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有序思维模型构建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复习

2021-08-27郭妙娴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8期

摘 要:从教学的实际问题引发思考,阐述了有序思维的概念、优势及意义,再论述有序思维在化学实验解题复习中的重要性,然后阐述几个化学实验常考点构建的有序思维模型,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显性化,最后简单分析了实施后的效果,提高学业成绩,有利于思维品质的内化。

关键词:有序思维;化学实验题;思维模型;实验装置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在分析某次笔者任教学生的测试卷时发现,学生解决问题,尤其是解决实验问题,没有相应的思考方向,简单题也不能准确得分。因此在后续的实验题二轮复习备考中,笔者探索基于培养学生有序思维开展实验题复习教学,通过构建各考点的有序思维模型,将解决问题的思维显性化,然后运用有序思维模型,使学生逐步形成有序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理论依据

1.“有序思维”概念界定

有序思维是指思考、解决问题时遵循一定逻辑思维顺序、按照特定的规律和步骤去探索的一种思维方式。张志明在其文中谈到经过教学实践研究、数据分析,具有有序思维的学生在学习上更自觉、更主动等,成绩增长幅度明显大。

2.“有序思维”的优势及意义

“有序思维”优势主要是不重复、不遗漏,使思考和解决问题更加有条理、严谨,可以克服所谓的“粗心”现象(粗心的主要原因是思维不严谨,思考解决问题混乱,无方向),可以避免盲目、无方向、简单凭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

化学知识繁多,需要构建有序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序思维有利于记忆和提取运用;很多化学知识都存在一定的规律,很多化学问题的解决都有一个思维顺序问题,有序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有序思维有利于思考解决化学问题。

3.“有序思维”在化学实验高三备考复习教学中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对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各地高考题中实验考查分值比例在20%以上,这充分说明化学實验在高考中的重要性。

从“实验功能”上看,新课程标准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很重视真实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法的形成与外显。因此实验命题更加倾向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考查,因此思维方法和能力直接决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且实验安排、操作及实验步骤全部是有序的,这些因素决定了实验解题必须具备有序思维。因此,在化学实验解题中,有序思维非常重要。

三、教学实践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有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建构有序思维模型,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显性化,循序渐进,使有序思维方法成为学生自身经验,解决问题从“无序”走向“有序”,逐步养成有序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首先,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实验题的基本有序解题思维模型,如图1,简称五环节,从宏观角度形成解题的有序思维习惯。

其次,实验题考点繁多,按照考点内容分类,建构实验基本有序思维模型,能快速理清内容框架及实验各部分关系,准确定位考点及解题方向。笔者分别从化学实验操作仪器的选择(缺项选择)、实验装置的分析(包括实验装置的连接、装置目的作用、装置盛放试剂选择等)、实验步骤排序、离子检验等考查点,引导学生建构有序解题模型,培训学生逐渐形成有序解题思维。

1.化学实验仪器缺项补充题

实验仪器选择题一般考查教材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这些在高考中频频出现,但学生因解题思维无序,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尽快调取知识储备,常因遗漏部分仪器而失分。实验操作是有序的,故解题须有序回顾整个实验操作才不易遗漏答案。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构建了实验操作过程仪器缺项补充考点的解题的3步有序思维模型:①根据题意推理考点——对应教材实验;②快速回顾实验操作过程——有序回顾实验步骤(实验过程是有序进行的);③根据实验步骤的真实影像刷选所缺仪器。构建出本题的有序解题思维模型后,笔者引导学生运用模型解决节选高考题,三步引导学生有序思考解题,然后再用变式训练强化,学生逐渐形成此类考查内容的有序解题思维。

2.实验装置分析题

化学实验离不开实验装置,故每年高考实验题都出现相关内容考查,且高考实验题占很大比例。考查点包括装置目的作用、仪器盛放试剂判断、装置的连接等。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的两个有序思维模型。

(1)气体参与反应的物质制备实验分析解题有序思维模型(三线合一),这几条有序思维线包括宏观有序思维线、装置有序思维线、净化气体(除杂)有序思维线。如图2。

此模型稍微修改可以演变为气体检测的实验装置分析解题有序思维模型(主反应装置改为检测气体装置),可用于气体检测类型实验中解决装置的连接、装置仪器盛放物质选择、实验设计评价、实验现象等考点问题。

(2)物质组成检测(热分解原理)实验类型,其实验装置分析解题有序思维模型,如图3。

3.实验步骤排序题

此类题型在高考题中的考查,虽然显性考查比较少,但隐性考查比较多。实验步骤是实验的关键部分,实验步骤是有序的,因此解决过程需要有序分析。可建构有序思维模型,如图4。

四、实施效果分析

经过基于有序思维模型建构的几个专题复习,实验班学生在2019年12月广州市命题统测的实验题中得分率为20.8%,而在2020年3月区统测解答实验题26题得分率达到39.8%,两道实验题区统测题难度更大,证明了本课题的实施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业成绩。同时学生在解决其他问题时也能注意有序思考。因此基于有序思维模型构建的教学,不仅对学生学业成绩有明显帮助,还能帮助学生内化思维品质,为未来的生活工作奠定思维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玉芳.让学生思维从“无序”走向“有序”:浅谈学生有序思维方式的培养[J].化学教与学,2012(3):8-9,29.

[2]张志明.初中生不同思维类型对学习数学影响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3]盛锡铭.谈学生必须掌握的几种思维方法[J].化学教学,2015(3):70-72.

[4]王澍,陈裕民.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2017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分析与启示[J].化学教与学,2017(10):74-77.

[5]梁弘文,杨伏勇,冯求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实验内容的要求及启示[J].化学教与学,2019(9):69,73,24.

[6]陈志远.有序思维规律与高三化学教学[J].化学教学,2007(11):25-27.

作者简介:郭妙娴(1979—),女,汉族,广东兴宁人,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大学本科教育硕士,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思维显性化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