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学视角下青铜纹饰在园林景观中的设计应用

2021-08-27马民刘艺李啸林

艺术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化符号园林景观

马民 刘艺 李啸林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符号学视角下青铜器纹样中饕餮纹和夔龙纹在园林景观要素中的应用和表达,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现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且利用符号学中地方文化符号化和打造地方文化符号圈的方式对其进行优化。同时,对青铜器纹饰与景观要素融合情况进行初步探究,以期为符号学与景观要素融合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饕餮纹;夔龙纹;园林景观;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2

1 青铜器纹饰的含义及符号引申

1.1 文化符号的定义

在被多媒体技术深度影响的社会语言体系中,“符号”一词的混乱用法让人们更加混淆其概念,大多数人对符号的定义是模糊的。然而,早在一百多年前,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便提出将符号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符号是什么?在索绪尔的理论体系中符号是社会所接受的、以集体习惯和约定俗为基础的文化表现手段,他还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线性两大原则。但是索绪尔对符号的定义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后来皮尔斯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用范畴论和逻辑学重新对符号进行定义,在索绪尔提出的图像、声音、颜色这一类能对人体感官造成实际冲击的物质性存在的能指符号范围的基础上,他又增加了意识的认知活动。

所谓的符号化,也就是将文化所表达的精神及内涵提炼赋予到能指或所指的物质中,成为当下媒体时代具有传播效力且具有影响力的符号。这里的符号不仅仅局限于人类所造的图形符号,凡是能体现民族生活特色和社会前进历史的,能透露民族精神或传递民族理想的一切内容,都可以作为一种符号的形式存在。例如,女娲可以成为中华民族起源的符号,后羿可以成为传统神话英雄的符号,春节可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符号,《兰亭序》可以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符号,等等。可以体现文化特色或在民族认知方面达到情感共鸣的,不一定以实物的形式存在于世界,但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与思想内容,都可以归属到物质性的文化表现符号中。

饕餮和夔龙两种青铜纹饰作为一种符号向人们展示了那个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等方方面面,传递了中国青铜时代崇尚神权和王权不可侵犯的思想,体现了奴隶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审美趋向。

1.2 饕餮纹与夔龙纹的定义

饕餮纹饰是青铜器上的主要纹饰之一,有人认为饕餮纹没有携带任何的文化内涵;有人认为饕餮纹是古人从动物身上抽取的某种特征演变组合幻化而来的;也有人认为饕餮纹是商周民族祖先的一个缩影。饕餮纹图像千变万化是不同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虽说学术界对饕餮纹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毋庸置疑的是,它是中国文化融合的伟大结晶。

饕餮纹主要由眼睛、鼻子、口、角、耳五大部分组成。饕餮纹虽然随着时代和地区的变化而千变万化,种类繁多,但也都大同小异,皆是以鼻梁为中线呈左右对称的造型。这种神秘的纹饰设计表现在青铜器上,愈发令人心生敬畏。

夔龙纹是地位仅次于饕餮纹的青铜装饰纹样,它以表现身躯为主,张口,两唇上卷或一上卷一内卷[1]。虽传说夔龙是只有一条腿的神兽,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工匠在对龙进行侧面描画时将两足合成一足的遗留形象。

纹饰繁复、制作技艺高超的青铜器,足以代表奴隶主阶级最光辉的时刻,以及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还展示了那个时期最生动鲜亮的艺术环境,体现了古人深沉宏大的民族风格。本文以二者为切入点,分析其在新时代背景下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情况。园林景观中的组成要素分为地形、植物、建筑、道路、园林小品。本文着重从建筑、道路和园林小品三个方面对饕餮纹和夔龙纹在园林中景观要素运用上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2 园林景观要素与青铜纹饰相结合的表达

2.1 青铜纹饰在景观建筑要素上的运用

牌坊是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之一,大多都是为了宣传封建礼教和标榜功德而建。但也有部分景区或寺庙以牌坊作为入口,不仅起到了划分空间界限的作用,还可以表现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有极强的标识性。

