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安全

2021-08-28李国勇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

城市轨道交通 2021年7期
关键词:城轨十四五轨道交通

文/李国勇,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

一、“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原则与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的,共十九篇、六十五章,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十四五”规划纲要多次提及轨道交通:

第八章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三节——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包括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第十一章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第二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加快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3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3000公里;实施枢纽机场引入轨道交通工程。

第二十八章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第二节——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提出了以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等轨道交通为骨干,打通各类“断头路”、“瓶颈路”,推动市内市外交通有效衔接,提高都市圈基础设施连接性、贯通性。

第三十一章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中,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个章节内容分别描绘三个地区的轨道交通规划图。

二、智慧城轨发展纲要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交通强国,城轨担当”的使命感,顺应行业呼声,适应发展需要,研究编制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以此作为城轨交通企业制订智慧城轨发展的技术政策、技术规范、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时的指导性文件。

其中,《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提出了智慧城轨的“十”化:智慧乘客服务便捷化、智能运输效率效益最大化、智能资源环境绿色化、智能列车运行全自动化、智能技术装备自主化、智能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运维安全感知化、智慧网络管理高效化、城轨云与大数据平台集约化、智慧城轨技术标准系列化。

同时,《智慧城轨发展纲要》绘制了智慧城轨蓝图,提出了“1-8-1-1”的布局结构:

·一张蓝图——智慧城轨发展蓝图;

·八大体系——智慧乘客服务、智能运输组织、智能能源系统、智能列车运行、智能技术装备、智能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安全和智慧网络管理;

·一个平台——城轨云与大数据平台;

·一套体系——中国智慧城轨技术标准体系。

三、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历了五十多年发展,1965-2000年35年间的起步与低速发展阶段,仅有4个城市建成7条合计146公里地铁线路;进入新世纪后开始提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年均新建里程从几十公里增加到几百公里;尤其是“十三五”期间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五年新建线路里程相当于前50年建成线路之总和,新增通车里程近5000公里,年均约900公里。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五十多年的发展,轨道交通技术不断创新,规划线路从一城一线,到多城多线网络化规划;系统制式由单一的地铁发展到轻轨、有轨电车、磁浮、单轨、市域快轨的多制式、多层次交通体系的协凋并存;实现了多线多工作面的安全监控;车辆及机电系统实现国产化,用不到2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近50年的发展,一跃为城市轨道交通大国,基本完成了规模化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共82个城市线网规划规模近35000公里、平均线网密度超过0.57km/km²。线网规划理念逐渐由从工程规划预留转变为对城市的适应和引导。

目前、面向城市群、都市圈发展的需要,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也在快速发展,以实现融入城市、服务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引领城市的目的。

四、存在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效益整体水平不高。在世界总客流量/日排名中,前十位有中国三座城市上榜,而网络客流强度世界十强,中国没有一座城市上榜。长春、昆明、贵阳、石家庄、大连、东莞等多座城市,全线网日平均客运强度不到0.5万人次,而东京、新加坡、马尼拉都分别达到3.30、2.3万人次,中国香港、台北达到3.10、2.50万人次。

轨道交通网络换乘点的规划亟待改善。

国外公共交通交通发达城市的城轨换乘站情况

国内特大城市的城轨换乘站情况(不完全统计)

网络对通勤与就业人员覆盖率偏低。全国已投运城轨的城市,据不完全统计,通勤人口居住与就业点在城轨站1公里范围内覆盖率普遍不足40%,其中最大广州市也只有37%,最小的居然只有个位数;合理规划城轨网络和完善综合交通一体化已迫在眉睫。

智慧城轨建设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智慧化已成为城轨发展的大趋势,目前各城市对智慧城轨的建设热情空前高涨,硕果累累。但在发展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城轨项目基础设施,如项目建设标准、线路客流特征、城轨管理能力等基础性问题与智能管控中大量使用的高新技术之间存在较大反差和不适应,为追求高新技术而忽视了适应本城市的传统技术,过于强调智慧化的“人工智能”而忽略专业人士的“人类智能”和过于强调新技术而忽略了成熟设备的“可靠智能”,从而影响了建设和运营投资效益的效率。

五、关于安全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越来越复杂化的运营需求对城市轨道交通提出更高要求,运维管控应更精准、更精细、更有效,达到能够实现运行状态实时感知、客流趋势动态推演、突发事件精准预警、行车调度自主适配、维护计划自动生成、应急处置迅速、城市轨道交通沿线保护得当等目标,以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国家财产安全。

