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的方法

2021-08-28秦焰

江西教育C 2021年8期
关键词:童趣笔者课文

秦焰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获得审美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阅读对学生的成长何等重要。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兴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因此,在要求低年级学生阅读时,首先要遵循他们的兴趣爱好,第一步让他们喜欢上书籍,让家长带孩子去图书馆自由选择,在班级设立图书角供学生自由取阅。然后,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上台分享自己看过的书籍,聊一聊书上的内容,教师及时鼓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阅读方法,授之以“渔”

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首先是大声朗读,在朗读中学会生字,在朗读中了解故事的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故事的情感。笔者在上《明天要远足》这一课时,首先问:“同学们,你们有睡不着的时候吗?”学生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情形下,笔者再追问:“你们睡不着的时候,心情又是如何呢?那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走进课文好吗?”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有的带着兴奋的表情,有的带着苦恼的表情,还有的带着期待的眼神。在接下来的朗读中,笔者让学生边读边画,边读边思考,发挥想象再创造,感受到阅读原来可以这样丰富多彩。

三、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

阅读教学中的基本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要做最好的倾听者,给学生朗读的机会,聆听学生的声音。当学生在朗读时,可以请台下的小朋友当评委,评一评哪里读得好,哪里需要改进,哪里值得学习。学生在这种气氛下,閱读兴趣、朗读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在执教《四季》一课时,笔者问学生:“你喜欢的季节是什么?为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之后,学生自己起来汇报,思路完全打开,想法多多,颇有童真童趣。接着,笔者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上台来演示一下四季的可爱。冬天雪人是什么样的?春天青蛙是怎么叫的?秋天稻穗鞠着躬是为什么呢?在演示的过程中,情感出来了,意思明白了,还避免了教师的“一言堂”。

四、读与演相结合

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而且富有童趣,可以通过表演来弄明白。笔者在讲《小松鼠找花生》时,用童真童趣的声音朗读一遍,一会儿是松鼠的声音,一会儿是鼹鼠的声音,最后两手一摊,歪着头问:“我的花生是谁摘走了呢?”学生听着老师美美的声音,看着老师疑惑的表情,都想回答问题。笔者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来扮演小动物,让课文中的情景再现,这样学生体会更深。学生演得惟妙惟肖,演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意犹未尽。在一阵阵的欢笑声中,学生也尝到了读书的快乐。

五、读与写相结合

由读到写,读写结合,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有一首儿歌《谁会飞》,这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又非常有趣,学生很喜欢,所以借此机会,笔者让学生也试着写一写,先问一句,再答一句,由此锻炼他们写话,效果很好。再如《明天要远足》一课,课的最后,笔者问大家:“如果你们也要去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你们最期待那里有什么呢?按照老师的句式来写一写吧。”学生想象力丰富,结果写的内容不比书上的差。所以,教师要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变换角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并把学生引入其中,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主动地去探索延伸。

教学无定法。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读书形式,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支持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生满怀信心,并用心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点点滴滴积累,学生的阅读水平就会提高。(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鹤湖学校)

猜你喜欢

童趣笔者课文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童趣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背课文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