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亲属称谓名词动词化的认知语义学研究
2021-08-27王佳雯
王佳雯
内容摘要:英语亲属称谓名词虽然不如汉语的亲属称谓名词那样纷繁复杂,但却有名词动词化的灵活用法。本文试图从认知语义学的转喻和隐喻、识解理论、原型和意象图示角度来探究英语亲属称谓名词动词化过程中所带来的语义变化的认知理据和深层动因。
关键词:英语亲属称谓名词 动词化 认知语义学
英语名词动词化现象及其涉及的语义变化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英语名词可以通过添加或去掉特定的词缀来实现动词化,也可以不改变词形直接实现动词化。许多学者也从句法、语义、认知和词源等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英语名词的动词化。本文试图从认知语义学的视角出发,以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名词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其动词化现象及其涉及的语义变化背后的认知理据和动因,从而为英语名词动词化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本文涉及的所有英语亲属称谓名词的释例均来自陆谷孙主编的第二版《英汉大词典》,考察的亲属称谓名词有father, mother, grandfather/mother, son, daughter, uncle, aunt, cousin, brother, sister, sibling, twin, ancestor, husband, wife, parent。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
1.名词动词化
名词动词化指的是一个词的名词词性暂时地转换为动词词性,而它的形式不变,又称N-V转换或零后缀现象。如The man fathered the son,转换前的名词father被称为父名词,转换后的动词father被称为去名词化的动词,且父名词father必须带有表示作为动词father的动作的语义成分,在这里指的是父亲生理上的生育功能。Clark等人(1979)针对这一名词动词化过程提出了四个原则:(1)每一个去名词化的动词都必须从其父名词转换而来而不加词缀。(2)每个动词的父名词必须表示一个明显的对象或这种对象的性质。(3)每个动词必须尽可能有非隐喻的具体用法。(4)每一个动词必须作为一个真正的限定动词使用。本文根据上述定义和原则,并通过查询《英汉大词典》,确定英语亲属称谓名词father,mother,sister,brother,parent,grandfather,grandmother,husband,twin,ancestor存在動词化现象。
2.认知语义学
认知语义学认为意义即概念化,而概念化又是一个人类动态地建构意义的心理过程,它涉及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以及人的感知经验(Langacker, 1987)。所以不同于传统语义学,认知语义学认为语义具有视角特征、动态变化特征、百科知识性和非自主性特征、基于使用和经验的特征(Geeraerts, 2006)。认知语义学的核心内容可以用以下四个原则和六个基本主张(G?覿rdenfors, 1998;Lakoff, 1987)来阐述。
原则一:概念的非自主性。概念在人脑中不是独立的存在,人们理解概念必须依靠由背景知识组成的语境,也就是“认知域”或“概念域”。例如:a. 都周末了,还在写论文?b. 都周末了,还不写论文?对这两个句子语义不同的理解要依靠“周末”这一概念域。
原则二:认知的理想化原则。Lakoff(1987)提出了ICM(理想化认知模型),以此来说明范畴化问题,解释语义范畴和概念结构。ICM(理想化认知模型)是建立在众多认知现象和认知模型之上的整合式的完形结构。它可以反映同一文化和认知背景下的感知者对事物或知识理想的、抽象且统一的理解。命题原则、意象图式、隐喻和转喻是ICM(理想化认知模型)的四种建构原则。
原则三:语义表征与世界的关联原则。认知语义学将心智作为语义建构过程中的一个积极参与者,并且以某种方式对说话人在世界中的经验进行概念化。不同的说话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对相同的经验进行概念化(刘瑾,2018)。Talmy(2000)也将其称为识解,识解可通过不同的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突显来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表达人们不同的认知行为和认知过程。
原则四:典型范畴化原则。范畴化对人类来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人们可以利用范畴化的能力对世间万物进行归类,随后形成相应的概念,最后产出人类独有的语言文字符号(赵艳芳,2001)。Labov(1973)的实验证明了范畴内部存在原型,范畴边界存在模糊性。任意范畴内部最核心和典型的成员被称为该范畴的原型,而其它的非原型成员则具有该范畴内部程度不同的典型性特征。就像石子在水面上激起伸向远方的波纹,范畴内部围绕原型向外扩展,形成难以确定边界的更大范畴。例如麻雀就比鸵鸟和企鹅更具鸟的范畴。
主张一:意义即概念化。认知语义学认为,意义是向认知或向心理实体在感知者头脑中所产生的映射和概念化。这一点区别于传统语义学认为的语义是由真值条件确定的。
主张二:感知是语义的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是由感知者的感知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客观世界中的各种物质所决定的,且语义并不独立于感知。
主张三:语义成分以拓扑空间为基础。认知语义学并不是用句法结构的符号系统来表述语义的概念结构的,而是以空间或几何的构式为基础的。
主张四:意象图式是认知模型的主要特征,其转换机制是隐喻和转喻。意象图式基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过程中的动态运动经验,有容器、路径、中心-边缘等意象图式。认知语义学中的转喻和隐喻区别于传统修辞学上的理解,它们是人类思维和语言运行的方式。
