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1-08-27范水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6期
关键词:联网实训环节

范水英

[摘           要]  物联网专业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要求较高,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索能够结合工作过程和学生的自身特点,使之符合工作岗位所需。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设计主要围绕工作情景、项目描述和任务分解实现教学内容和工作过程的有效衔接;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主,辅以其他多种教学方法;多元化评价和考核则侧重于过程性评价,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关    键   词]  工作过程;项目式教学;物联网工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6-0040-02

一、引言

随着“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的提出,物联网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层面技术及产业创新的重点方向。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对应地也为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联网专业教学旨在培养符合岗位设置和技能需求的现代化物联网人才,对其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资料开发的最大效益。本研究主要基于工作过程就物联网专业进行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索,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介绍

20世纪90年代,德国教授Rauner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教育理论,又称“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这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中不同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情景化形式组织教学,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重视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以多元化的原则进行课程评价。韩明飞在其研究中便指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具有学习工作化、教学情景、学习合作化、考核多元化等特点;骆亚南指出在工作过程导向下实习实训应遵循学生中心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高昂等研究者在其教学实践中指出应当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重构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和构建阶梯式的教学实践环节等。

三、“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教学模式的内涵

物联网专业的教学改革遵循学生中心原则、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式教学引导,旨在解决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的脱节问题。借鉴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物联网专业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

在走访大量物联网行业相关企业后,笔者与众多在教学一线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工程师对物联网工程进行教学改革,将该课程内容划分为7个具体项目,分别为:家居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智慧社区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智能照明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环境在线监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智慧会议室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在于以真实应用项目还原具体工作情景,帮助学生了解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真实工作过程的再现能够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做中学”。每个具体项目的设计包括三个步骤:

1.创设工作情境

工作情境的创设是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为学生模拟实际工作情景。学生能够在工作情景介绍中了解该工程的应用背景和任务说明。

2.进行项目描述

项目描述是结合工作情境进行的与客户沟通和方案制定两大环节。与客户进行沟通的环节主要是了解客户的投入预算、期望实现的功能和房间数量等。方案制定则是结合客户的情况描述内容进行需求分析、描述总体方案、设备和费用清单罗列、绘制项目安装示意图等,并进行派工分配。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项目描述环节应当完成的任务,幫助学生如何在与客户沟通环节明确客户的需求并进行方案设计。

3.完成分解任务

在具体任务环节中会包含具体的任务描述、任务要求、任务目标、知识链接及任务实施等步骤。任务描述是根据方案中的任务分解进行,任务要求会结合项目要求细化,知识链接会给予学生相关的知识参考。任务实施部分会明确具体工作任务、描述具体任务,然后具体分工由学生完成。教师会引导学生按照工作任务及分工表完成任务,结合具体的实操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操作。

(二)项目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是物联网专业的应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仅依靠理论知识教学是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的。因此,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设计下,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工作思维。

首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从系统整体的视角全面、深入地理解该实操项目的工作背景、项目沟通、工作实施等各环节,能够显著减少理论知识和实操实训间的差异,可以显著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转化时间,缩短岗位适应所需要的时间,更能符合单位和企业的需求。其次,角色扮演法主要常见于客户沟通环节,学生可以扮演工作人员,教师扮演客户,客户沟通环节的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了解应当如何在实际沟通过程中了解用户的需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角色扮演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制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方案。另外,在实操实训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影视作品资料,还原工作场景。

(三)多元化的评价和考核

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课程评价在于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总结任务的关键内容。过程性考核主要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自评和他评,不仅考核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和考核是以工作过程导向作为基点,评价内容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自评环节主要于单个任务实操结束后对个人成果的评价;他评环节的设置可分设学生评和教师评两部分。在实操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小组间互相学习和帮助,学生他评可分为组内他评和组外他评。组内他评主要是在小组实操过程中,成员之间的相互点评和支持,组内他评有利于学生在实操环节的相互学习和相互支持;组外他评主要是各小组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在小组展示环节鼓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有利于不同小组间的相互学习,在点评环节中相互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每个任务的核心内容及重难点;总结性评价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点评,从系统整体视角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短处。

四、结语

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具体实际的真实案例中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学生在项目式工作过程中能够了解项目的实际应用场景,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物联网专业的行业情况及工作过程,更加熟悉其岗位职能和职责。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索能够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业环境,在项目式实操实训中循序渐进地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在小组探究环节中不断提升自主探究、团队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显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身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使之符合用人单位需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索,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按照岗位的实际需求开发课程单元,在具体项目中完善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了课程体系中课程与岗位矛盾冲突的问题,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所需的适应时间,促使学校培养出更多的应用人才。

參考文献:

[1]高林,鲍洁,王莉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29):50-53.

[2]韩明飞.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精神科护理”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346-347.

[3]骆亚南.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基本技术》实训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绿色科技,2020(9):259-260.

[4]高昂,董振华.基于工作过程的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4):220.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联网实训环节
“身联网”等五则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风口之上,车联网系统将是“另一个”手机系统?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6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