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的水产养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08-27马骞陈刚黄建盛朱晓闻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期
关键词:海洋大学水产导师

马骞 陈刚 黄建盛 朱晓闻

[摘           要]  通過介绍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及方案,探讨依托于基地开展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方式,进行水产养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探索。结合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对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为提高水产养殖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    键   词]  水产养殖学;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基地建设;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3-0102-02

一、前言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其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办学历史至今已有80多年。目前,水产养殖学为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和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自水产养殖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来,水产学院已成功构建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正经历着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相对于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包括进行技术攻关的能力、在生产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对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等。在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中,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尤其受欢迎,因为他们能够密切结合社会生产实际,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社会活动中,更能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实践能力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及最基本属性[1]。

水产养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教育应与实际生产紧密相连[2]。在水产养殖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以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作为该专业主要方向和重要途径。此外,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有助于解决水产领域实际工作岗位缺少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现状。2014年广东海洋大学开始在水产养殖学专业组织“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在此基础上,我校水产学院联合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海)建立了水产养殖学专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

本文拟就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取得成果及依托示范基地进行专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该示范基地建设,以及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探索和优化积累并推广经验。

二、水产养殖学专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的建设

我院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设立在粤海公司。研究生由广东海洋大学统一招生,培养方式采取双导师制。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按照广东海洋大学相关文件执行。研究生第一学年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并按照培养方案安排课程、选取学分,从第二年起主要在基地从事实习和科研实践。校外导师负责联合培养基地全日制研究生的选题、工作安排、现场学术指导、学位论文的初审;校内导师根据培养人才的需求,负责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订、学术指导、论文审阅。

三、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

通过依托基地开展的联合培养工作,已有13名以上研究生在联合培养基地开展实质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工作。通过与基地生产现场的职工共同工作,上述研究生均可熟练掌握水产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工作细节,显著提高了其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此外,贴近产业更有利于研究生从生产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培养了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基地建立以来,已有9名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并顺利毕业。目前,研究生已结合在示范基地的工作内容为题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2篇。上述研究生均具备较强的实践与科研创新能力,均顺利实现就业目标,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并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骨干。

四、研究生教育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联合培养基地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尚需优化

联合培养基地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完备的基地管理、考核制度和科学的运行机制。首先,基地的管理运行由广东海洋大学及粤海协商成立的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目前,校企合作的任务分配已十分清晰,但仍需要结合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工作指标,从而对任务评价进行量化管理,以有效落实研究生校外实践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研究生培养方案仍按照学校相关文件执行,但依托于示范基地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传统水产养殖专业研究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应对原有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等做出调整优化,以保障培养质量。

校外基地是研究生科研工作的主要场所,在培养过程中,企业与学校及双方导师之间也存在沟通不足现象,导致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不足。此外,学生与校内导师的沟通交流也相对较少,从而导致校内导师对在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科研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够了解,对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因此还需通过定期安排校内导师到基地进行学术指导、定期组织双方导师及相应管理人员进行座谈交流等形式,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之间、校内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此外,鼓励学生、管理人员、导师采用电话、网络等通讯方式进行实时沟通,利用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模式,及时针对研究生培养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安全等环节出现的问题,由双方研讨解决。

(二)联合培养导师队伍水平的提高

针对目前联合培养导师队伍人数有限的问题,首要目标是建设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学校应引进优秀导师甚至是各研究方向的带头人,以壮大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校内导师队伍。针对校内导师,学校应相应地建立一些奖励补助政策调动其积极性,并设立便利条件以利于校内导师定期前往基地指导研究生工作。为了导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和要求;应同时针对量化考核和质量两方面,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对应完善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竞争择优机制和激励机制,以保证校内外导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实践指导能力。

(三)研究生科研选题的规范化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将直接影响教育创新成果的质量。基地建立初期,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存在过于偏向实践应用但科学性不足的问题。其原因是在培养过程中,为了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与水产养殖领域综合素质,要求研究生与生产现场的其他职工共同劳动,包括值班巡塘、投饵喂鱼、池塘清理消毒、亲鱼繁殖与苗种孵化、饵料配方设计及饲料加工制作等。这些工作使研究生熟悉了养殖过程的生产环节,熟练掌握了生产过程中的工作和实践能力,并显著提高了专业素养。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具体研究方向及课题的规范导向及校内导师的充分指导,研究生缺乏从烦琐的实践工作中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注重研究生专业素养提升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科研选题的科学意义。

针对性解决方案如下:(1)结合基地现有工作,以水产动物种子工程与增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免疫与病害防控及水产生物技术等为导向,引导研究生确认选题方向,规范其研究课题与实践内容。既要符合基地的工作重点,也要注重科研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2)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引入案例教学等手段,以开发学生潜力、提高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科学问题敏感性认知的目标。(3)加强导师的学术指导,以具体课题为指导内容,按文献调研、实验操作、结果分析、论文写作这一科研工作标准模式,对研究生展开针对性指导,加强学生对科研工作的统筹安排意识,利于其对实践——科学问题之间关系的构建。(4)积极组织基地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同行专家来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专题讲座与技术培训等,就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产业关键技术、用人单位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要求等进行交流,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有助于完善科研选题工作。

(四)条件建设的加强与资源的合理利用

研究平台的高效运行离不开建设经费的支持,这些建设经费主要来自学校与政府部门的支持,如何能够获取长期稳定的经费来源已成为加强平台运行的关键。此外,基地生产与生活设施尚需完善,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研究生选择联合培养的模式。因此,校企间应加强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多赢的合作格局,并在企业保障经济效益和学校保障学生培养质量之间制衡。除双方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等方式外,基地还可通过成果转化工作等方式增强建设与发展能力,改善实验条件及生活条件。校企双方还可以设立研究生创业实践项目,不仅有利于研究生的就业引导,企业还可对项目成果进行推广和孵化,并将利润继续投入科研平台建设工作中。

目前,示范基地依托企业已建立了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广东省水产动物饲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另建有养殖示范基地10个、中试基地6个、水产动物病害检测中心5个。因此,不仅要做好基地的建设工作,还要对基地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学校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研究生的培养人数;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对培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工作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比如增加招生名额、提供资助经费等。通过上述举措,保证示范基地研究平台真正成为探究科學与实践问题的场所,真正地为培养研究生所用。

参考文献:

[1]黄锐.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研究,2014,35(11):88-94.

[2]孟庆国,徐士霞.水产养殖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外实习基地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4):26-27.

[3]杨奇慧,谭北平,张健东,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18):141-143.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海洋大学水产导师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the Protagonist in the Moon and Sixpence
导师的猫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 on Purchase Decision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Multilingual Mix in Women Fashion Industry Advertis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China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医药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