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体育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效结合的思考

2021-08-27梁胜榜

文理导航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德育工作初中体育

梁胜榜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的全面推行,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学科教师纷纷基于学科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结合路径。体育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可以提升初中生体能素质。初中体育教师如果可以将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就能够显著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价值,并且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大的收获。本文详细阐述实现体育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效结合的基础原则,并从提高教师素养、创新体育教学方式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工作;教学探究;原则;路径

初中生正处于完善自身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各学科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教学课堂。体育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养成更加健康的生活习惯。现代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将学生的具体需求与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而通过渗透德育思想的体育课堂,来引导学生建立起更加成熟的思想观与价值观,并且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带来全方位的帮助。

1.实现初中体育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效结合的基础原则

1.1基于学生需求的主体性原则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今天,各学科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对于德育工作来说,单纯的说教并不能切实的影响到初中生的思想观念,更不能循序渐进地改变学生的行为举止。只有打造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的德育教育课堂,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沉浸到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当中,并且在体育教师的帮助下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初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自己引导者的身份,在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动力的同时,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德育工作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面向学生整体的全面性原则

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必须要确保德育内容能够满足现代初中生差异化的成长需求。与常规体育教学内容不同的一点是,德育教育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教学结构。教师要结合每一名学生的差异化需求,给他们带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这样才能让德育教育更加深入。初中体育教师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团队性质的体育德育活动,这样才能在充分激发学生德育热情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完全沉浸在德育教育的氛围当中。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关注到一些特殊学生的实际需求。例如对于有着一些思想偏差或心理问题的学生来说,教师就要及时地给予心理指导,这样才能让这部分学生融入到学生集体中,从而更加有效地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

1.3基于教学需求的系统性原则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初中体育教师在渗透德育思想的同时也要充分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原则。相比其他学科来说,体育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必须要从全局视角出发详细设定每一节课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阶段性地提高初中生的德育素养,并且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价值的多元化增长做出实际的贡献。教师还要结合既往的体育及德育教育经验、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与完善德育教育方案,这样才能确保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实现初中体育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效结合的具体路径

2.1提高教师德育素养,发挥表率作用

初中体育教师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主导者,自然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德育素养。这样才能更加轻松地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实现德育目标,并且引导学生建立更加成熟的德育观念。一方面来说,学校方面要通过教师讲座或座谈会等形式,不断加深体育教师对德育教育思想的认识。只有体育教师认识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掌握系统化的德育理论,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初中体育教师在渗透德育思想时,一定要尽可能的规避“拿来主义”现象的出现,只有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经验结合起来,才能发掘最适合学生群体的德育教学方式。

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带头示范作用。初中生自身的思维方式还相对较为稚嫩,很多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会习惯性地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初中体育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例如在学生向教师问好之前,教师要用更加诚恳的态度向学生问好。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用委婉的态度指出学生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德育工作不是只讲大道理,教师只有将德育思想融入到言行举止中才能一点一滴地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基于德育工作的具体需求,为学生制定更加清晰的操作规范,并且带领学生共同遵守规范中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同时也能真正地将德育思想融入到体育教学工作当中。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专题班会的形式,与学生共同讨论规范内容。这样学生才能更加认可这些行为准则,并且主动遵守相应的规则。最终不仅可以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同时也能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2.2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无法承担德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为学生带来更加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德育教育对初中生的影响。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虚拟情境的方式,将常规的体育训练项目与德育思想结合起来。就以传统运动项目“障碍赛跑”为例,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性地在不同障碍物之间赛跑,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无法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就可以将“障碍赛跑”与火警消防演习连接起来。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普及一些消防知识,并且引导学生认识到消防队员的重要性,然后教师就可以布置运动场地,引导学生通过“跑”、“跳”、“跨”等动作来完成教师提前设定好的“消防”任务。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感受到消防队员的艰辛与伟大,同时也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最终在引导学生掌握相应运动技巧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质,从而实现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德育工作初中体育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