尼山圣境的入口便是一个五间的石牌坊,巍峨大气,中间的坊额上“尼山圣境”四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牌坊的形式有冲天式和非冲天式两种,尼山圣境石牌坊是典型的冲天式牌坊,坊牌上有小宝顶,柱头上则有瑞兽看护,虽无月台,却有六个雕琢精美的夹杆石,前后夹立柱。石牌坊在这里起到标志地点、引导行人、分割空间作用的同时也发挥了框景的效果,将远处的孔子雕像框于坊间,令人眼前一亮。牌坊所在的广场名为观水台,南临湖泊,北望尼山,这个五间六柱的石牌坊便在湖面与尼山之间又添加了一个空间层次。

在这里,我们要仔细探究的便是这六个柱子下夹杆石的装饰纹样。夹杆石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一个俯身向下的貔貅,下面是一个石墩底座。纹样主要集中在与游客视线齐平的石墩上,而石墩上的纹样也分上、下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兽面纹口叼铜钱,下半部分则为左右对称的夔龙纹。将饕餮纹运用在夹杆石石基的装饰上,无疑是最佳的选择。高大巍峨的牌坊,若是将精美的纹样设计在石牌坊的坊额之上,人们必定因无法近距离欣赏它的精美而感到遗憾。但将精美的纹样设计在最接近地面的夹杆石上,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欣赏纹样的精美,还可以伸手触摸感受纹饰的纹理,使游客与景观之間的互动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2.2 青铜纹饰在景观道路要素上的运用

景区在道路设计中也运用了大量的青铜纹饰,大多体现在一些细节的装饰上,如路沿石的表面花纹装饰、地面的铺装样式、下水井盖的美化处理等都运用了夔龙纹作为装饰。

泮水桥作为景区中轴线的主要通道,它的存在有着独特的意义。它是古代建在学宫中的桥梁,因此古代学子入学也称为“入泮”,它又名“状元桥”,寓意着通过这个桥梁就可以科举中第,独占鳌头。因为具有了吉祥的寓意,所以在泮水桥的设计上工匠会格外用心,他们会将大量的饕餮纹和夔龙纹与桥梁结构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如将饕餮兽面纹装饰在桥梁围栏的横梁之间,在不破坏整体结构造型美的同时,还赋予了造型独特的意义。同时身高较低的儿童可以不被家长抱起就能透过饕餮纹饰的石雕与横栏形成的镂空欣赏美丽的泮水景色,不会因护栏过高而遮挡了儿童的目光。孩子在开心地看着景色,而护栏上的饕餮也在默默地注视着孩子,保护着孩子。

2.3 青铜纹饰在景观小品上的运用

尼山圣境是以儒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观光景区,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凸显儒家传统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在孔子雕塑脚下的朝圣广场上,两边的建筑道路景观皆为中轴对称的形式,不仅体现着儒家“尚中”的中庸之道,也体现了儒家所崇尚的礼制观念。格外引人瞩目的就是两边对称分布着放大处理后的以青铜礼器为造型的景观小品,每边各3个。青铜所铸造的青铜器是奴隶社会统治阶级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也是周王朝用来巩固分封制,实现社会等级差距的礼仪用器。因此,在朝圣广场,以青铜礼器为景观小品原型,以点景的手法对广场进行景观处理,不仅丰富了广场景观设计元素,也契合儒家文化的主题。而景观小品上方所雕琢的纹样,无须多言,一定是由最具有代表性的饕餮纹和夔龙纹佐以雷纹、回纹组合而成。构图纹样紧致细密,线条苍劲有力,使礼器在纹饰的加持之下更显肃穆,又不失庄重华丽。

2.4 青铜纹饰在景观细节表现上的问题分析

在景区中,纹样滥用的情况随处可见,大多都是在细节方面注意不到位。例如,在门的扶手上填充大量夔龙纹样,夔龙纹有趋吉避凶、镇压邪灵的美好寓意,运用在此處虽然不能说有错误,但与门扶手的形式并不契合。在中国传统的门饰纹样中,门扶手大多以玄武的龙龟、蝙蝠、椒图为主,夔龙纹在这里的运用难免存在生硬之感。另外,石凳、石基上也都雕刻着复杂的纹样,让人们在游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审美疲劳。本来丰富而又深厚的文化内涵就这样被简单粗暴地复制滥用,使其象征意义被简单化、表象化,而其最注重的内在精神也被设计者忽略了。

