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PAcc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2021-08-28李秀丽教授李嘉玮

商业会计 2021年15期
关键词:学位选题导师

李秀丽(教授)李嘉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9)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是应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MPAcc自2004年开始招生,其后不断扩容,到2019年,具有招生资格的院校达到269所,招生人数也由1 800人增加到19 018人①。不但招生人数不断上升,报考热度也持续升高,全日制MPAcc报录比2011年为3∶1,2019年为8.1∶1,最高为2017年的9.7∶1。面对大规模的招生,如何保证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为此MPAcc教指委积极推动MPAcc质量认证,其中学位论文是重要的考察指标。学位论文质量是各培养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影响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培养单位如何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这是本文想要回答的问题。

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韩晓杰、段洪波、刘露露(2012)利用CNKI数据库中的MPAcc论文(2001—2010年)逐项分析了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认为MPAcc论文存在选题狭窄、理论与方法缺少创新、重复现象严重、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段海艳(2016)以2011—2015年度万方数据库中1 743篇MPAcc论文作为样本,对论文选题从研究领域、研究层面、研究方法等维度进行了研究,得出现有选题对现实问题关注不够、研究角度创新不够、研究层面过于单一等结论,与韩晓杰(2012)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程皓、刘厚鹏(2018)分析了以往研究,认为普遍选取CNKI和万方数据库的MPAcc学位论文进行分析,在研究范围上一致性较差,所以选取了2008—2015年度MPAcc教指委组织评选的71篇优秀和提名论文作为研究样本,从选题、形式与内容上分析了论文的特征,并提出提高论文质量的建议。李正(2016)则关注了论文写作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针对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并不多见,且角度和方法都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分析MPAcc学位论文的特征,试图从论文选题、研究方法等方面给出提升论文质量的建议。学位论文质量是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学位论文的成文要经历选题、写作、审核等一系列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导师和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其中,所以本文认为每一个环节和不同主体对论文的最终形成都有贡献,每一个环节和不同主体的特征都对论文的最终质量有影响。所以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仅从论文本身进行分析是不够的。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希望了解MPAcc学位论文在写作中不同主体的主观认识,调查影响论文质量的因素,从而为提高MPAcc学位论文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调查影响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观因素,所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后期访谈法。

问卷的设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访谈分别了解导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对MPAcc学位论文影响因素的看法,设计了32个调研题目。第二阶段,在小范围内进行试发放,根据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最后确定了56个调研题目,共40个影响因素。第三阶段是正式发放阶段,主要采用问卷星在线发放,将发放问卷人群定位为一年级学生、二年级及以上学生、毕业生、导师和管理人员,拟通过多视角对相同因素的评价找出影响MPAcc学位论文的主要因素。

在得到问卷调查结果后,对一些因素进行了后期访谈调查,分析了数据结果的合理性和原因。本研究选择了黑龙江省招收MPAcc的6所学校,分别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均为非财经类本科院校。

(二)数据处理

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 204份,由于管理人员样本量过少,存在统计偏差,因此剔除了管理人员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 164份,其中一年级学生272份,占比23.37%,二年级及以上学生392份,占比33.68%,毕业生236份,占比20.27%,导师264份,占比22.68%。为了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问卷题目基本采用了五级打分制,例如第14题:

14.您认为导师的行政职位对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程度如何?

A.非常大;B.大;C.一般;D.不一定;E.没影响

如果被调查对象的选择是A、B、C,则需要回答第14.1题,如果选择D、E,则直接跳到第15题。

14.1您认为哪个职位的导师容易指导出高水平论文?

