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千城一面”困局下的人性化城市思考

2021-08-27胡雪娇

艺术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城市建设人性化文化

摘要: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的差异性渐渐减少,设计方式日趋模式化,城市特色趋同的现象严重,从而出现“千城一面”的城市困局。本文从人性化城市的建设、城市建筑的文化特性和共生理论等方面研究讨论城市建设如何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提出城市的多元化、文化特性和人性化才是城市发展之本。

关键词:城市建设;文化;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2

1 人性化城市

希腊学者里巴尼乌斯在公元360年发表演说:“城市生活最令人愉快的、最有益的一面在于交際和人类交流;说实在话,有交际有交流的地方,那才真正是一座城市哩!能与人谈话,这是好事;能听人谈话,这更好。”[1]那么能够促使人与人之间交流谈话,为城市提供逗留空间的因素必不可少。丹麦建筑师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将人的出行活动分为三种:自发性活动、必要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2]。促使人们进行自发性活动的因素有很多,如阳光、绿化、风、小商贩、坐凳空间等,尤其是坐凳十分重要。美国的社会学家威廉·H·怀特在《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中说到,最受欢迎的广场一般有可以坐的空间,而不是那么受欢迎的广场一般可以坐的空间要相对少一些。坐凳的数量、摆放方位甚至台沿都可以对人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见图1)。怀特提出的风向、降雨、植被以及最为重要的阳光都是促使人们在户外长时间逗留的重要条件[3]。城市空间是为人服务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人为本的存在,这种功能是城市公共空间所必要的,是为人服务的基础存在。扬·盖尔在《人性化的城市》中提到人性化的维度,指出城市空间中应存在利于人的行走、站立、坐息、观看和交谈的场所[4](见图2)。

步行条件可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在人性化的维度中,街道的尺度对于街道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汽车交通使街道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压力,马路越修越宽,车辆因为马路的拓宽更加多,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城市道路的拓宽不是在缓解交通压力,而是“助纣为虐”。街道规模如果太大,则人在环境中越渺小,街道也会失去生气。另外,铺装材质与路面条件也影响着步行空间。铺装材质在步行交通中是不可或缺的,卵石、沙子、碎石头及凹凸不平的地面不适宜人行走,这些铺装材质适合铺设在公园内,增强锻炼的功能,所以应合理考虑不同步行空间中人群的需求。

另外关于步行路线,《交往与空间》中具体提到步行线路不应设计成直线,而是曲线,不能将道路设计成一眼就望到终点的样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框景、障景、对景等造景手法,能够在视觉上营造多样性,与这种设计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同时设计要考虑人的心理和体能消耗,过长的一览无余的直行道路会使人在步行时感到索然无味,因此需设计捷径让人们能够快速通过。扬·盖尔认为设计线路时应在保持目的地大方向下遵从短捷线路,不能在街道旁边设置银行类型的企业,在短的街道上尽可能地鼓励窄门面,布置更多的商店。

城市为人的生活而服务,人们丰富的情感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复杂的环境因素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比如环境中的噪音、拥挤情况、空气质量、温度、建筑以及个人空间等等。从逗留方面来讲,人的逗留区域往往是边缘空间,就是所谓的“边界效应”,因为边缘区域给人提供了绝佳的观察空间的条件。就如同“丛林法则”,人总是喜欢隐蔽在空间边缘处,伺机观察空间中其他人的一举一动,边缘空间带给人心理上的安全感。人在敞开的大空间中会感到不安全,往往倾向于走向边缘小空间;行人需要可以一边背靠建筑物立面,一边欣赏空间景色的设计。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大学生在教室上课的时候,只要座位的数量够多,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学生会坐到后边靠墙或者左右靠墙的位置,喜欢中间靠前座位的人较少。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对阴角空间和阳角空间有过研究。此外,无规则的建筑立面也是人们喜欢停靠的空间。人们多喜欢在建筑立面的凹处、转角、入口,或靠近柱子、树木、街灯之类有可依靠物体的地方驻足,这些地方成为小尺度下限定的场所。一般建筑位于空间边缘,依靠构筑物为人提供了安全感,同时也能让人观赏眼前的景色,并且好的户外空间还要有良好的视野和不受干扰的视线[5]。

在照明问题方面,在户外空间中要设置最佳的照明空间。私密空间不应有过多照明,而要利用物体反射进行照明;开敞空间可提供照明,户外的夜间照明条件较好,人才能行走在夜间的城市,街道的行人也会增加。

尽可能地设计低层建筑,太高的建筑不在社会生活的范畴中。正如美国建筑规划师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到的,人成为街道的眼睛,时刻注意着周围的环境,这大大降低了城市犯罪率,提升了城市的安全性[6]。

柔性空间就是人性化的交往空间,人在城市空间中普遍有着看人以及为人所看的行为心理需求,从一个空间和谐过渡到另一空间是柔性空间的特点。美国城市学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到,边界是城市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城市中的边界通常不是纵横交织的道路,而是两个区域的边缘,分割两个不同的区域空间,对区域有着围合、限定的功能,边界使城市中的区域元素更加完整,不被破坏。城市中的边界通常是连续的、可见的,但少数也可以是方向性强的道路[7]。扬·盖尔也提到柔性边界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柔性边界是处于个人空间和开放空间之间的过渡区域。在这些过渡区的转折连续下,人们可以轻松徘徊在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中,并且没有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

