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情景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中的应用

2021-08-27陈丽

文理导航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陈丽

【摘 要】情境教学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当中,能够让老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灌输转为主动的学习探索,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但是目前情景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具体的教学问题,并且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为了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学被广泛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当中。情境教学是以日常生活为依据所搭建的课堂教学框架,是将教学内容往生活化转化的一种教学方式,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

一、情境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因此其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对学科的兴趣,所以老师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设为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情境,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兴趣的教学情境,拉近道德与法制课程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改变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灌输状态,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的效率不佳。随着新课改的落实,要求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老师要重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在老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触景生情,感同身受,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让学生既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又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能够满足新时代下的教育教学要求,也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重要方式。因此对于老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具备更强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足够的教育常识,要懂得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知道怎么教如何教为什么教,老师提高自身情境教学的驾驭能力,通过正确的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四)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让课程教学目标也从原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转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再到如今的核心素养目标,充分体现了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是从日常生活的需求出发,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情境教学就是以此为依据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目标,设置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学会如何运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初中道德与法制课情境教学的应用问题

(一)對情境教学的认知度比较低

部分老师对于情境教学的认知不够,仅仅只是将情境教学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教学的模式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的任务,老师往往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这就导致教学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的限制,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因此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得不到锻炼。情境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部分老师由于缺乏专业能力,因此难以驾驭情境课堂教学,无法发挥出情境教学的真正作用。

(二)盲目选择情景教学

有一些老师在教学时,没有认真研读教学内容,不能选择恰当的情境教学案例,导致盲目的使用教学情境,情境不符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这种拿来主义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效率不高。有些老师所用的是教学视频过长,导致学生产生疲劳感,无法抓住重难点知识,另外一些老师则是更加注重课件的展现形式,虽然课堂的气氛很热闹,但是学生真正学习到的东西并不多。

(三)老师缺乏教学经验

由于大部分的老师缺乏情境教学的经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只能依靠自己摸索。没有来自校方的有组织有计划性的指导,这就导致老师在情境教学过程当中,单打独斗似的进行探索,不利于情境教学的发展。有些学校对于情境教学没有考核计划,是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全凭老师个人的意愿,有的学校有的老师为了图省事,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因此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情境教学导入过于生硬

部分老师在进行情景教学时,没有考虑如何让导入变得更加的自然,这就导致学生对于这一导入环节接受程度不强,很难融入教学情境,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有一部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会考虑到所选的情景是不是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对于情境的接受程度,导致有些学生在不理解情境的情况下就进行探究学习,情景教学的效果不佳。

(五)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

缺乏对情境教学的有效评价,就导致老师在采用情景教学时的积极性不高,教学的效果也无法保证,没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情境进行教学时,由于没有评价机制,所以无从考证教学的质量,因此针对情境教学的设置有效考察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老师队伍素养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与老师之间的指导密切相关,老师要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做到与时俱进,不断钻研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部分老师在新旧课程过渡时会出现教学问题,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老师,无法适应这一课程改革,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实老教师拥有更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老教师更要勇于探索,保留自己的优势,结合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