(1)校级领导;(2)院级领导;(3)不是领导

将影响力5个等级量化为5—1分,其中非常大为5分,大为4分,一般为3分,不一定为2分,没影响为1分。将收集到的问卷数据汇总整理如表1所示,其中加权分数按照回答人数的百分比计算,综合加权分数是将四类被调查对象的加权分数按照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进行加权计算得出的。

表1 导师行政职位对MPAcc学位论文质量影响程度

三、数据分析

(一)整体分析

由5等级制设计的基本分数可知,只有加权分数达到3分以上,才被认为是有影响的因素,小于3分则影响不大或+因素得了4分,那么至少8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其影响非常大。为了更加清晰地对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本文将40个因素分配到各自的维度,并对每个维度因素的综合加权分数进行降序排列,根据综合加权分数将因素重要性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4分以上是A等级,为影响非常大,3到4分是B等级,为影响比较大,C等级为影响不大,因为B等级因素较多,且分数跨度较大,所以进一步将3.8分以上设定为B+等级。各维度综合得分情况如表2—表5所示。

从综合得分来看,影响非常大的因素分别为导师特征维度的“导师具有实践经验”、学生特征维度的“文献阅读数量”“经典文献阅读”“学习财务学理论”和培养方式维度的“拥有金融数据库使用权限”。重要程度为B等级的影响因素有29个,占预设的影响因素的72%,其中达到B+等级的有9个,影响不大的有6个。

表2 导师特征维度综合得分表

表3 学生特征维度综合得分表

表4 论文特征维度综合得分表

表5 培养方式维度综合得分表

(二)具体分析

1.导师特征维度。导师特征维度的预设影响因素有7个,达到A等级也就是影响非常大的只有“实践经验”,导师的在研课题、学位、职称和行政职位4个因素达到可以发挥重要影响的B等级,而第二导师和导师性别的影响不大。

(1)实践经验。由表6可以看出,四类被调查对象视角下对于导师具有“实践经验”这一影响因素的综合打分都达到4分左右。其中毕业生和导师选择“大”和“非常大”的更是达到被调查对象的80%以上。主要原因是MPAcc学位论文的类型大部分是案例研究,一篇高质量的案例研究论文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此时,导师具有实践经验对于提高论文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表6 导师是否有实践经验对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程度

(2)在研课题。导师有在研课题影响因素的综合得分为3.56分(为了节约篇幅,如果各个视角下的打分相差不大,综合得分可以反映各视角得分,下文就不再列示具体打分表)。导师有在研课题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论文写作能力、数量分析方法等能力都有较大提升,这些能力对于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此外,导师是否有在研课题也体现着导师在科研领域的活跃程度和追求,所以对论文质量的提升影响也很大。

(3)导师学位。导师的学位水平代表的是导师受到的学术训练水平,在指导学生论文方面应该是学位水平越高,指导效果越好,调查问卷结果也支持这一观点。按照追问的问题“具有哪一种学位的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的效果比较好”,被调查对象一致认为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在指导学位论文上更有优势。

(4)导师职称。由表7可以看出,四类被调查对象视角下导师职称因素的加权分数相近,并且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认为导师具有教授资格更容易指导出高质量学位论文。获得教授职称的导师在指导学位论文数量上、经验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导师职称是导师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不过从表8的统计数据中发现,有一个现象是从一年级、二年级及以上到毕业生再到导师对“导师职称”的认可度是递减的,一年级学生几乎90%都认为教授职称的导师能够指导出高水平学位论文,而经过完整培养过程的毕业生在这一指标上则下降了5个百分点。导师在这一选项上的选择比例更低,与一年级学生的选择相比降低了13个百分点。这可以解释为导师职称因素虽然具有重要影响,但影响力并不是很强,其综合加权平均分仅为3.26分。

表7 导师职称对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程度

表8 哪种职称的导师更容易指导出高水平学位论文

(5)行政职位。由上页表1可以看出,这一因素的得分虽然为3.01分,勉强列入B等级,也是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但不同被调查对象视角下存在较大分歧。其中一年级学生的加权分数最低,二年级及以上学生、毕业生的加权分数相近,而导师的加权分数最高。学生经历的培养时间越久,认为导师具有行政职位的影响越小。从表9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认为导师是学院领导,其指导的学生论文质量最高,51%的学生持有这种看法。通过后期访谈了解到,一年级学生认为导师能够成为行政领导,说明其在学术上更有建树,在资源分配上更有优势,尤其是学院领导大部分既是学术带头人,同时也有对学生的直接管辖权。但随着培养进程的推进,学生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二年级及以上学生选择“不是领导”的达到46.77%,为3个备选项目中比例最高的,而超过半数毕业生选择了“不是领导”选项。从导师角度看,选择“不是领导”的竟然达到84.78%,也就是说,在导师的行政职位影响学位论文质量这一前提下,导师的行政职位与论文水平呈反向关系。

