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策略探析

2021-08-27李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融合体育

李阳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人们除了对物质有了很高的追求以外,也对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健康的身体有了越来越多的注重。简而言之,人们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在逐渐增加。在此种情况下,体育院校作为培养体育专业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就应该对体育发展规律进行探究,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以体育行业的良性发展可以为体育院校的学生带来更好的创业或者就业市场。基于此,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策略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80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1-0080-02

随着社会经济越加迅猛地发展,尤其是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这就需要体育院校不仅要对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还应该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素养以及创业能力做好培养。体育院校承担着培养优质体育人才的任务,而若是想契合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让他们形成较强的体育专业技能,还能够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体育院校就一定要在教育教学改革当中探索出一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切实为其将来的发展和进步打好基础。

一、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体育是将学生身体和智力活动当作主要手段的课程,其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推动其全方位发展、充实社会文化生活、提供物质以及精神财富当作主要目标的一种有针对性、有组织性的社会活动。体育院校通常设置运动训练、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以及社会体育等方面的专业,能够培养出全能型的体育人才。

(一)学生团队意识较强

体育院校学生加入各式各样体育竞赛当中的机会和其余专业学生进行对比而言十分多,在体育生获得竞赛的胜利又或是失败的前提下,只要认真思索,就能够发现所有竞赛的胜利都和团队意识有着很大的关联。而所有竞赛的失败,排除自己能力偏低的因素以外,还需要意识到是否具备整体观念以及团队合作观念。时常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竞技比赛当中,才可以知晓体育竞赛不只会让学生的运动能力有所提升,同时还是他们综合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慢慢成熟的一个过程,是教练和所有运动员之间、教练和裁判之间,乃至于裁判与运动员之间等各方因素的整合,一起承担源自多方权威机构进行检验的环节,只要具备一定觉悟或者是理智的运动人员,就必定可以知晓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关键性。所以,体育专业学生拥有十分强的团队理念与合作精神,能够齐心合力做好一件事情尤为重要。

(二)文化知识较为薄弱

因为受到专业特点所带来的影响,体育院校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并不是很牢固,文化修养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也要偏低。体育院校学生不仅有借助高考进入学校的,还有部分是从竞技体校或者是运动队进入学校的,由于专业的体育训练会耗费十分多的时间与精力,所以学生的文化课知识就较为薄弱。此种情况不只对学生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还让其整体表现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而言要更差。

(三)行为特点的矛盾性

因为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学生在参与竞赛活动的时候,不仅会扮演裁判人员的角色,还会扮演参赛人员的角色,也时常会出现需要他人“严”或者是约束自我“弱”的矛盾情况。在竞赛的环节中学生会对他人所作出的行为是否符合标准进行严格的评判,此时其自身“裁判”的“潜意识”就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也就是直接诉说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就在某种程度上无视自己的行为会受到较强的约束,只要无法掌握这一点就必定会出现过激行为或者是不能控制的场面。所以,体育院校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有着较强的“不可预见性”,大部分都呈现在思想理念、道德标准以及生活方式上。

(四)抗挫能力较强

体育院校的学生拥有体力十分充沛、含有充足朝气、社交能力强等特点,他们性格大多较为外向,在身体素质以及身体状态等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对于各式各样的体育赛事都有一定的了解,喜爱参与到各种比赛活动中,有争强好胜、不服输、勇于冒险的精神品质。同时还具备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在多种竞赛当中逐渐产生了一定的組织能力,也十分喜欢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也希望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与认同,那他们在走下赛场以后,其勇于拼搏、积极竞争的良好品性也会慢慢转移到工作环节中,为他们将来的进步和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策略

(一)明确培养目标,构建融合性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是体育院校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课程设置体系则是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所以,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体系具有的科学性,也会决定体育院校人才培育的实际效果和质量。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需要各大高校把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当作首要任务,推动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创业思想以及创业能力获得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全方位增强学生原本的综合能力,其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并不是一种粗放式的授课方式,也无法摒弃专业教育去自主实施,而是要和专业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推动学生的整体素质获得迅速提高。