这种简单的复制行为严重地破坏了纹样作为一种符号出现在景观元素上的表征意义。这种肤浅简单的纹样处理手法,只会误导群众,让他们以为自己所看到的粗暴的文化复制就是所谓的精神象征,而忽略了纹样本身真正的文化内涵。这样简单粗暴的模仿复制代替了设计要求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景观设计甚至是文化传承来说都是十分可悲的。未经思考的复制品展现给群众的也仅仅是一个符号的图形,而人们一直追求的文化符号表现的意象传达已经在追求外在形式的过程中失去了其固有的意义,这也使我们设计的空间失去了其个性和内涵,从而也失去了吸引力[2]。

3 地方文化符号化

3.1 打造地方文化符号化的意义

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以上的问题?这不仅仅是这个景区的个别现象,更是现在我国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一方面强调景观设计中蕴含文化意象,而另一方面却简单粗暴地对文化符号进行滥用。设计者应进行反思,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当地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内涵进行加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提炼强化真正的文化符号,提高其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当地的文化发展。

打造地方文化符号,可以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对于被打造的区域来说,会更加清晰地定位自己文化的本源;而对于整个社会环境来讲,也会拥有更多更健全的文化体系。儒家文化不仅是曲阜的文化符号,同时也代表着山东、中国乃至更大的文化体系范围。打造儒家文化的符号性特征,国家也在做着努力和探索,在全球各地兴办孔子学院就是一项有力举措,这是将儒家文化符号化,向外传播的一种形态[3]。因此,将地方文化符号化不仅仅是小范围、小区域应努力实现的文化软实力的标准,更是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3.2 儒文化符号圈打造

以山东曲阜为例,它遵循尤里洛特曼在1984年提出的“符号圈”文化空间概念,打造出符合曲阜气质形象的儒家文化符号圈。文化符号圈就是将地方文化空间视为一个符号圈,每一个符号圈都有属于自己的中心精神,也就是最能体现当地文化精髓的事物[4]。文化符号圈有圈就有圆心与半径,圆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文化和区域核心。符号圈的中心可能是来自地方千年发展积淀的深层价值观念,也可能是当地群众对自己未来规划的美好期盼。曲阜应利用文化符号圈的概念,将孔子作为符号圈的中心,积极宣扬儒家的文化思想,扩大符号圈的影响范围,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圈中心符号,建造无形的“文化软地标”。打造儒家文化符号圈,要在不断延伸半径的过程中保持稳定性和持续性,要适应当下的科技环境,打破时空限制,运用便捷的网络不断加强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适应当代文化产业转型,加大民主自主传播力度,加快儒家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打造“超级文化”。儒学思想体系也会在积极打造文化圈的过程中激发出新的活力,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呈现和创造深厚的道德价值和文学价值。

4 结语

本文通过以上对尼山圣境景区园林要素中建筑、道路及景观小品和其他细节的分析,探究青铜纹样与景观设计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形式与存在的不足,总结出地区保持文化动态活力的良策,即打造文化符号圈。积极发掘当地特色文化,打造符号圈,使其内涵不断向外扩展,传达当地的精神价值观念,以扩大影响力。通过实现文化的创新,打造独具一格的文化符号圈,才能为当地的发展注入长久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朱淑姣.夔龙纹小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2):89.

[2] 杨振之.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J].旅游学刊,2006,5(21):75-79.

[3] 刘莉.全球场域中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创新[J].广州大学学报,2010,12(9):51-52.

[4] 陈雅.地方文化符号系统的建构与创新[J].青海社会科学,2008(3):18-21.

作者简介:马民(1996—),女,山东泰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刘艺(1998—),女,山东日照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李啸林(1998—),男,山东济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文化符号园林景观
作品六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以中国服饰文化为设计元素的生活创意品研究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文化学视野下象形武术的“动态”文化符号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冰雪奇缘》:重塑经典与动画的文化本性
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