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建设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师资队伍
2021-08-27黄建
黄建
[摘 要]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也迅速发展,大数据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在人事管理方面加强创新与开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人事管理带来了发展的机遇,通过大数据加强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对大数据背景下加强高校人事管理中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大数据背景;互联网;人事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200-02
如今,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众多行业都在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优化治理,人事管理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才是培养创业精神的关键竞争力,同样也可以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事业。近年来以大数据为代表的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对促进包括教育在内多个领域的精细化管理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也受到多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而未能完全释放最大潜能,导致教师培养机制不健全、培训精密程度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评价方式单一等多种问题的出现,既影响了院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又制约了育人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大数据对高校人事管理的必要性
(一)大数据促进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人事管理人员能够利用先进的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信息,重新理解和科学地界定征聘和培训内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国人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改变旧的单一管理模式,随着我国应用型高校数量的增加和入学率的提高,应用型院校的教师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教师的整体素质却远远落后于教师数量。人事化管理方法可以完善所有的行动,以精细化、综合化的管理方式取代以往粗放的管理方式,通过教师队伍建设和完善的全过程实现治理的完善,避免了传统管理的弊端,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可持续发展[1]。
(二)大数据带动高校人事管理的发展
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为高校的人事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高校应积极利用大型信息技术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包括能力招聘、培训等。为了使其效益最大化,还能够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和监控系统,为下一步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快高校人事管理的进程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文化正在越来越多地扩展到高校的日常管理中,其中许多高校的决策是以数据库为基础的。人事管理实际上处于“量化”阶段,这将有助于对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时进行战略部署、调整规划和节省开支。数据的产生需要时间,但大量数据的趋势已经压倒一切,即使是在正常的管理过程中,也需要数据[2]。网络平台为情感连接、沟通和尊重提供了空间,同时,人事管理人员利用数据来确定是否保留合格的教师,减少了冲突,加快了高校人事管理发展的进程。
(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人事管理发展的形式多元化
高校人事管理模式必须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单一的人事管理模式的缺陷更加严重,大大降低了我国高校人事管理水平,这对人事管理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在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积极创新,以优化人事管理模式,使其更加多样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事管理的价值和主人翁精神,从而提高高校的师资力量。因此,在高校发展进程中,高校应摒弃传统的控制性管理模式,逐步反映高校人事管理方面的需要,引导高校人事管理进一步多样化,充分满足员工的实际需要,壮大师资队伍,也可以对院校整体教育管理水平起到显著的带动和刺激作用,有助于院校突破传统办学理念和发展路径的束缚,打造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大数据背景下建设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师资队伍的措施
(一)建立大数据的思维模式,壮大师资力量
借助大数据制定长远、完善、系统的教师培养计划。建立人事管理开发、管理和一体化的战略系统,实现关键的知识突破,实现改进管理的目标。高校应利用对大数据的科学分析,制定系统的战略思维,指导高校人事管理、组织创新和调整、管理关系和管理方法,为更好地管理大数据奠定基础。大数据平台为人事管理的确定、开发和管理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数据进行精确分析、深度挖掘、智能化采集等,科学全面地对海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存在个体差异的教师制定培训方案,使每个教师都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3]。在综合分析大数据的基础上,对具体的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细化。针对整体教师的资源、学科结构、学历层次等详细指标进行结构调整。确定不同人才的需求,不断地推进教师培训课程的优化和改进,确保教师的数量和结构符合实际需要,促进教师持续、稳定地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应不断扩大其影响和覆盖范围,提高高校人事管理效率,创造特有的优势和差异,大力发展高校人事管理的职能和管理系统,在管理创新和应用方面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从而壮大高校的师资力量。
(二)大力研究大数据资源,建立师资队伍评价机制
大数据要求对个体主动权进行鼓励,专业的人事管理必须取代传统的奖励机制。教师评价一直是高校建设中的一个问题。客观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是建设科学高效的教师队伍的关键。同时,评价体系也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绩效考核、资格考核等。目前,我国高校绩效指标的评价主要以教学质量、科研成果、服务共享和师德为依据。但是,只有科学研究成果才能以数据的形式进行分析,而其他研究成果只能以研究、抽样或访谈的形式进行评价。有些学校会使用论坛法进行评价,但是这种评价的方式只能对一类群体进行分析,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真正反映老师的教学成果。然而,将大数据与教师评价系统进行结合可以使科学、结构化的教师绩效分析更有说服力。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人事管理可以收集教师资源信息,包括来源和教学风格。用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比较,构建教师绩效的量化模型,将测评的信息进行输入就会出现具体的教师信息,能够更有效地对教师绩效进行考量,避免了不科学的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真实性。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要建立一个管理和创新的教师信息平台。在大数据时代,能够有效地实现他们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促进了高校师资队伍评价机制的建立。
(三)利用大数据对师资队伍的选拔机制进行创新
要完善高校教师队伍结构,首先要改革教师队伍的选拔机制。高校可以通过知识库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师资源,过去高校教师的选择只能依据单一的简历和知识进行初步判断。在面试中,决策是面试官依据教师的形象和言辞以及直觉做出的,因此会存在一定的错误。然而,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有成千上万的教师信息。根据不同高校的需求和办学特点,可以对教师能力进行预测和筛选。通过对网上大量信息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现阶段教育机构和大学所需要的教师类型,与学校有着较大的关联性[4]。因此,大数据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人才进行错误的判断和师资力量的浪费,满足了教师资源、大学建设和社会就业的需要。组织完善新的人事管理系统和结构,以更好地满足大数据的基本需要,改进和创新管理,促进高校人事管理得到迅速和健康的发展。
(四)运用大数据完善师资队伍的服务机制
日前,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较大,在调动教师资源方面,学校不仅要提高福利和设备,还要大力发展软教学条件。而高校在办学时也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优质的服务,只有这样,才会吸引到教师,教师队伍才能更完整。在高校人事管理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而且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上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对最新的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解,增强高校的师资力量。可以通过学校的公共交流论坛或邮件的形式实时了解教师的需求,解决建设师资队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借阅资料和校园浏览资料,了解各教师的个人喜好和学术研究议程,以便可以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最后,通过获取教师使用校园卡的时间和地点信息,分析教师服务方向的不同侧重点,为教师提供最必要、最优质的服务,从而了解教学质量的优化与发展[5]。因此,必须认识到,高校教师队伍需要建立健全教師的服务机制,完善高校的人事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不断发展的时代,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以及高校教职工管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因此,高校人事管理应该对大数据进行应用,尽快适应科技进步的节奏,积极地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态度。信息技术可以为高校在人才选拔中提供科学合理的人才数据分析,发挥着重要的评估作用。高校在为教师提供服务时,也要注重服务质量,通过数据分析,为教师提供最必要、最优质的服务,从而促进高校人事管理的发展,为高校引进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沈洋,谯庆芳,刘恒,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9,29(3):48-51.
[2]高艳.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7):58-59.
[3]姚媚.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1(1):105-106.
[4]任培花,王莉,张景安.大数据背景下地方高校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20(6):158-163.
[5]霍晓峰.分析大数据下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3):24-25.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