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刍议
2021-08-27程静静
程静静
摘 要:“少教多学”是最近教学改革中比较常出现的模式,这一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的主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有课堂的针对性。所以,以下研究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思考“少教多学”模式应用的问题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少教多学
所谓“少教多学”,顾名思义就是教育部分少、学习部分多的一种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弱化了课堂上教师教学的比重,强化了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是一种能满足当下教育“以人为本”精神的模式。在最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少教多学”开始被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中,提高了这一内容教学的效果,也暴露了过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的不足
(一)课堂“少教多学”应用得比较老套
相对其他教学模式而言,“少教多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时间比较短,很多教师对这一模式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這不仅会对“少教多学”的应用造成困难,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主动参与“少教多学”的兴趣。
(二)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少
“少教多学”作为一种考验学生主动学习力的模式,当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能力不足时,这一模式的应用也很难获得最佳效果。这时,如果教师不能深化与学生的沟通,那么教师就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参与“少教多学”的实际情况,致使语文课堂与学生需求脱节,严重的更会引发学生语文学困等问题。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的应用
(一)创新课堂“少教多学”应用的方法
“少教多学”作为一种创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获得最佳的“少教多学”模式应用效果,那么教师就需要将自己从传统语文阅读教育的思维中剥离出来,创设更有时代感、更符合“少教多学”要求的课堂,以此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提高“少教多学”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首先,教师可从学生兴趣出发,为学生营造能够沉浸其中并展开自主探究的氛围,凭借这一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少教多学”的兴趣,从中收获比较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以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阅读为例,在基于此课程应用“少教多学”时,教师可以围绕文章中提及的“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为学生营造具备一定沉浸感的阅读氛围,以此增强学生参与“少教多学”的兴趣,优化模式应用效果。
其次,教师可以从现代技术手段出发,为学生呈现更丰富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在综合、系统学习这些语文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达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少教多学”的目标。以初中语文《钱塘湖春行》阅读为例,教师则可以利用现代微课技术将有关“景物描写”的知识更多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实现对《钱塘湖春行》文章的自主学习。
(二)强化语文课上各主体间的良性互动
良性的互动能帮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少教多学”中来,保障这一模式应用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笔者认为这一环节互动不应仅局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应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有实现了课堂多方主体的联动,这一“少教多学”模式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首先,在优化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时,建议教师可以突破以往师生互动的思维,设计更贴合阅读文本、更生活化的问题,借助这些问题带动学生自主展开语文阅读,实现“少教多学”的目的。以初中语文《回忆我的母亲》为例,在设计引导问题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学生与母亲的点滴入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这一阅读内容时的代入感,以此深化学生对问题的了解,实现这一教学环节“少教多学”的应用。
其次,在优化学生与学生间互动时,建议教师可以将“任务驱动”思路运用到“少教多学”中,让学生以学习小组探究的方式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更多地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中来,收获预期的“少教多学”效果。以初中语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阅读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围绕这一阅读展开讨论探究,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并实现“少教多学”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综上,“少教多学”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教育中发现的不足,更有针对性地运用“少教多学”模式势必能优化教育的成效。所以,本文围绕上述内容分别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后续教育中“少教多学”模式的普及、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程致礼.刍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构建[J].中外交流,2019(8):232-233.
[2]吴雯娟.初中语文阅读“少教多学”模式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24):174.
[3]柳国进.试论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6):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