经国务院批准,1980年国家有关部委共同作出决定,确定每年6月开展安全生产月,使之经常化、制度化。2021年6月3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1〕988号),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应急管理部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安委办〔2021〕5号)要求,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集中攻坚,加强组织开展第20个全国“安全生产月”的各项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我国地铁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在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和隐患。

第一,相关技术标准不够完善,依法建设、运营和管理水平不高。

第二,有经验的勘察设计施工力量明显不足。

第三,早期建设并投入运营的地铁系统建设标准较低,系统配置不完善,设备老化。

第四,车辆、通信信号、控制等系统以及盾构等设施设备分别从不同国家引进,没有统一的标准。第五,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物防和技防设施不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亟待提高。

近段时间,我国及国外轨道交通事故频繁,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最大伤害和严重危及运营安全,最近一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典型案例:

·2021年5月3日,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奥利沃斯郊区一段高架铁路坍塌,导致一列地铁列车脱轨,致25死70伤。

·2021年5月24日,马来西亚吉隆坡一列载客列车与一列空驶列车发生碰撞,致 47 重伤。

·2019年1月8日,重庆地铁环线海峡路至南湖区间人防门侵入列车行驶区域,列车车头被挤,致1 死 3 伤。

·2020年3月14日,南通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发生施工机具伤害生产安全事故,致 2 死 4 伤。

·2020年9月12日,深圳地铁20号线一期机场北站与重庆路站间龙门吊倾覆,造成 2 死 6 伤。

·2021年3月4日,南京地铁1号线迈皋桥站突发线路设备故障,列车脱轨撞站台导致部分区段中断运营。

·2021年4月3日,深圳地铁2号线接触网塌网、中断运营。

·2021年上半年,广州、深圳、成都等在地铁保护区内被施工机具打穿隧道结构,严重危及运营安全。

对近期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事故频繁方发生,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以“通知”“紧急通知”方式提出安全防护要求:

1.2021年5月6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紧急通知,部署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作部署各地区。通知指出: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营环境更加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多,安全运行压力日趋加大,要深刻汲取2019年江苏无锡“10·10”高架桥梁坍塌事故、2020年天津滨海新区“11·1”铁路桥梁坍塌事故教训,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风险。通知要求:有轨道交通的城市人民政府、职能部门认真制定专项检查工作方案,迅速组织专家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彻底排查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认真落实整改责任、措施和时限,坚决杜绝一般化表面化检查,坚决防止此类影响公众安全的重特大事故发生。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运输部等单位关于加强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2021〕49号)。通知要求: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去存量、控增量,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持续改善铁路沿线安全环境。

3.住建部日前也决定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建设。将重点开展五方面工作:一是研究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方面的法规和政策;二是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制度,用系统论和方法论科学确定安全评价标准,并与有关部门合作选择一批安全评价机构;三是 根据安全评价结果,督促落实安全责任机制;四是组织编制一系列安全导则,如地铁建设技术风险控制、试运行导则、试运营导则和抢险指南等;五是继续完善有关安全标准体系和职业安全防护标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七大系统分别制定建设、运营的安全标准。

复杂化的运营需求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客流分布的不均衡导致日常大客流风险点较为集中;装备制式多样化、盲目追求不安全设施、盲目引进不成熟技术等都有可能导致维护作业更为复杂、误操作可能性增加、运行关联多样化导致事故故障影响传递效应扩大等,这些都应该引起各地政府、轨道交通业主、设计研究院、施工管理机构、运营管理单位等的高度重视。

六、总结

(一)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交通强国建设工程中提出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基本建成京、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的发展目标。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谋划好今后五年乃至2035年的发展十分关键,建议:

1.科学谋划,开创“十四五”发展新局面;

2.发展市域快轨,推进多网融合;

3.乘势而上,持续推动智慧城轨建设;

4.多措并举,保障城轨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第三篇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中提出: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在第十五篇“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中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安全第一”是城轨健康发展的基本需求和首要标准,也是轨道交通永远的主题,即反映城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反映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实现顺利、高效的前提。

(三)切实、准确领会《纲要》,把城轨可持续发展任务落到实处

“十四五”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征程已经起航,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十四五”规划在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扎实推进《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

可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一起统筹发展和安全,构筑更高水平的平安城轨、平安中国。

猜你喜欢

城轨十四五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