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三二连读”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1-08-27宋智慧
宋智慧
[摘 要] 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以学前教育专业“三二连读”分段培养为例,在实践基础上,阐述了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具体策略,为其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借鉴和指导,同时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专业;“三二连读 ”;一体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8-0016-02
一、问题的提出
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前移培养起点,大力培养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同年,山东省在79所中职学校和23所高职院校开展学前教育专业“三二连读”贯通分段培养,并取消了中职学校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而2017年山东省仅有8所中职学校与5所高职学校联合举办学前教育专业“三二连读”。由此可见,2018年是山东省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面向职教高考,与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重复问题。2020年教育部和山东省联合发布《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高地意见》)。新时期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载体,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课程一体化设计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灵魂与核心。只有将课程作为衔接的核心内容和最终落脚点,才能有效地避免课程的重复设置和资源的浪费,才能真正意义上保证教学效益,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衔接,进而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三二连读课程一体化,是指为了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课程的有效衔接。
目前,山东省还没有统一的学前教育专业“三二连读”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2018年之前各中高职学校大多根据学校师资和教学资源情况设置课程,而且中职学校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职教高考考试大纲。以专业理论课为例,几乎所有中职学校都开设了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这四门课程,而很多高职学校也开设了这四门课程,教学内容大同小异,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浪费了教学资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
《意见》指出,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体系要“突出保教结合,科学开设儿童发展、保育活动、教育活动类课程,强化实践性课程,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综合能力”。这一顶层设计对学前教育“三二连读”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笔者以所在学校与高职学校联合举办学前教育专业“三二连读”为例,对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总结。
二、学前教育专业“三二连读”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基本思路
以能力发展为主线,从幼儿教师岗位能力出发,中、高职在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既有所不同,又相互衔接,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第一步,多方调研,明确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了解当前中高职院校相关人才培养情况,为一体化衔接铺垫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步,确定学前教育专业“三二连读”贯通培养目标和分段培养目标。第三步,基于培养目标和阶段培养目标,设计基于能力标准、课程大类、教学实施(5年)的学前教育专业“三二连读”职业能力实现模型及人才培养实施框架。第四步,在细化培养规格基础上,一体化设计课程结构、安排授课计划等;第五步,编写一体化衔接的专业核心课教学标准。
(二)具体策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年—2020年)》中指出,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衔接。这为中、高职衔接指明了方向。
1.科学定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分段目标
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是建立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为此,课题组在认真学习《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意见》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基础上,对威海市幼儿园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了解社会需求状况、行业发展动态以及幼儿园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等。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满足供给侧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入手,明确“三二连读”贯通培养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分段培养目标。其中,中职阶段重点培养保育员,同时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一定技术技能基础的合格生源;高职阶段培养高端技能型教师,也就是新手教师。
2.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中心构建一體化课程体系
幼儿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其职业能力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课题组在分析幼儿教师职业核心能力基础上,参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将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划分为关键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应用与创新能力等)和专业能力(专业认知能力、专业基础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教育评价与科研能力等)。据此进一步理清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避免课程内容脱节和重复,并结合五年制贯通培养要求保证课程的递进、延展和衔接。
(1)文化基础课的一体化设计
2020年教育部相继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艺术10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确定了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明确了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对中职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职阶段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不是终结性教育,而是为学生专科学习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高职院校在介入我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规范使用国家已有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同时注意结合选修课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底蕴,以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另外,考虑到幼儿教师角色的特殊性,中职阶段要开设自然科学基础和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高职阶段要根据中职阶段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做好课程内容衔接。
(2)专业核心课的一体化设计
专业课程体系是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改革的主要内容。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由单一能力到综合能力的规律,根据“中职重保育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高职重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原则,进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中职阶段主要进行保育和基本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保育能力和“弹、唱、跳、画和说”等技能;高职阶段主要进行综合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综合技能,发挥引领作用。其中专业理论方面,中职阶段“够用、适度”,掌握专业基础知识;高职阶段的目标是基础补缺、理论应用与反思。专业技能上,中职阶段目标是打牢艺术技能基础,掌握单项技能;高职阶段是掌握综合技能。
有些专业课程中职和高职学段都需要开设,比如活动设计、声乐、舞蹈、钢琴和美工等课程。为避免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重复,就必须找准衔接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中职阶段重在夯实基础。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职业变换和岗位流动不仅是出现在同一单位同一部门,也出现在不同单位甚至是不同行业,频繁的岗位变动对劳动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胜任现任岗位的能力,又要有岗位变更和调整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将来的升学、就业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在艺术课程衔接方面,我校以“加强基础,突出特色”为原则,实施声、舞、键、美一专多能分方向培养机制,即根据学生一年级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在强化基础同时,对声乐、舞蹈、钢琴、美工等分方向强化培养,突出学生的一项专业技能,打造“一专多能”的新型技能人才。主要做法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能力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门技能方向课程,使学生打好基础同时发展一技之长,为拓宽将来就业渠道做铺垫,而高职阶段侧重幼儿教师基本功,比如边弹边唱、幼儿舞蹈创编、玩教具制作等方面。在活动设计课程衔接方面,中职阶段重在熟悉教案结构和模课,或模仿老师的示范,或模仿教学录像,从片段模仿到完整模仿,从集体模仿到个别模仿,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得到许多体会和感悟。实践证明,这是引导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高职阶段重在教案撰写、主题活动设计、组织实施等。
基于以上分析,中职阶段专业课程主要有:专业导论、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前儿童教育学基础、0~3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教师口语、乐理与视唱等。高职阶段专业课程主要有:幼儿园课程、幼儿行为观察、班级管理、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幼儿游戏与指导、学前教育科研等。中高职衔接课程主要有:钢琴基础与幼儿歌曲演唱、声乐基础与幼儿歌曲演唱、美术基础与手工制作课程、舞蹈基础与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等。
(3)实训实习课程的一体化设计
实训实习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前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训实习课程按照“认知实训→专项实训→岗位模拟→顶岗实习”主线进行。中职阶段主要进行入学教育及军训、校内实训、保育实习、幼儿园见习等课程。高职阶段主要进行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等。
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高职贯通的核心内涵。学前教育专业“三二连读”贯通培养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解决中高职课程贯通中课程重复和脱节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教学监控体系和多方位的专业效益考评机制,为学前教育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余俊帅.浙江省“3+2”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8(12).
[2]刘振海,胡修江.“3+4”中职与本科分段贯通培养课程的一体化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4(17).
[3]梁俊.目前我國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4]朱能军,贺静伟.中高职课程及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
[5]陈明忠.“三二分”段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