表9 哪个职位的导师更容易指导出高水平学位论文

(6)第二导师。第二导师因素的综合得分仅为2.96分,并没有达到重要影响程度,这与第二导师制度的设计初衷以及从理论上来说应发挥的作用是不一致的。并且由表10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与导师打出的分数接近,分别为3.19分与3.12分,二年级及以上学生和毕业生认为第二导师因素的加权分数为2.74分与2.85分。分析其中原因,没有经过完整培养过程的学生从直观上认为第二导师是具有一定影响的,从导师视角看第二导师制度也应该成为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但二年级及以上学生和毕业生则是从亲身经历出发做出的选择。所以从统计数据来看,被调研学校的第二导师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表10 第二导师对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程度

(7)导师性别。导师性别因素仅得2.86分,不具备重要影响。

2.学生特征维度。学生特征维度预设了17个影响因素,其中影响非常大的因素有3个,分别是文献阅读数量、经典文献阅读和学习财务学理论,有10个是影响比较大的因素,4个是影响不大的因素。

(1)文献阅读数量。文献阅读数量因素综合加权分数为4.21分,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排在第一位,导师视角下有92.43%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影响大和非常大,见表11,在文献阅读是影响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上取得了一致意见。

表11 学生文献阅读数量对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程度

(2)经典文献。经典文献阅读因素综合加权分数达到了4.15分,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排在第2位,是影响MPAcc学位论文质量非常重要的因素。与文献阅读数量相比,经典文献阅读更注重阅读质量。经典文献是得到大量专家、学者认可的文献,或是提出了全新理论,或是发展了某一理论,或是应用了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所以经典文献阅读对学生找准研究问题,提高论文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财务理论。学习财务理论因素的综合加权分数为4.13分,在所有因素中排序第三,说明无论哪个被调查对象视角都认为财务理论对MPAcc学位论文来说非常重要,论文质量的提高表现在对财务理论的应用上,也表现在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上。所以财务理论是影响MPAcc学位论文质量非常重要的因素。

(4)经济学理论。学习经济学理论因素的综合加权分数为3.98分,接近4分,与学习财务学理论因素有很大的相似性,学生和导师视角都认为学习经济学理论是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事实上,完成一篇高水平的MPAcc学位论文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是一系列会计现象产生的基础,从社会制度、人性本质去研究某一现象可以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提升论文水平。

(5)统计软件。学习统计软件因素的综合得分为3.93分,接近4分。统计软件是进行分析运算、数据挖掘、预测分析等的工具。掌握统计软件可以快速处理数据并对数据集进行分析、预测等。灵活地运用数据分析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逻辑更加严谨。所以被调查对象一致认为掌握统计软件是提高MPAcc学位论文水平的重要因素。

(6)案例企业实习经历。由表12可以看出,对于学生在案例企业实习经历因素,导师视角下的加权分数略高于学生视角,达到4.17分,说明导师对学生的实习经历更为看重。MPAcc学位论文以案例分析为主,需要将理论知识与案例企业紧密结合,不但需要理论知识的积累,也需要掌握案例企业的实际情况。学生在案例企业实习可以了解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根据企业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解决方案。在案例企业的实际经历对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表12 学生在案例企业实习对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程度

(7)关注时事热点。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因素的综合加权分数为3.74分。关注时事热点可以帮助学生打开选题思路,找到具有现实意义的选题,能够紧跟经济发展趋势,为解决新问题贡献智慧,对于MPAcc学位论文来说,有现实意义的选题论文质量更高。

(8)跨专业因素。跨专业因素的综合得分为3.5分,说明跨专业对MPAcc学位论文的影响还是很重要的。从统计结果来看毕业生和导师对该因素更加敏感,认为该因素对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更大。由于MPAcc的考试性质,跨专业学生占很大比例。跨专业学生相较于财会专业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补充财会基础知识,会对MPAcc学位论文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9)工作经验。学生工作经验因素综合得分为3.49分,说明学生有实际工作经验有利于提升学位论文质量。会计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注重实践的学科,而MPAcc的培养目标和学位论文选题方向都比较倾向于实际应用,依据数据建模进行实证研究的比较少,所以有工作经验对于学生写好学位论文具有重要意义,每一类被调查对象都认为工作经验是影响比较大的因素。

