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素养框架下本科生运用新媒体学习英语能力研究

2021-08-27张媛杨静李仕德张佳康张晓宇

高教学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

张媛 杨静 李仕德 张佳康 张晓宇

摘  要:本研究基于台湾师范大学学者Lin新媒体素养(NML)框架和土耳其苏莱曼德米雷尔大学学者Koc & Barut本科生新媒体素养量表(NMLS),对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学院(以下简称北科天院)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450名本科生进行运用新媒体学习英语的能力研究, 作者在Koc量表基础上,改编适合调查英语学习的量表,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对受试进行调查, 共收集有效问卷439份,借助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学生在利用新媒体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基于实际语境或社会环境,分析、评估,批判式理解新媒体内容的能力有所欠缺,进而不易结合其潜在社会含义解读媒体内容;二是CET-4成绩与新媒体运用能力无明显相关性。文章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对学生运用新媒体学习英语能力的提高给出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素养框架;英语学习;消费与产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9-0070-04

Abstract: Based 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Scholar Lin Tsu Bin's New Media Literacy(NML) framework and Turkey SuleymanDemirel University scholars Koc& Barut's undergraduate New Media Literacy Scale(NMLS), this paper studies 450 non English major sophomores in Tianjin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beiketian College) on their ability to learn English through new media. With reference to Koc scale, the author tailors a new one to English learning and adopts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s. Having collected 439 valid questionnaires, social statistics software SPSS23.0 is used for descriptive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lack the ability to analyze, evaluate, and critically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new media based on the actual context or social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utilizing new media to learn English, so they fail to interpret media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social implication. There is no obvious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CET-4 score and their new media using ability. Finally, three-aspect suggestions including students, teacher, and school are provided with the hope of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new media in English learning.

Keywords: New Media Literacy (NML) framework; English learning; consumption and outpout

新媒体已经深入到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教学参考资料的选用应注重其思想性、权威性和相关性,兼顾拓展性和多媒体性”[1]。通过开发和建设网络课程,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吸引学生在多媒体、多模态、多环境下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教育部2019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指出,教学中应杜绝单纯知识传递、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现象。应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解决好教与学模式创新问题。新媒体技术和多重媒体融合的内容流动与组合,是当下中国本科生普遍所处的媒体环境和中国高等教育加速发展的挑战和关键[2]。国内学术界对本科生新媒体素养量表研究较少,本研究以Koc & Barut[3]新媒体素养量表为基础,针对英语学习进行量表改编,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本科生运用新媒体学习英语的能力, 分析其新媒体运用能力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并对其新媒体运用能力的提高给出建议。

一、相关研究回顾

(一)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新媒体用户(学生端)不仅是媒体内容的浏览者(surfing),更是媒体的创造者和分享者。本科生应在新媒体、新文化空间内积极地与不同规范和价值观的人互动。在英语教学中,作者认为如果忽视对学生新媒体素养能力的深入研究,无论新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以何种方式进行衔接,对实际英语学习效果的理解始终是片面的。本科生运用新媒体学习英语的能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就“新媒体素养量表”而言,基于知网核心期刊搜索发现国内学者多数基于“信息素养量表”对本科生展开调查,对“新媒体素养量表”研究较少。吴晓伟等[4]将网络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设计为信息意识、信息技能 (需求表能力、获取能力、评价能力、组织管理与交流能力)、信息应用与创造、信息安全与道德共4个方面,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本科生网络信息素养能力量表。杨虎民和余武[5]采用自编问卷,以皖北地区高校为例,对当代本科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与思考,指出了本科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培养策略。李金城和王卉[6]基于媒介与信息素养评估框架研究数字阅读对本科生媒介素养的影响。由此可见,以“新媒体素养量表”来调查本科生英语学习情况的研究寥寥无几。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
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下)
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教学方法轻松过“词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