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融通初探
2021-08-27解运
解运
[摘 要] 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两者既存在差异性,又存在共同性。分析两类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国家开放大学“技能+素养”人才培养试点项目实施经验,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对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融通融合進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 键 词] 开放教育;职业教育;课程融通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182-02
一、前言
开放教育指的是在互联网时代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实施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是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渠道。职业教育指的是让学习者通过职业教育体系课程的系统学习和培训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的教育[1]。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融合指的是这两种教育类型分别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彼此的长处,通过优势互补,达到双方协同发展、互利双赢的目的[2]。
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融合既有利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有利于促进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3]。所以,探讨这两类教育体系的融通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学者认为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融合主要可以在教育理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源、专业课程、“双师型”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4-6]。
本文结合国家开放大学“技能+素养”人才培养试点项目实施经验,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阐述开放大学体系学历教育与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内技工(技师)院校职业教育共有专业课程融通的可行性与方式方法,为探索远程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融通路径提供实践依据。
二、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面向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促进两类教育事业持续蓬勃发展,同时也在两者的融合发展方面提供了政策方面的支持。例如,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提到,要“更新理念,加快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远程开放教育有机结合”[7]。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提到,要“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8]。
(二)“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远程开放教育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能够更加满足学习者对学习方式多样化和灵活化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职业教育领域也需适时引入优质的在线教育资源。二者的融合发展,能够让职业院校的学生获得更加即时丰富的课程资源,使他们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综合素质,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促进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沟通
当前,我国不同教育类型学校在专业共建、资源整合等方面也在相互借力,共同努力搭建融合发展的桥梁。例如,国家开放大学与东北财经大学合作共建财经类专业,着力打造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合作的典范,使得远程开放教育学员能够同步学习到普通高校的教学资源,共同推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广东开放大学和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共建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加强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了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学生选课互通。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能够有效促进各种教育类型在现有教育教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
(四)培养目标定位及课程结构设置的相似性
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及课程结构设置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两类教育体系均旨在培养服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此外,两类教育体系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课程科目高度重合,仅有部分通识课和自建特色课程设置不同,能够为专业主干核心课程的融通起到支撑作用。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融通实践
(一)融通课程的确定
选取合理的融通课程是做好专业课程融通的前提。结合国家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课程大纲及所试点技工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两类课程体系中共有的专业核心课程中进行选取,在选取过程中充分考虑现有两类体系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反馈,最终选取两类课程体系中理论性和实操性均较强的专业核心课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编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等四门课程作为试点融通课程。
(二)制定课程融通方案,建立融通互认的课程体系
融通课程确定后,需制定针对这些课程的具体可执行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融通方案,课程融通方案的制定是整个专业课程融通工作的核心内容。
课程融通方案以现有的国家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在线课程资源为基础,结合所试点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大纲,从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生过程性评价、课程考核等多个方面,重新构建四门课程的课程体系,并制定教学实施细则与课程融通信息比对表。课程融通比对表需针对两体系课程教材、大纲知识点、课程考点等方面进行比对说明。融通方案制定好后,需召开课程融通方案专家审定会,邀请远程开放教育、职业教育、高等院校等领域的专家对课程融通方案进行审定,通过后即可在试点院校进行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