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应用研究
2021-08-27阳缘园
阳缘园
摘要:本文是一个大二学生因失恋、人际关系引发的焦虑、抑郁情绪分析报告。根据求助者焦虑、抑郁产生的心理机制及社会因素,对其进行了积极心理干预疗法。积极心理干预以强化求助者“积极资源”为目标,.以挖掘求助者积极变量为手段,.通过积极资源”,来消解消极情绪的滞存影响。通过积极心理干预,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情绪、思维、关系,从而消除焦虑、抑郁情绪,咨询效果明显。
关键词:焦虑 抑郁 积极心理干预
一、个案概况
小凤(化名),女,20岁,大二学生,家中老大。
(一)主诉:上大学之前一直都是十分乖巧、懂事的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因自卑开始堕落。1.恋爱方面:大一下学期谈了一个男朋友,由于是第一次恋爱,总喜欢患得患失。最近,我跟男友闹分手。其他同寝室的女孩的男朋友都会给女朋友买早点,下雨给女孩送雨伞,晚上约着一起逛操场,可自己的男朋友这些从来没做过。男朋友的态度让自己内心很不安,于是出现焦虑情绪。每次生气分手后,都会不顾面子给他买好吃的,说好听的话求他和好。之后又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我对他好是因为我希望他也能对我好。于是我又提分手,之后又求和好,分分合合十多次了。2.和好朋友相处:对感情很专一,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田田。我的好朋友只有她,可是她却有很多好朋友,她似乎并没有把我放在第一重要的位子上,我因此心里感到不舒服。她经常把我一个人仍在半路上,我经常因为此事很生气,但我也不敢和她绝交。3.与室友相处:在商议事情时,不敢提出自己的异议。通常为了避免矛盾,我会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迎合大家。
(二)辅导员陈述:性格较内向,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人做事力求完美。
(三)心理测验结果
1.SCL-90测试各因子分:躯体化1.8,强迫症状1.6,人际敏感3.1,抑郁2.3,焦虑3.5,敌对1.7,恐怖1.3,偏执1.3,精神病性1.2,其它1.7。
2.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52分,标准分65分,提示有中度焦虑。
3.抑郁自评量表(SDS)分:粗分40分,标准分50分,提示有轻度抑郁。
二、原因分析
1.对未知事情追求“结果控制”导向,有完美主义人格倾向。追求完美,不能容忍批评或否定;对待未知事情的结果具有强烈的控制感和预期。
2.承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比较差。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容易引发过度的焦虑、抑郁情绪。
3.对人际关系冲突存在错误的认知与评价。看重人际关系表面的和睦,畏惧人际关系冲突,遇到冲突后一味隐忍、压抑甚至讨好。
三、心理咨询策略与实施
(一)咨询目标的制定
1.短期目标:通过体验积极情绪、建立积极思维、积极关系消除过度焦虑,合理看待人际交往,增强幸福感。
2.长期目标: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遇到挫折积极采取行动去解决,促进求助者达到人格完善。
(二)咨询过程
1. 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第1次咨询)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求助者的症状、形成原因等资料,完成心理测验,最终确立咨询目标和方案。
2.咨询阶段(第2、3、4、5次咨询)
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从积极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发现积极资源,获得积极体验、养成积极思维、建立和维持积极关系,进一步采取积极行动去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干预以强化求助者“积极资源”为目标,以挖掘求助者积极变量为手段,为求助者提供的心理干预方法。积极心理干预就是帮助个体发掘、强化和维持内在“积极资源”,帮助求助者消解消极情绪的滞存影响:一是通过修复自主神经系统,使身心处于平静状态;二是松解消极情绪掌控个体思维,促进个体转向积极思维与行动。
积极心理干预对求助者进行了四次干预,每2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具体如下:
(1)性格优势干预。找出性格优势一共分为四步:①找到积极特质,让求助者通过24种人格力量测试(VIA)找到自身优势。求助者的优势为:对美和优点的欣赏、实性、坚持、原谅、团队合作这5种;②列举身边人的优势,让其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③想象自己最好的状态,进一步来强化求助者性格優势优势;④最后和求助者一起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自己的优势,并通过不断地练习提升自信心。
