性比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回归分析前后男性比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解释率仅有1.37%,该结果没有支持假设4。以往的研究表明,女性心思更为细腻,更容易观察他人所需要的帮助;同时,在社会环境的压力下,她们可能更加符合同情与乐于助人的性别刻板印象(Damon et al., 2006),但也有研究表明,女性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低于男性,所以对社交情境中的负面评价更为敏感(逯嘉 等, 2014),这种情境中的压力可能导致高自尊个体的女性并不会表现出比同等自尊水平男性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总体来看,男女性别间各自具有独特优势,随着自尊水平的提高,两者均能够展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文化背景的调节效应表明,东西方文化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这与先前的假设3不一致,原因可能在于:在元分析更为全面综合的视角下,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能有所减弱;无论是在集体主义文化还是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中, 自尊都被认为是一种稳定而统一的人格品质,是个体对自己的欣赏、重视和认可程度,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是一种受到大众、社会所认可的行为。因而,随着个体自尊水平的提高,产生更多的自我价值感,更多关注到他人,进而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尽管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但这种状况普遍存在。

总体而言, 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元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确定了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了两者间的调节变量,这对于促进个体的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实践层面,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有意训练等形式,帮助个体提升自尊水平, 进而增加其亲社会行为。

4.3 研究展望

(1) 元分析方法要求尽可能全面地纳入已有研究资料,本研究虽尽可能地利用检索工具进行了文献搜集,但仍然有部分文献未被纳入研究,造成数据的遗漏,后续研究应纳入更全面相关文献。(2)本研究中部分调节效应的样本量较少,如在自尊量表中,部分量表仅出现1次或2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未来的研究可考虑进一步筛选相关量表, 进行后续探索。 (3)大部分研究没有报告亲社会行为指向的对象群体,因此本研究没有分析亲社会对象类型对于研究的调节效应,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关注该变量的调节作用。(4)纳入元分析的纵向研究文献极少,未来研究可以考虑此类方法,从另一角度揭示两者的关系与变化。

5 结论

元分析研究发现:(1)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自尊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2)性别与文化背景对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3)年龄、自尊测量工具及亲社会行为测量工具可显著调节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参考文献

*代表纳入元分析的研究

*陈彬(2017). 中学初中生依恋、自尊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宁波大学.

车文博(1998). 西方心理学史.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丁凤琴, 赵虎英(2018). 感恩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更强?——一项元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6(10), 43-58.

丁凤琴, 陆朝晖(2016). 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4(8), 1159-1174.

丁子恩, 王笑涵, 劉勤学(2018). 大学生自尊与网络过激行为的关系:社交焦虑和双自我意识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4(2), 171-180.

丁子恩, 刘勤学(2020). 大学生网络交往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自尊与公我意识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6(2), 175-183.

方平, 马焱, 朱文龙, 姜媛(2016). 自尊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心理科学进展, 24(9), 1427-1434.

付艳(2005). 青少年早期的个体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

*冯莉(2009). 内蒙古小学高年级亲社会行为问卷编制及与自尊关系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

黄希庭, 尹天子(2012). 从自尊的文化差异说起. 心理科学, 35(1), 2-8.

侯积良(1990). 价值取向、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 心理科学通讯, 13(2), 45-50.

*蒋怀滨, 缪晓兰, 郑婉丽, 王超, 张婷, 李其容(2016). 自尊对网络利他的影响机制:基于系列中介模型的研究.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4(5), 103-109.

寇彧, 王磊(2003).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4), 86-91.

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2003). 心理学大辞典.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勤为, 徐庆春, 刘华山, 刘勤学(2016).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32(4), 426-434.

*李硕(2018). 初中生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共情的中介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吉林大学.

*李琳烨, 张野, 张珊珊(2017). 五至六年级儿童自尊与亲社会倾向行为的研究.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36(12), 75-77.

*李桥桥(2018).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与自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

李志勇, 吴明证(2013). 大学生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中介作用. 中国特殊教育, 55(5), 72-76.

李文姣(2016). 内隐与外显亲社会倾向的影响因素研究:自尊的中介效应. 心理技术与应用, 4(6), 356-364.

逯嘉, 刘琴, 李恒径, 代容, 郭雪, 黄轲, 张帆, 汪洋(2014). 中国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其特征的Meta分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40(2), 328-337.

施国春, 张丽华, 范会勇(2017). 攻击性和自尊关系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5(8), 1274-1288.

王美芳, 庞维国(1997).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 心理学动态, 5(4), 37-42.

*王勇, 卢长娥(2016). 幼儿亲社会行为与自尊的特点及其关系.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18(1), 57-59.

*魏辉彦(2014). 青少年合作倾向及与其自尊、人际信任和观点采择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

王丽, 王庭照(2005).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研究. 当代青年研究, (11), 51-53.

*王丽(2003). 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及自尊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

*王啸天(2019).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自尊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

*吴小琴(2009). 自尊、父母教養方式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

杨丽珠, 张丽华(2005). 3~9岁儿童自尊结构研究. 心理科学, 28(1), 23-27.

郑显亮, 顾海根(2012). 人格特质与网络利他行为:自尊的中介作用. 中国特殊教育, 18(2), 69-75.

*郑庆友, 卢宁(2016). 幼儿父母陪伴自尊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 37(1), 71-73+77.

*郑清(2017). 多重生态系统视角下大学生利他行为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探究. 硕士学位论文. 江西师范大学.

*张潮, 张佳楠(2015). 高职生自尊、主观幸福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3(4), 537-540.

*郑显亮, 张婷, 袁浅香(2012). 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通情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4), 550-551+555.

张丽华, 杨丽珠, 张索玲(2009). 青少年自尊结构研究. 心理科学, 32(1), 55-58.