首先,体育院校在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制定的时候,需要设立一个具体的目标,将培育创新创业型体育人才当作开展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任务,全程围绕此任务去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和各种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设计。其次,课程设置应该将专业化和多元化做好有效的整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慢慢地渗透在课程设置的所有方面。课程中需要设置包含法律法规、经济、合同以及商务谈判等专业类科目,这部分课程所涵盖的理论性内容在创新创业环节中都会涉及。专业必修课程则要覆盖体育院校固有的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类科目,还需要拥有和创业有关的基础内容、创业思维训练等创新创业所必需的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就能够按照学生在创新创业环节中的实际需求,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真正完成好课程的设置。最后,课程设置应该呈现出专业人才培养本身所具有的递进性。要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开展创业基础内容的讲解,关键是培养他们形成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理念以及思想。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就要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做好差异性的创新教育。

(二)采用多种培养策略,推动“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教师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领导者以及组织者,教师本身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都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如今体育院校就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几乎都是由专业的教师或者是教辅人员共同组合而成的。专业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充足的专业知识,但通常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或者是创业经验;教辅人员则是通过短期培训以后才肩负起创新创业授课工作的,其并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借助多种有效的培养方案,推动“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就是让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达成整合的重要因素。

首先,体育院校需要制定出针对中青年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关政策,同时定期在相关或者是相近专业中开展中青年教师创新创业知识的培训以及进修活动,来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其次,需要强化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密切沟通及合作,支持教师进入体育类公司开展实践,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增强教师原本的授课能力,同时还能够让他们积累越来越多的经验,这就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各种专业教育迅速融合的关键手段。最后,体育院校应该切实把所有社会资源整合起来,主动吸收和聘请部分经验充足的企业家、创业人员来学校就任创业导师,逐渐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借助培养和聘用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一个结构科学、创新创业经验充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其可以有效地转换授课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快速融合。

(三)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融合教育的实践平台

实践平台的设立,是达成创新创业教育和体育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发展的首要条件。如今,用人部门越加明确专业素质对于学生职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要大大超过其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创新创业教育属于一种素质教育,其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整合起来,切实推动他们自身的整体素质获得全方位的提升。所以,体育院校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渗透进专业教育当中,将校内外的所有资源都结合起来,真正创建一个融合教育的实践平台。首先,需要在校内外举办各式各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将专业当作根本,校内和校外共同联合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比赛,切实营造出活跃、放松的氛围,支持学生借助自己所积累的全部专业知识来开展一定的创新发明和创业模拟。借助活动,校内外所有学生就可以充分地进行互动与交流,真正对创新创业比赛产生较强的积极性。其次,要在校内外搭建出一个实践基地或者是孵化基地,切实为他们创造越来越多的学习机会以及实践机会,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不仅可以对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与能力进行检验,还可以增强其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整合的能力。最后,应该充分利用好所有的校友资源,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体育院校需要和以往创业成功的校友进行联系,一个方面要邀请其重回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演讲活动,另一个方面要让其引导学生积极加入创新创业的有关实践活动中。此种合作模式,不仅会让学生知晓创新创业过程的收获和辛苦,还能够让他们对創新创业有全面的了解。将校内外所有的资源整合起来,不断加强各种实践平台的建设,就可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获得融合发展。

总而言之,提高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速度,不断地进行探索,完善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是真正增强体育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以及素质素养的关键手段。所以,体院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和专业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以此来推动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真正为其将来的进步和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有生.商务英语专业专本衔接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213.

[2]陈丽君.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与策略研究:基于会计职业能力视角[J].青年发展论坛,2015,25(4):88-90.

[3]周蕊,吴杰,裴潇.创新创业教育下会计学专业培养计划优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11):63-66.

[4]张娟,赵艳丽.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科技创业月刊,2012(11):15-17.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融合体育
体育院校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