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引入英美文学作品的必要性研究

2021-08-27胡小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2期
关键词:英美英语教材文学作品

胡小婧

[摘           要]  出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应用性的作用,却忽略了系统性与文学性,不利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使这一不足得到弥补,重点分析是否有必要把英美文学作品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中,意在为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创新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达到培养人文素养的目的。

[关    键   词]  高职公共英语教材;英美文学作品;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096-02

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公共英语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将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引入英语教材中,将文学与文化背景知识在语言教学中融会贯通,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加快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吸收,增强其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其综合人文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提升课堂效率。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现状

教育部刊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要求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把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提升成重点。从现阶段高职学校英语教学情况来看,并没有对高职院校英语教材进行统一,各院校使用的教材种类多、内容广、层次不一,其共性存在的问题为文学语篇内容匮乏,过于强调教材的工具性作用。例如《新视野英语教程》《新编实用英语》等教材的应用率比较高,这几套教材的知识体系、组织安排等较为相似,教材中的内容接近于当代社会热点话题,例如食品、电商、交通等,但从整体上看均包括听、说、读、写四大模块,且文章选材于各种报纸、杂志,强调片段化式的应用知识,系统性、连贯性、文学性较弱,不利于知识的衔接、技能的融会贯通,再加上教师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很难产生学以致用的效果,不利于英语教学的动静结合,在培养技能、熏陶情感、浸润心灵等方面都发挥不出理想效果。

既然是一门语言学科,最有效的学习载体就是文学作品,最有价值的培养方式就是文化熏陶,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大量篇章都堪称经典,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经常阅读此类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对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有深入的理解,也能让他们对异域文化、风俗等产生了解,了解西方人的价值取向,更好地进行跨文化语言运用,激发深入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将英美文学作品引入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价值与意义

(一)英美文学作品是良好的英语学习素材

当前我国并没有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做出硬性规定,学校在这方面享有较大的自主权,而目前使用的教材极力体现出应用性的特征,却忽略了系统性与文学性。怎样使这一不足得到弥补呢?这一问题萦绕在教材编写人员与一线教师心头。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语言材料,阅读不同体裁的英美文学作品,能让学生对西方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对西方人的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表示尊重,应该将此当成重要的英语学习素材。

英美国家在向世界传播文化的过程中,文学作品是主要载体,在全世界艺术园林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不管是语言凝练的诗歌,还是扣人心弦的小说,抑或是描述人间悲欢离合的戏剧,都经受了时间的锤炼与市场检验,既有地道纯正的语言,也有严谨合理的结构,其中大量语法知识、写作技巧能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有利条件,尤其是一些已经被制作成电影的不朽佳作,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东西方在社会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能让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眼界。因此,把英美文学作品引入教学中,既能让学生了解英国文学的浪漫与唯美,也能让学生了解美国文学的自然与写实,这些都能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能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真实情况,无形之中了解多个领域的发展情况,为踏上工作岗位之后进行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

(二)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为课堂创造文学语境

把英语文学作品融入公共英语教材中,借助于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学语境,不仅能消除学生对复杂、抽象语法知识学习的畏惧感,也能让英语学习充满趣味,让学生能理解每个知识点的由来与用处,逐渐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由于公共英语教材篇幅有限,编写人员将大量知识点压缩在有限的内容中,给学生理解带来了不便。从文学视角出发对这些内容做出理解,能达到降低理解难度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能理解词义,还能弄清词义构成、了解词义延伸,这些都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不再像从前一样机械、枯燥地背单词,在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丰富词汇量,逐渐提升理解能力。此外,可以把由经典文学作品创作的影视作品引入课堂中,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了解每一个知识点在真实语境中的运用。

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引导学生与国内文学作品进行对比,了解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能更深刻地意识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公共英语更好地发挥出思政教育的目的。

因此,对公共英语教材进行修订和补充,可以使高职英语教材更适宜翻转式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三)英美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升入高职院校之前,学生尽管有了多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但他们接受的基本都是应试教育,背诵单词离不开老师监督、理解知识点离不开老师分析,学习主动性不够强烈。更为关键的是,学生接触到的英美文学作品较少,但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大量能体现出人文情怀、社会精神、风土人情之类的内容,是西方人聪明才智的结晶,能反映出细腻的情感,能让学生接触到有情感、有思想的英语。

猜你喜欢

英美英语教材文学作品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张英美:授人以渔共同致富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Coursebook Evaluation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文学作品与数学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