以城市中的柔性边界举例,街道空间与建筑内部之间的连接空间是柔性边界,这部分使得建筑物与街道实现和谐过渡;柔性边界分隔了建筑和街道,同时也联系着两个空间。这样的设计方便了人们活动于建筑和街道空间之中,使城市生活更具活力。城市在不断发展下产生了街道,街道连接着城市中的其他组成元素,有着柔性空间的街道彰显出一座城市的地域特色和生命力。最早的街道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乌尔城(这是人类历史最早的城市),狭窄的街道交织在城内,房屋、商店和公共设施位于街道两旁,这体现了街道的柔性空间作用。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一个城市给人的首要印象就是街道,城市街道的趣味性和生活性也直接代表着一个城市的趣味和活力。在传统街道中,街道区与商业区建筑是连接在一起的,居住区门面被直接当作商业的店铺,街道洋溢着生活的气息,点缀市井活动,使人与人之间能够产生更多的交流。因此,在城市街道柔性边界设计上,应该遵循界面曲直变化的原则和开放细化的原则。

扬·盖尔在《人性化的城市》中说到“未走完先累的路线”,也就是人在步行起点就能看到一览无余的笔直的街道,街道两侧极其单调也没有有趣的景观,这样的路线使人还未走完就产生疲惫和乏味感。如今,大部分城市为了满足人们出行时驾驶车辆的需要将道路修得笔直,道路两旁的建筑更是规整,使城市街道看上去更加沉闷单调。曲面变化原则就是要求在街道设置有趣的点,因为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人们的大脑每隔十分钟就会寻求刺激,所以可以在沿路设置景观焦点或者是弧形路线,营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视觉效果,刺激人的感官。

可以依照细化原则对建筑的外立面进行细化处理。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讲到“二次立面”,如建筑立面可以做成沟槽式,经过太阳光的折射会出现不同于第一眼看到的建筑立面效果[8]。如今许多建筑的底层部分都是混凝土或砌体。依据开放性原则,要考虑建筑底部的通透性,设计一些橱窗,让人可以因看到建筑内部的情况而停留,如西安的赛格国际购物中心和万达商场里的店铺多为玻璃,这能够提高餐厅的用餐率。橱窗的设计可以让人更有意愿进入室内参与室内活动,能够增加行人的视觉信息量,即使到了晚上,橱窗里的灯光也不会关闭,既可以让行人欣赏夜景,又可以降低犯罪率。除了橱窗设计外,还可以考虑色彩、材料、韵律、植被和骑楼的设计,骑楼就是建筑低层架空的柔性空间。

2 文化特性与共生理论

文化在环境行为学中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文化对于整个学科的作用,就是指在环境行为理论的研究中辨识文化的作用。其次是文化与环境设计密切相关,体现出文化理解不同用户群和不同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城市的文化建设推动着城市的发展,为城市发展建设指明方向,彰显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文化是多元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人对文化的定义都不一样。群体差异造成设计的多种可能性,按特征分可将群体分为许多类,这些特征对文化性的城市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9]。以十三朝古都西安为例,唐代雄浑大气的建筑应该是西安城市建设的名片,但是现在西安城墙外更多的还是模仿西方建筑建成的高楼大厦,使西安的传统文化建筑建设进程缓慢。那么文化该如何用于设计?文化本身是无益于设计的,文化是一种构想,以定义的方式存在,要想将文化用于设计,就需要对文化进行分解。

文化与建成形式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两者的协调统一对建立支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文化具有文化针对性,文化与建成环境之间还应该形成调和关系。文化是不断变化的、是动态的。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全球化进程、流行时尚、人们需求等都处于变化中,文化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也在迅速变化。

综上所述,文化与环境建设不必过分强调契合,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设计过程中应灵活应用文化,确保城市建设更加完善。

当前,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而美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提出的生物共生关系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启示,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互相依存的。自然界的生物能够主动地改造和适应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像人类在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基础上合理改造人居环境一样,由此,人们更加注重对自然的保护。城市建设也是一样,在城市发展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文精神的发扬和环境生态的保护。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创造性地将共生理论引入建筑和城市设计领域,他结合建筑规划专业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共生思想,认为城市是不同功能相互组合下的共生,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功能复合、多用途的城市越来越重要;城市应该使居住区、商业区、工作场所、绿地逐渐融合,相互补充,并使之综合化、立体化[10]。在我国城市建设中,要保持城市的历史文脉特征,突出城市地方特色,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出更加宜人的生活环境。黑川纪章共生思想中的文化多样性、共生共存、追求地方特色和文化的设计原则值得我们借鉴,这也就是“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3 结语

就西安这个城市来看,目前其交通空间在逐步挤压公共空间,导致诸多交通问题产生。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人被装进建筑容器中,邻里关系、交往空间都在逐渐消失。城市的过度失控使之成为压迫人性的容器,开发商将低矮陈旧的邻里空间建成了诸如万达模式的建筑快餐,使城市的人性化和文化特性逐渐减弱。因此,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舒适宜人的居民生活环境。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同时也需要体现出城市的历史连贯性,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特性的体现。城市给人们带来的亲切感大多来自人们对其所在城市的熟悉和过往记忆,一味地追求建设国际化都市将会使城市失去地域性特征。城市文化是维护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不同的城市应根据不同的文化特性实现健康发展,有效地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发扬人文精神,将城市的人性化建设和文化连贯性作为首要建设因素。

参考文献:

[1]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62.

[2]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3-41.

[3] 威廉·H·怀特.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25-52.

[4] 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29.

[5]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57-59.

[6]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22-140.

[7]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7-50.

[8]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62-77.

[9] 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與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9-36.

[10] 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72-177.

作者简介:胡雪娇(1997—),女,河南郑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史与理论。

猜你喜欢

城市建设人性化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人性化
谁远谁近?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