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及思路分析
2021-08-27吕君霞
吕君霞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必须尽自己所能来帮助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各门学科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高中化学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很有帮助,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教学的核心。主要分析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及思路。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效措施
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各门学科都在进行创新,力求找到学科发展的新路径,现阶段提升教学有效性成为教学的重点问题。化学学科属于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化学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化学思维,可以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遇到的化学问题,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化学教学的真正作用。高中化学教学的开展遇到很多问题。如何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创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化学教学模式,以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观念落后
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偏向于传统的理论式教学,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占据课堂的主要部分,所讲的内容基本都局限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内,这样的化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极低。再加上学生在课堂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对于化学学习失去了兴趣。教师重结论、轻过程,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当作教学的重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自己放在管理者和领导者的位置,很少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所需,教师以完成教学目标为自己的教学重点,大多数教师只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2.教学方式单一
新课程改革对化学学科提出了很多明确的要求,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这些教学要求,教师习惯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化学教学。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有一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只知道照搬书本上的内容,很少进行创新,这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是脱轨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很难理解,还有很多教师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不能熟练地应用多媒体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1.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观念是引导行为的核心,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发生的变化,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传统模式下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学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教学,将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在讲解化学反应的时候,教师若是简单演示,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清晰完整地观看实验过程,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实验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了解和记忆。高中生对于视频、声音、图片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带给学生直接的感受,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高中时期的学生需要面临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认为化学学科属于理科性学科,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学生在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之后,化学成绩却得不到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普遍不理想,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化学学习感兴趣。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进来,将学生看作课堂学习的核心,当作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在真实的活动过程中体验化学学科所具有的趣味性。教師可以以此为出发点,为学生设置学习情境,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学生的学习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需要完善课堂评价机制,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开展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分数上,这样才能够用评价驱动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学生参与进来,教师要将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体,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实验教学的开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小燕.浅析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策略[J].学周刊,2021(15):113-114.
[2]独小祯.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0(2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