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策略研究

2021-08-27李瑞

文理导航 2021年23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

李瑞

【摘 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如今,不论是我国的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在向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其中高中阶段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和关键阶段,不论是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还是对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都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为了进一步发挥和提升高中教育的优势和特色,一直在以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以新课改革为载体,不断创新,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该如何抓住新课改革这个机遇,发展特色教育,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呢?

【关键词】新课改革;高中特色;发展策略

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理念实现的载体与方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地实现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高中阶段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新课改革为载体,因地制宜,发扬校园特色,从而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新课改革下的高中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新课改革是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根本,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地位,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且还创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有效引导,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课堂教学的新发展。具体而言: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新课改革的核心和保障,因为新课改革的目标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高中的课堂教学一直以老师为主,不论是课堂教学计划的制定,还是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都由老师决定,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规范课堂教学程序,实现课堂教学的统一性,但是,却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意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的提升。新课改革正是在这种背景和现状下提出,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实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目的。因此,新课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的首要和关键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树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根本,以满足学生的学习为载体,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

(二)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

新课改革的载体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有效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理念。这也就是说高中老師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与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新课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遵规遵矩,而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其次,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老师讲学生听,而是老师通过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师生、学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课堂互动,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双向成长。最后,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集中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而新课改革背景下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生成绩,而是对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评价,包括课前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学生的感受、反馈以及课后学生的自我学习、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目标在于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有效实现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新课改革背景下高中特色发展策略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科素养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以及个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那么作为高中学校在日常的管理和教学中该如何发挥校园优势,从自身特色出发,建设和发展特色校园呢?这就需要高中阶段在日常的管理和教学中以育人为理念,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为核心,因地制宜,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根本。

(一)以育人为根本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人成长的转折点与飞跃期,这一期间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德育素养直接决定着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的高中阶段一直将重点放在了学生个人学习成绩的提升上,忽视学生其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这样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迈入好的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却不符合现阶段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更不能满足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高中阶段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中树立育人理念,也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第一,树立育人理念,这是高中特色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所谓育人就是培养、培育,就是高中阶段在日常的管理和教学中不仅仅重视学生个人成绩的提升,而是更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此高中学校不论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是管理中都必须树立育人理念,本着育人的根本目标,将其落实到日常的管理和教学中。第二,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教育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还受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教育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已经由原先的有技能、有专业知识逐步向培养和提升人才的综合素养发展,也就是说高中阶段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因地制宜,发挥学校特色

每个高中的教学理念不同,教学条件和基础也不同,那么高中管理和教学如何利用自身条件,在新课改革的背景下获得长足发展,从而有效满足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首先,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的自身发展,挖掘校园特色,结合校园优势构建体系化课程。其次,发挥校园特色,校园文化是校园特色的核心内容,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而且还能使师生形成共同的文化意识,为构建和谐校园以及丰富校园生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普通高中应该从自身教学理念出发,结合校园基础建设,发展校园核心文化,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引领师生共建共育。再次,树立校园品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打造校园特色项目,实现以品牌促发展。宁夏育才中学从自己实际学情出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无法及时和父母第一时间取得联系,为防止学生出现心理、学习、生活中的任何问题,我校创建了宁夏育才中学独具特色的“第二父母活动”。老师既是传道受业解惑者,又是学生在校的“第二父母”,从各个方面和学生沟通,保证学生在远离父母的校园中健康愉悦的度过在校的每一天。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
旅游移动电子商务下的景区发展策略可行性分析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广发银行信用卡发展策略研究
试论市场经济发展下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
校园电子商务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