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2021-08-28陈浩林

江西教育C 2021年8期
关键词:动觉多元智能画图

陈浩林

几乎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他们上课时能够心无旁骛地听讲。然而,总有一些学生在上課时暴露出“坏习惯”:不是做小动作,就是随意走动;不是一直涂鸦,就是转动铅笔;不是窃窃私语,就是故意尖叫。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说,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身上至少有七项智能,有些现象从表面上看是缺点,其实是一些智能表现。笔者现结合日常教学实践,谈谈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 视觉学习者:画图学数学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不是一元的,人可以有多种认知方式,个体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组能力,不同个体的多元智能结构不一样。那些具有“坏习惯”的人,只不过是在某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的智能表现要稍微强烈一些,譬如那些上课喜欢涂涂画画的学生由于空间视觉智能尤为凸显,主要依靠视觉方式与思维图像去感知与表现客观世界,涂涂画画是他们的空间视觉感知的一种流露,是他们学习风格的一种展示,这些学生就属于视觉学习者,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脑子里出现的主要是图像。因此,画画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学习形式,他们画出来的图像,也正是他们对事物的认识。

许多小学生属于视觉学习者,他们喜欢用图画表达想法,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是他们的学习特长。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优势,引导他们通过画图学数学。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经常采取画图教学策略,发挥学生的视觉思维优势,组织学生观察图形、想象画面、画出图像,把数学内容画成图形,指导他们通过画示意图、思维导图的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中,笔者以画图为中心,首先通过画图导入学习策略,其次通过画图分析策略,最后通过画图体验策略。在整个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自己画图,自主探究。

二、 动觉学习者:动手做数学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身体运动智能突出的人具有良好的动作技能,擅长借助身体表达自己的认知。那些上课喜欢做小动作的学生并不是有“多动症”,而是因为他们具有特殊的身体运动智能,这是动觉学习者的一种表现,他们需要借助一些相关动作辅助学习,所以有的学生会一边听讲一边用手转动铅笔,有的学生会一边听课一边咬手指头,有的学生会一边听课一边触摸东西,在上课期间经常动来动去。好动是学生天性的自然流露,好动并非坏事,只要把他们这种好动的习惯用在学习上,那就是好事。

对于那些身体运动智能强的动觉学习者,教师应该发挥他们的动作技能优势,引导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数学知识。动手做数学就是主动给学生提供操作材料,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组织他们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去探究建构,给他们设计一些数学操作活动,让他们动手实践操作,引导他们在做中学、做中思。例如,在“认识千克”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丰富的操作活动,有拎一拎、掂一掂、数一数、称一称等探究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让那些动觉学习者不再分散精力,而且能增强他们对“1千克”的直观感受,帮助他们较好地理解千克的概念。

三、 小组学习者:合作研数学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爱和他人套近乎,或者与同伴说话、嬉戏。其实,这些学生属于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人际关系智能突出者类型,他们习惯与人交往互动,喜欢参加群体性的活动,在人多的时候反而表现积极,他们善于与别人沟通,喜欢指导他人,这样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与组织能力,容易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请一些人际智能突出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的组长,让他们发挥组织协调方面的特长,带领小组成员合作研学。例如,在教学“算24点”一课时,笔者在带领学生了解了算24点的方法后,组织大家开展各种活动,训练学生算24点的技能。合作激发了全体学生的探究热情,那些具有人际智能特质的学生表现更为积极,学习更加主动,思维更活跃,这有效锻炼了他们的口算能力。(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小学)

猜你喜欢

动觉多元智能画图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画图理解“多多少”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运动领域中动觉的研究综述
气沉丹田、丹田呼吸和腹式呼吸
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