(10)师门之间的关系。师门关系因素总体加权分数为3.28分。同一师门的学生往往在研究方向上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所以,同师门学生之间的关系会对MPAcc学位论文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新入学的师弟师妹在写论文和做研究的过程中会向师兄师姐请教,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加平等、充分和自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带有普遍性,师兄和师姐的经验会令新同学少走弯路,从而提升研究层次,提升论文水平。

(11)备考CPA。由表13可以看出,备考CPA因素在被调查对象角度下的加权分数近似,没有太大差异。但是从表14可以看出学生与导师持有完全相反的看法,学生认为备考CPA对论文质量提升有帮助,而导师认为学生备考CPA会降低论文质量。通过对学生和导师的进一步调研了解到,学生认为备考CPA可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令专业基础更加扎实,论文质量会更高。而导师则认为研究生培养与本科培养模式不同,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不是全面地掌握财会知识,而是在某一领域不断探索,学精学透,备考CPA会占用大量时间,学生对论文的投入时间不足,会导致论文质量下降。

表13 备考CPA对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程度

表14 如果有影响,是什么影响

(12)未来工作意向。未来工作意向因素的加权平均分为3.15分,达到B等级。这一因素对论文质量的影响主要在于有的学生希望到高校工作,因此会对论文写作投入较大精力;而有的学生希望到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对相关选题比较感兴趣,也会投入一定的时间;而拟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学生的主要目标定位为通过论文答辩、顺利毕业。不同的未来工作意向会对学生的论文投入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的强度不是太大。

(13)英语过级压力。入学时会有部分学生没有通过英语六级考试,为了测试英语过级压力因素是否影响学位论文质量,所以设置了本题。调查结果显示这一因素的综合分数为3.01分,虽然可以确定为是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影响强度较其他因素相比较弱。

(14)本科毕业院校和学业成绩。本科毕业院校因素的综合得分为2.97分,被调查对象一致认为学位论文质量与学生的院校来源关系不大,这与笔者的最初印象不是很相符。通过进一步调研了解到,学生和导师都认为考取同一所学校的学生素质差别并不大,入校后的培养和努力程度完全可以弥补来源院校的差别。从调查数据来看,被调查对象都不认为学业成绩会对学位论文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其综合得分仅为2.93分。

(15)恋爱和性别。这两个因素的综合得分并列,为2.23分,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排名最末,可以确定为是没有影响的因素。

3.论文特征维度。依据表4,论文特征维度预设了4个影响因素,即选题类型、研究对象、数量方法应用和研究方向,均为论文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1)选题类型。选题类型因素的综合得分为3.78分,说明学生与导师都认为选题类型会对学位论文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对该问题的追问结果如表15所示,被认为能够写出较高水平学位论文的选题类型是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

表15 哪种选题类型更容易写出高水平学位论文

(2)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因素的综合加权分数为3.56分,说明导师和学生都认为研究对象是否为上市公司、数据是否容易获得等均会影响论文质量。

(3)数量方法应用。这个因素的得分为3.53分,数量方法主要是指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事件研究法等。合适的数量分析方法可以使论文逻辑更加严谨,结论更具说服力,该因素被认为对提升论文质量具有较大影响。

(4)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因素的综合加权分数为3.35分。对于具体哪一方向容易写出高质量论文的调查结果如下页表16所示,选择绩效评价选项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方向,而社会责任和资产评估方向的选择比例较小。

表16 容易写出高质量学位论文的方向(可多选)

4.管理方式特征维度。根据P121表5,管理方式特征维度预设的影响因素有12个,达到A等级的有1个,其余11个均为影响比较大的因素,其中达到B+等级的有5个。

(1)有金融数据库使用权限。金融数据库是会计学专业论文写作的必备工具,能够极大地方便学生获取数据,因此金融数据库对学位论文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得到一致认可,综合得分为4.03分。

(2)论文与导师研究方向结合度。该因素具有较高的得分比较容易理解。导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的了解,对该领域的文献和研究动态比较清楚,所以指导起来得心应手,论文质量有所保证。