(2)“心流”积极情绪体验干预。积极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增强自我效能,而心流是一种人在全身心投入一项活动时达到的最愉快的巅峰体验。通过感知和欣赏积极情绪体验(心流)来提升个人能力、发掘内在潜能。干预过程:①通过想象“最好的自己”寻找心流体验;②实现“心流”体验的详细计划和步骤。求助者说她最想活成真实的自己,不想为了迎合他人处处委屈自己。如:如何勇敢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但又不会破坏人际关系?实施步骤:第一、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更不要不回应(别人会认为你默认了,其实此时你的内心正波涛汹涌,但无人知晓);第二优雅表达自己想法或者建议,让对方先接纳、认同你,然后再去阐述自己的观点了。多使用“我明白你的意思,同时,我有自己的想法、建议”(先肯定后补充)句型,避免绝对化(全都、完全、只是等)。求助者在心理咨询室进行模拟,效果很好,通过练习掌握了新的沟通技巧。
(3)“希望”积极思维干预。“希望疗法”是一种运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的积极心理干预策略,目的在于增强求助者的积极思维。干预过程:①灌注希望:帮助求助者理解“希望”,从积极角度审视自己的经历,挖掘给自己带来希望的记忆,使其明白希望感是一直存在的,只是自己未曾留意,同时更重要的是,将目标具体化;②提升希望:帮助求助者探索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特别是当求助者对于因实现目标克服困难的方法,进一步强化求助者的积极动力思维,增加求助者实现目标的希望。回顾人际交往过程,帮助求助者建立在人际交往中能获得别人的信任等,巩固取得的成就和希望,求助者的目标目标就是增强自己的存在感、自我价值;需找通向目标的路径:一是不要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也许你说出自己的想法会破坏你在他人眼中所谓的完美形象,但说出来才是真实的你,勇敢表达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意见;二是增强自我存在感、价值需要培养,发展兴趣爱好、订立学习目标;三是提前规划好自己的职业方向与目标,如求助者希望进一步提升学历和学习专业知识,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制定计划等。
(4)“积极回应”积极关系干预。“积极回应”是指积极地、有建设性地回应他人,给与积极反馈。回应方式、反馈内容决定了人际关系的质量和主观幸福感,因此能够促进人际沟通,改善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干预鼓励个体每天试图进行积极回应练习,通过言语、行动对他表示热情和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对求助者来说,积极回应不包括求助者委屈、压抑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要求求助者去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给与赞美,面对他人批评可以礼貌性回应“谢谢你的反馈”或“谢谢你的宝贵意见”等。
3.巩固与结束阶段(第6次咨询)
咨访双方共同回顾了整个咨询过程,总结求助者知、情、意、行各个方面的积极转变和成长,强化与巩固求助者获得的积极资源,鼓励学以致用,增强自我修复力,不断完善人格。施测心理测验,并与咨询前对照。
4.咨询效果评估
求助者表示人际适应、情绪状态明显改善。心理测验结果表明不良症状有所缓解,具体如下:
SCL-90测试各因子分:躯体化1.4,强迫症状1.6,人际敏感1.7,抑郁1.7,焦虑1.8,敌对1.4,恐怖1.5,偏执1.2,精神病性1.3,其他1.6。
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30分,标准分38分,提示没有焦虑。
抑郁自评量表(SDS)分:粗分32分,标准分40分,提示没有抑郁。
四、总结
通过采用积极心理干预手段,从找到运用积极特质、感知和欣赏积极体验、训练和养成积极思维、建立和维持积极关系等,用积极情绪体验消解了求助者焦虑、抑郁情绪,达到了完善求助者人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正亮,童輝杰.积极情绪的作用:拓展——建构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0,18(.2):.246-248
[2]Silverman.D..The.electroencephalogram.of.criminals:.Analysis.of.four.hundred.and.eleven.cases[J]..Archives.of.Neurology.and. Psychiatry,1944,52:.38-42
[3]罗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积极情绪培养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3):142-143
[4]段文杰,卜禾.积极心理干预是“新瓶装旧酒”吗?[J].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0):1831-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