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气专业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
2021-08-27程予荣
程予荣
[摘 要]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电气专业作为未来智能制造类行业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电气专业已经引起了现阶段所有中职院校的重视。同时,伴随互联网的兴起和高速发展,中职院校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将信息时代的创新和课堂教学相结合,不断优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多种教学途径中科学学习理论知识,实施混合教学模式对实现中职院校高效、有效的教学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电气专业教学;混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2-0154-02
电气专业课程包括的知识点繁多且混杂,对目前我国的中职学生来说,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很难准确理解这些难的知识内容,所以,我国中职院校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混合指导的课堂知识讲解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电气专业类的专业知识,提高电气专业课程的课堂质量。本文通过针对传统中职电气专业教学的问题讨论提出了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原则,充分将混合学习模式应用到电气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希望对中职院校发展混合学习模式有所帮助。
一、目前中职电气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我国多数中职院校不断更新电气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的方法,致使学生对电气专业课程专业知识和理论分析的理解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没有实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的目的,此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因素影响。
(一)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在中职电气专业课堂上,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导致课堂内容质量低,教学通常是讲述教材中有限的专业知识,而且没有做到知识拓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帮助。另外,教师的教学方式通常是传统的口述讲解,对专业性过强的电气类课程来说,学生接收到的知识点有限,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同时这种教学对未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帮助不大,给日后的就业带来困难。
与此同时,教学模式的单一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电气专业类的课堂知识抽象,难以理解,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出现困倦或者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虽然在部分课程设置时,有实验教学,但是多数中职院校教师常常自己展示实验步骤,不能做到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那么对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带来消极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在电气专业课堂上就会被动接收教师传授的理论内容,而且不能完全掌握,最后导致积极性不断降低,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降低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缺乏,任教队伍不完善
目前,中职院校教师对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的优势认知不够,教学使用的现代化多媒体设备配置不足,致使无法实现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结合,与此同时,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年龄过大,目前很多老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操作障碍,无法熟练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所以,我国现在的中职学校面临的问题就是要解決现代化设备不足、教师队伍水平不高,需要加大电气专业的资金投入,对现有教师进行深入培训,并且引进更年轻化、专业化的师资力量。通过加强对教师混合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相信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概念和理论会更容易。
(三)学生主体地位弱化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然而,在现阶段我国中职电气专业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中心,减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负责将专业的有关知识传授给学生,作为引导学生学习思维的教师,并没有和学生共同思考与交流,而是一直在课堂中充当主角,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不清,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电气专业知识学习起到了恶劣影响,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没有发挥目前信息发展的优势,使教学方式停滞不前,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未来工作中专业技能不足。
二、中职院校电气专业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原则
伴随网络化的不断更迭发展和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教学越来越趋于网络化,融合线上课堂教学和线下学习教学模式优势,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散思维。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时间,使用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快速接受课堂内容,同时帮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例如,一堂变频器工作原理的微课教学,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枯燥的教学理论灵活地展示出来,短时间内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讲解,直观地让学生理解抽象的专业知识,同时有助于对变频器的认知理解并对掌握变频器的实际操作有一定的帮助。另外,通过录制重点的变频技术知识小视频,让学生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常用的设备在课外也可以时时学习,对知识加深理解。
(一)遵守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新课改提出的重要方针理念指出,在中职电气专业教学中实施混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习为第一位,发掘学生对电气专业知识的学习难点和知识误区,增加与学生的知识交流机会,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学校教学课堂中,做到合理规划,针对性应用准确的教学方式方法,避免出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不理解、知识掌握困难的情况,教师教学中要时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化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兴趣。
(二)实现多元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多元化教学的基本原则指的就是混合教学模式的开展,通过图片展示、动画演示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通过融合重点的专业知识和针对性的案例分析加强学生对电气专业知识的吸收,这样不但有利于课前准备,更能巩固课后的知识延伸。因此,电气专业的混合教学模式就达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成绩的预期效果。
三、在中职电气专业开展混合学习模式教学
混合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当代中职院校学生的需求,它具有网络化的自由学习特点和引导学生展开无限想象的创新特点,并有可以反复下载的随意性,通过线上平台的丰富内容展示和课堂教师的生动讲解,不断加深学生对电气专业的学习记忆。
(一)电气专业课前应用混合学习模式
目前,我国所有中职院校的教师都会提前准备教学的有关资料并设计教学内容讲解,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把课程的教学要求及知识总结完整地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就需要教师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讲解流程,以保证课堂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例如,在学习中职教材中变频器技术应用知识中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时,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把控好课件的展示时间,同时将重点知识和理论难点做成短视频,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材料。同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预习,设计有关变频器如何实现变频的问题和答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
(二)电气专业课堂教学时应用混合学习模式
如在变频器的工作原理课程开始之初,首先让学生讲解课前预习了解到的知识,同时提出提前准备的有关知识问题,让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中思考问题的正确答案,加强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时对课堂的难点知识起到加深理解的作用。另外,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规划的课堂内容设计和时间安排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和问题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整体学生的学习提高。最后,教师通过本节课堂的知识讲解,为学生布置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电气专业课后应用混合学习模式
教师对变频器如何实现变频知识进行充分讲解,课后为学生提供重点理论的视频展示,并且上传到学校的网络平台,方便学生反复学习,完全掌握专业技能。同时,根据本课变频器的日常应用布置生活联系题,通过联系生活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另外对学生的问题随时随地进行答疑和汇总,对常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统一的知识讲解。
四、混合学习模式在中职电气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混合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缩短了理论讲解占据课堂的时间,让学生的学生时间更充足,同时随着学习方式的不断丰富,中职院校学生可以利用移动设备通过网络学习到更难、更多的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掌握范围,同时此种学习模式更受中职学生的喜爱,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快,通过线上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更了解,有助于对课堂讲解重点的把握,提升电气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通过开展混合学习模式能够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通过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其充满热情地学习电气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利用移动设备学习还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有益于学生视野的开阔,更有助于学生之间加深情谊。通过混合教学学习模式对电气专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同时有助于中职院校的教学实力稳步提升,为未来电气行业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路平,李正强,吴燕燕,等.电工电子实习教学内容体系优化与改进[J].高教学刊,2020(23):126-128.
[2]岳敏.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187-188.
[3]蔡卫兵.新形势下对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2020(14):41-42.
[4]陈洁.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电工基础课程为例[J].南方农机,2019,50(13):185-186.
[5]吉平.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以电工基础课程为例[J].科技资讯,2019,17(19):143,145.
[6]陈航,楼建勇.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以电工基础课程为例[J].职业,2018(2):55-56.
[7]梁勇.信息技術与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策略[J].电子世界,2017(5):21.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