(3)开题专家组意见。开题专家组意见因素的得分为3.91分,开题是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关键一环,经过专家组审议和论证通过的题目,在写作中的进展也会比较顺利,事半功倍,少走弯路,所以开题时的专家组意见对学位论文质量具有较大影响。

(4)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导师与学生的关系会影响学生与导师接触的频次。学生频繁地与导师进行沟通,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导师都会给予学生很大帮助。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沟通更加顺畅,对学位论文质量具有较大影响。

(5)淘汰制度。淘汰制度因素的总体综合得分为3.87分。从表17可以看出,导师和毕业生视角下的分数为4.07分和4.33分,明显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及以上学生的加权分数,说明一年级和二年级及以上学生还没有经历完整的培养过程,并没有认识到淘汰制度的作用,而毕业生和导师则对此有着比较深刻的体会。

表17 淘汰制度对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程度

(6)开设计量方法课程。该因素的综合加权分数为3.78分,被调查对象在详细打分项上也取得了一致意见,认为对方法论的学习有助于论文质量的提高。

(7)预答辩邀请校外专家与中期检查。预答辩因素与中期检查因素的得分比较相近,都是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来说预答辩由导师自行组织,有的学校则统一组织,在这一环节也设置了淘汰机制,一些学校曾尝试提前预答辩时间,邀请校外专家帮助审阅论文并参加答辩过程,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中期检查的主要作用是检查学生的学业完成情况和论文写作进度,并对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对学生撰写论文具有督促作用。

(8)参与导师课题。参与导师课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是学术训练的过程,尤其是那些论文选题方向与导师课题方向一致的学生,参与导师课题对论文质量提升有很大帮助。

(9)开放式课堂与学制。开放式课堂是指教师安排任务,由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分享讨论的过程,开放式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制因素综合得分为3.40分,但由表18可以看出,导师视角下的加权分数为3.92分,高于学生视角下的加权分数。导师普遍认为2年学制太短,对于高质量学位论文是一个负面影响,适当加长学制对学位论文质量提升会有较好的影响。

表18 学制对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程度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此次调研,全面地了解MPAcc学生和导师对影响学位论文质量因素的态度和看法,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学位论文的自身特征虽然对论文质量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大家比较关注的是,什么样的论文选题可以写出较高水平的论文,但从各因素的综合得分可以看出,论文因素得分均在3.35—3.78分之间,而导师、学生和培养过程因素的得分大于3.78分的有13个,显然参与调研的学生和导师普遍认为论文特征没有学生知识结构和培养过程对论文质量的影响大。

第二,针对影响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某些因素,学生和导师的观点在实践经验、文献阅读、理论知识、统计方法和研究资料是影响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上取得了一致意见,但是对备考CPA和导师有行政职位对论文质量的影响上持完全相反的意见。

第三,学生的行为和特征是影响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内化学生能力是提升论文质量的保证。在所有因素的综合分数排位中,达到A等级的因素一共有5个,其中前3个都是学生的学习特征,另外,达到B+等级以上的影响因素有3个,说明论文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学生学习到了什么样的知识,是否掌握了本学科的理论知识、经典文献和统计学方法。目前在MPAcc课程体系中不是很重视经济学理论和经典文献课程的设置,建议增加这类课程的学时。同时注重教学效果,把课堂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位论文质量。

第四,培养方式全方位地影响学位论文质量,加强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管理是提升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培养方式预设的12个因素全部达到了3.40分以上的综合得分,基本包括了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说明每一培养环节都对学位论文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针对目前的招生体制,首先是学生选择想要报考的院校,然后才是学校根据初试分数和面试情况选择学生,所以不同层次的学校在选择学生时也是受到限制的,第一选择权掌握在学生手中。但调研结果显示无论生源如何,只要做到因材施教,强化过程管理,同样可以得到质量较高的学位论文。

总之,通过本次调研较为全面地探讨了Mpacc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但数据获得的仅仅是导师和学生的主观看法,因此研究结论有待依据客观数据来源进一步论证。

猜你喜欢

学位选题导师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谈诗词的选题
导师的猫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选题有误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