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美育工作的实践研究
2021-08-27赵园园
赵园园
[摘 要] 美育是培养人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一,要充分发挥好美育的育人功能,努力提升自身修养,将美育与思政教育、网络教育、教学环境相结合,以此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艺术性、情感性和感染力。
[关 键 词] 高校辅导员;美育育人;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034-02
“美育”不是单纯的艺术教育,而是教育者将美学理论运用于教育中的一种多学科交叉、开放的学科,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对德育、智育、体育三者起着促进作用,并对这三者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引导力与渗透力。高校辅导员要在日常管理工作及思政工作中渗透美育工作,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一、美育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美育最早是由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的,美育是审美教育、人格教育、情感教育等,它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而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美育的政策和文件,也对美育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回信中强调了美育工作的必要性,也为开展美育工作提出了根本建议。高校作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政治站位,不断深化美育的育人作用,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2019年4月11日,教育部发教体〔2019〕2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2]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指导者,对学生的美育工作肩负着重要职责,如何在本职工作中理解美育的内涵,把握美育的规律,并将美育融入思政管理之中,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此,本课题主要以蚌埠市高校辅导员开展美育工作的情况为例来探究当前高校辅导员从事美育工作的现状,并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如何渗透美育提出可行性的实践策略。
二、高校美育现状——以蚌埠市为例
通过实地調研及查找资料,我们发现蚌埠市高校近年来逐渐贯彻落实关于美育的政策文件,除了艺术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外,部分院校还开设了红色短剧大赛、艺术竞赛、艺术俱乐部等相关活动或组织,这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美育条件和机会。然而,随着与日俱增的大学生群体,目前学校的美育状况仍不尽如人意,被调研学校具有以下几点共性:
首先,学校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大学生美育课程体系,个别高校的艺术学院开设的课程可供学生自愿选修,但没有学分要求,这就导致对美育的普及范围不够广泛。
其次,高校辅导员对美育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多数辅导员把美育狭隘地理解成艺术教育,认为美育是艺术学教师的任务,这导致思政教育中缺少美育升华,更加忽略了此方面的研究。美育应是所有教育、管理工作者集体参与的渗透到校园教学、生活、活动等各个方面的教育。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3]
最后,高校管理模式上的偏差导致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比显得无关紧要。一方面,在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大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明显存在忽略美育的现象;另一方面,在辅导员工作量远超过1 ∶ 200的师生比情况下,辅导员普遍反映无暇顾及学生美育,这也导致美育工作的缺失。因此,高校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地应对当下形势,主动将美育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美育工作的实践策略
美育工作迫在眉睫,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美育思政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要引导学生以美的理论武装头脑,以美的事物洗涤心灵,以美的教育陶冶情操,使大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这就要求辅导员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注重自身的审美形象,努力为学生创造美育的育人环境,充分挖掘新时代美育资源,利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美育教学,注重在思政课程中融入美育,利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启发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达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一)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努力提升自身的审美修养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努力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和人格魅力,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因此,辅导员要遵循教育内外部规律,内部要完善自身人格修养、内心信念、人生追求;外部要注重塑造自身的形象美,做到衣着得体、仪表从容、举止端庄,以此感召学生效仿,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将美育与思政课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