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情境教学法在母婴护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2021-08-27张秋实朱桐梅金丽芬马荣华顾垚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2期
关键词:实验组思政教学法

张秋实 朱桐梅 金丽芬 马荣华 顾垚

[摘           要]  目的:探索并实践故事情境教学法在母婴护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对照组,3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母婴护理教学,实验组采用故事情境教学法,以育人为目标,根据故事的五元素(开始、矛盾冲突、发展、结局、启示)改编病例材料,并将相关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等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故事中,设计教学实施路径,包括设置教学大纲、实施教学方案。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对故事情境模式教学满意度较高,认为该种方式有趣,能够提高其学习主动性,提高职业认同感等。结论 故事情境教学法通过使教师和学生融入具体的情景中,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同时将行医做事的道理蕴含其中,使学生在演绎故事的过程中,达到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内化。

[关    键   词]  故事情境;课程思政;母婴护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038-02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已成为各地区各院校探索实践的热点[1]。母婴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本研究拟在教学中采用故事情境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用故事的形式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点串联起来,达到德医并授的目的,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2019年9月至12月我校2018级3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实验组,年龄为18~21(19.33±0.88)岁。其中男性4名,占比13.3%;女性26名,占比86.7%。选取2019年9~12月我校2018级3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对照组,年龄为18~21(19.26±0.58)岁。其中男性4名,占比13.3%;女性26名,占比86.7%。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个人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故事情境与思政融合

故事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以所教知识为主干,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心理年龄和心理需求的故事情境来辅助教学,以故事情节为教学载体,以学生兴趣为支点,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目标渗透其中、教学内容融合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2]。国内护理教育者赵华等将故事教学法运用到健康评估课程中,认为该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加深对健康评估的认知,更深入地理解健康整体观[3]。王敏等通过在临终关怀课堂教学中引入故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临终关怀态度,帮助学生认识到减轻痛苦、给予家庭支持及照护能力的重要性[4]。本研究尝试将母婴护理课程中的病例材料改编为有情节的故事,以育人为目标,把专业知识点、核心价值观植入其中。转变原来教学病例信息中仅陈述病情的现象,而是以故事(开始、矛盾冲突、发展、结局、启示)为表现形式改编,丰富病人病情、主诉、病人支持系统、社会现状等信息,设置矛盾冲突和结局,并将相关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社会责任、优秀的传统文化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故事中,使学生在听故事或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现专业方面和思政方面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从中获得启示。

(三)教學方法

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法实施教学,理论教学50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实验组开展故事情境融合思政教学模式。

1.设置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

以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为原则,确立教学目标:①能准确地对生理状态、病理状态的孕产妇进行护理评估;②能提出护理诊断并配合医疗工作;③能熟练地为孕产妇开展护理工作;④能关心、爱护患者,以患者为中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教学计划

修改教学计划,总课时58学时不变,理论缩减至38学时,实践增至20学时。

(3)教学内容

将《母婴护理实训指导》中的6个病例——第一产程护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心脏病孕产妇的护理、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胎膜早破及脐带脱垂患者的护理进行故事化改编。

2.实施教学

理论课时缩减,教师将相关的学习材料上传至在线学习平台,学生提前自学理论内容,并为情景体验做准备,教师在线答疑。课堂上两节课连上,进行故事情境学习,以胎膜早破及脐带脱垂患者的护理为例,教学过程如下。

开头:PPT背景图片+教师讲述开场,2019年11月15日15:10,孕妇小丁胎膜早破住院保胎,护士巡视病房时,听胎心发现胎心减慢。冲突:孕妇小丁,孕34+2周,胎膜早破保胎中,发现胎心减慢。发展:学生分组讨论胎心减慢的可能原因。第2小组学生角色扮演,通过问诊(孕妇主诉1分钟前有一股羊水流出)、阴道检查等方法诊断脐带脱垂,并迅速进行抢救。教师评价第2小组的情景表演,并讲述真实的脐带脱垂抢救事例——助产士为争取抢救时间、缓解胎头受压,用手在阴道中托举胎头半小时之久,虽然手掌红肿,肢体麻木,但助产士却说:换来母子平安,没关系!结尾:有惊无险,孕妇小丁成功分娩,母子平安。启示:①护士巡视病房的意义,及时了解患者的状态;②脐带脱垂的抢救应争分夺秒,更需要医、护、患三方的团结合作;③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

猜你喜欢

实验组思政教学法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