张丽华, 张索玲, 侯文婷(2009). 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2(2), 56-58.

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2019). 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基于中国学生群体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7(6), 1005-1018.

Anderson, C. A., Shibuya, A., Ihori, N., Swing, E. L., Bushman, B. J., Sakamoto, A., ... & Saleem, M. (2010). Violent video game effects on aggression,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6(2), 151-173.

Branden, N. (1969). The psychology of self-esteem: A new concept of mans psychological nature. Bantam Books.

Bergeron, N., & Schneider, B. H. (2005). Explaining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in peer-directed aggression: A quantitative synthesis. Aggressive Behavior, 31(2), 116-137.

Barry, C. T., Grafeman, S. J., Adler, K. K., & Pickard, J. D. (2007). The relations among narcissism, self-esteem, and delinquency in a sample of at-risk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0(6), 933-942.

Castellanos, A. G. (2002). A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vs. Montessori education in relation to childrens self-esteem, self-efficac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Ph. D. Dissertations Carlos Albizu University.

Carlo, G., Crockett, L. J., Randall, B. A., & Roesch, S. C. (2007). A latent growth curve analysis of prosocial behavior among rural adolesc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7(2), 301-324.

Cai, H., Wu, Q., & Brown, J. D. (2009). Is self-esteem a universal need? Evidence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2(2), 104-120.

Damon, W., Lerner, R. M., & Eisenberg, N. (Eds.). (2006).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John Wiley & Sons.

Eisenberg, N. (1986). Altruistic emoti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Child Psychology, 298(5596), 1191-1194.

Eisenberg, N., & Miller, P. A. (1987). The relation of empathy to prosocial and related behavior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1(1), 91-119.

*Pimentel, C. E., Silva, F. M. D. S. M. D., Santos, J. L. F. D., Oliveira, K. G., Freitas, N. B. C., Couto, R. N., & Brito, T. R. D. S. (2018). Single-Item Self-Esteem Scale: Brazilian adaptation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sonalit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Psico-USF, 23(1), 1-11.

*Fu, X., Padilla-Walker, L. M., & Brown, M. N. (2017). Longitudinal relations between adolescents self-esteem and prosocial behavior toward strangers, friends and family. Journal of Adolescence, 57, 90-98.

*Guo, Q., Sun, P., & Li, L. (2018). Why neurotic individuals are less prosocial? A multiple mediation analysis regarding related mechanism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28, 55-61.

Higgins, J. P., Thompson, S. G., Deeks, J. J., & Altman, D. G. (2003). Measuring inconsistency in meta-analyses. Bmj, 327(7414), 557-560.

*Jiang, H., Chen, G., & Wang, T. (2017). Relationship between belief in a just world and 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 in a sample of Chinese undergraduates: Multiple mediating roles of gratitude and self-estee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04, 493-498.

*Laible, D. J., Carlo, G., & Roesch, S. C. (2004). Pathways to self-esteem in late adolescence: The role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empathy, and social behaviour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7(6), 703-716.

*Li, J., Hao, J., & Shi, B. (2018). From moral judgments to prosocial behavior: multiple pathways in adolescents and different pathways in boys and girl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34, 149-154.

*Lindsey, E. W., Colwell, M. J., Frabutt, J. M., Chambers, J. C., & MacKinnon-Lewis, C. (2008). Mother-child dyadic synchrony in European American and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Relations with self-esteem and prosocial behavior. Merrill-Palmer Quarterly-Journal of Development Psychology, 54(3), 289-315.

Leary, M. R., & MacDonald, G. (200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rait self-esteem: A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In M. Leary & J. Tangney (Eds.), Handbook of self and identity(pp. 401-408).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Moscardino, U., Miconi, D., & Carraro, L. (2020).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lf-construals in Chinese-heritage and Italian nonimmigrant early adolescents: Associations with self-esteem and prosocial behavi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6(7), 1397-1412.

*Padilla-Walker, L. M., Millett, M. A., & Memmott-Elison, M. K. (2020). Can helping others strengthen teens? Character strengths as mediators between prosocial behavior and adolescents internalizing symptom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79, 70-80.

Rosenberg, M. (1965). The measurement of self-esteem,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rommsdorff, G., Friedlmeier, W., & Mayer, B. (2007). Sympathy, distres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four cul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31(3), 284-293.

*Yu, Z., Hao, J., & Shi, B. (2018). Dispositional envy inhibits prosocial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with high self-estee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22, 127-133.

*Zuo, S., Wang, F., Xu, Y., Wang, F., & Zhao, X. (2016). The fragile but bright facet in the Dark Gem: Narcissism positively predicts personal morality when individuals self-esteem is at low level.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97, 272-276.

*Zuffianò, A., Alessandri, G., Kanacri, B. P. L., Pastorelli, C., Milioni, M., Ceravolo, R., ... & Caprara, G. V. (2014). The relation between prosociality and self-esteem from middle-adolescence to young adulthood.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63, 24-2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Prosocial

Behavior: The Evidence from Meta-analysis

XU Xingchun; LI Huan; LIU Yali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This meta-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esteem and prosocial behavior because the inconsistent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Through literature retrieval, 28 cases and 35 independent effect sizes together with 15715 participants which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of meta-analysis were selected. Heterogeneity test indicated that random effects model was appropriate for the study. Main-effect test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self-esteem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rosocial behavior (r=0.32). Further moder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esteem and prosocial behavior was moderated by measurement tools of self-esteem and prosocial behavior, participates age, but not by the type of culture background and gender.

Key words:  self-esteem; prosocial behavior; meta-analysis

猜你喜欢

元分析亲社会行为自尊
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个体道德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社会角色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入手
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信任性别差异的元分析
角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