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职业道德素养在中职护理专业课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27王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实训价值观

王艳

[摘           要]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中职护理专业课实训教学问题,并针对性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职业道德素养下,中职护理专业课实训教学策略。期望能进一步提升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促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素养;护理专业;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2-0138-02

新时期,人们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中,要提升学生专业护理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还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注重实训教学方法优化,在教学中实现实训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的综合发展。

一、研究背景

中职院校护理专业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中职院校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水平较低,这使得学生步入社会后,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难以适应岗位发展需要。新时期,国家对于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就应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念,这样能优化护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进而实现抽象知识理论与社会实际问题的结合,使得学生做到知、情、意、信、行的协调统一,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中职护理专业课实训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设计中,以《心肺复苏术》实训教学为例,重点调查实训教学现状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情况,从中发现中职护理专业课实训教学问题并给出应对措施。本次调查选取我校18级护理1~3班、19级护理1~3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总计发放调查问卷288份,有效回收问卷288分,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分布见表1。

调查问题设计中,具体问题通过分条设计,分单选、多选多种形式,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1)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知情况;(2)心肺复苏术实训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3)学生职业发展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60%的学生认为在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中,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很有必要,这部分学生认为: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能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相互呼应,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然而有的学生反映,当前中职院学生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在教学设计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专业课程教育相互分离,这使得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效果有限。(2)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较高的职业操作技能作为支撑,然而在心肺复苏术实训教学中,有部分教学内容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这使得学生对于心肺复苏护理技能的掌握水平有限。(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与实训教学融合的教学环境较差,这使得教学效果未能达到设计目标。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专业课程教育相互分离问题而言,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职院校对于护理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从教学过程来看,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护理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就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道德素质教学及学生的影响,然后以此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形式设计、教学内容设计,确保两者的协调性、统一性。然而现階段,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将教学重点放在了专业护理技能培训上,这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未能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及职业发展。而就教学方法而言,教师仍处于教学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够,教学效果有限;同时部分教师未能充分分析本专业特点,并且对于学生知识结构、认知能力、思维特点缺乏考虑,这使得教学方法选择应用不够灵活,适用性不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专业课实训教学融合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受教学资金有限的影响,中职院校在实训教学中的资源投入相对有限,目前,有部分中职院校能使用经费建设专业护理技能培训实验室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这使得很多实践教学活动难以开展,阻碍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四、中职护理专业课实训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职业道德素养融合应用

(一)注重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与职业道德素养融合设计

教师应从教学设计、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在整体优化中,考虑课时设计、学生参与程度、教学方法适用性、教学内容针对性等要素,尽可能地将抽象的思想理念转化为生动丰富的实践活动[2]。譬如,针对《心肺复苏术》实训教学目标设计,要将学生对于心肺复苏术技能掌握情况与“敬业”理念联系起来,使得学生重视专业技能学习;另外,当前临床护理强调以人文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有意识地融入“友善”理念;这样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护理实训教学的结合,提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二)强化护理专业实训教学方法优化

传统教学实践中,针对《心肺复苏术》教学内容,教师会讲授较多的理论知识,学生实际练习少,这使得学生在心肺复苏操作中存在一定的误区。譬如,在进行意识、呼吸、脉搏判断时,会出现判断时间过长或忘记判断问题;而在开放气道操作中,容易出现气道未开放和开放不够问题,此外,在人工呼吸时,容易出现吹气量不足、漏气、出气量过大过小等问题。新时期,要确保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就必须从最基本的护理操作做起,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具体而言,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思维特点及兴趣爱好,随后采用多媒体教学、分组实训教学等方式,提升学生心肺复苏术护理的操作能力。而在传授学生先练单人心肺复苏术技能时,应教授学生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触摸颈动脉等操作的具体要领,在教授中,采取边教边学,边熟悉步骤边练习动作的方法,当学生出现动作错误时予以纠正,然后让其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三)为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与职业道德素养融合创设良好环境

中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中,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还应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首先,中职护理专业首先应注重自身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要求内在文化属性符合本校特色,且融合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能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领。其次,在开展护理专业教学时,应积极宣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精神的主旋律,确保校园学习生活氛围的积极性,继而从个人层面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培养。最后,确保学生适应职业发展需要是中职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中,还应通过职业规划课程进行学生的有效引导,并在职业规划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3]。

五、中职护理道德素质培养效果

本次研究中,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职业道德素养在中职护理专业课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知、心肺复苏教学方法使用、教学环境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单项评价分值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专業实践教学效果越好,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越高。采用SPSS25.0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表示数据差异明显(见表2)。

由上表可知,我校19级护理1~3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知、教学方法使用、教学环境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的得分明显较高,这表明中职护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出发,进行教学方法优化,能有效提升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六、结论

价值观是人们通过实践论证而总结出来的,其充分地展示了人们看待事物的观念和人们内心的真实需求。中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必要性,然后将其用于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才能有效地提升护理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一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专业课的路径探析:以电子类实训教学为例[J].科学咨询,2018(3):31-32.

[2]蒋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护理专业课程的策略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7):246-248,251.

[3]陈建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职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65(31):169,171.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实训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