主张五:语义是句法的基础。转换生成语法早期的观点认为句法是可以独立于语义之外的,而认知语义学认为语义才是核心,语义可以制约和改变句法的结构。人们对语义的感知甚至在没有语言符号和句法结构的时期就可以形成也得以解释这一点。
主张六:概念具有原型效应。传统语义学是以义项或一系列的定义属性来定义或区分不同的概念的。如dog可以被定义为[+animal],[+mammal],[+four legs],[+fuzzy],[+bark]...但实际上很多概念的边界是模糊的且与其它概念是有重叠的。所以用传统语义学表达概念的方法并不是十分具有说服力。而认知语义学认为我们大脑中概念的组织是以原型为结构的,即认为概念是范畴中的原型,每个范畴都可以用一个原型来代表整个范畴。如当我们提到flower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rose,因为rose就是flower这个范畴中的原型,即我们是通过flower这个原型来理解flower这个概念的。我们也是通过rose这一原型来理解该范畴中其它非原型成员的。
二.英语亲属称谓名词动词化的认知理据和动因
1.转喻和隐喻
Lakoff(1980)认为隐喻是相对具体的源域直接匹配到不同的且相对抽象的目标域,进而依靠两者的内部相似性来理解目标域。Radden(1999)认为转喻是基于临近性原则通过同一理想认知模型下的一种概念实体来理解另一概念实体。本文认为英语亲属称谓名词的动词化及其语义变化大多涉及转喻,也有词源涉及隐喻的特殊用法。下面以《英汉大词典》中的具体语例进行解释和分析。
(1)
a. He fathered a son.(他生了一个孩子)
b. Who fathered your son?(谁抚养了你的儿子?)
c. Einstein fathered relativity.(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
d.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doctors the school had ever fathered.(这所学校培养的最有前途的医生之一。)
e. He fathered a controversy. (他引起了爭论)
f. He fathered an article on sb.(他认为文章是某人所写)
g. He fathered a crime upon sb.(他认为是某人做的案)
以上名词father的动词化用法以及语义变化均涉及转喻,即在同一认知域映射了其功能、作用、性质、关系等不同的子域。(a)映射了father的基因遗传的生育功能,(b)和(d)映射了father的抚养和培养作用,(c)和(e)基于father的生育功能映射了father及其产物的关系,即非生理上的创造过程关系,(c)和(e)也可以表达为Einstein is the father of relativity和He is the father of the controversy。(f)和(g)则映射了father具有权威性、发言权这一性质。名词mother的动词化用法及其语义变化也同样均涉及转喻,如下例子所示:
(2)
a.She mothers all her young lodgers.(她慈母般照顾所有年轻的房客)
b. He enjoys being mothered.(他就喜欢女人把他当成儿子)
c. She mothered two sons but no daughters.(她生了两个儿子但是没有女儿)
d. This country has mothered many legends.(这个国家孕育了很多传说)
(a)和(b)映射了mother抚养、哺育的作用,(c)和(d)映射了mother生理上的生育功能,以及mother与其产物非生理上的创造过程关系。可以看到mother并没有像father一样有认为、认定这一转喻用法,这也表明了在mother的认知域中并不存在权威性这一子域。
这一点也和Lakoff(1987)所认同的“母亲”的认知域相对应,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五种不同的“母亲”,即遗传、哺育、谱系、婚姻、生殖上的“母亲”。Taylor(1989)在Lakoff的基础上认为“父亲”的认知域和母亲相比则多了责任和权威两个方面。
其它亲属称谓名词如sister,brother,parent,grandfather,grandmother,twin,ancestor的动词化用法及其语义变化与father和mother的转喻用法类似,在此就不多赘述。再来看另一个例子,husband:
(3)
a. He husbanded the woman.(他娶了这个女人)
b. The country has wisely husbanded its natural riches.(该国明智地节约使用自然资源)
c. The man husbanded his energies.(这个男人保存了他的精力)
d. He husbanded the field.(他耕耘土地)
e.He husbanded the plant.(他栽培植物)
名词husband的动词化用法及其语义的变化既涉及转喻也涉及隐喻。(a)是husband的转喻用法,映射了husband认知域的关系和功能子域。而husband的(b)-(e)的用法似乎和其名词本义毫无联系,实际上通过考察它的词源,发现它涉及了隐喻和转喻。husband并不是英语本族语,而是源自日耳曼语,hus-意为居住的房屋,band则表示住在房屋里的男人。其最初的语义为自耕农,即与农奴相对的,具有自己房屋和一定人身自由的佃农,他们同时也是当时社会小家庭的一家之主。13世纪后,husband一词逐渐拥有了用来表示“丈夫”的语义,替代了英语本族语中原本表示“丈夫”的单词wer。husband逐步替代wer的过程是一个隐喻的用法,husband自耕农和wer丈夫属于不同的认知域,但两者内部又有一定的相似性,使人们产生了husband is wer的隐喻认知,随后wer表丈夫和husband表自耕农的语义被逐步抛弃,而husband表丈夫的语义被固定下来。基于此,我们可以发现(b)-(e)的husband动词化用法其实是husband隐喻化之前表自耕农的语义的转喻用法。(b)和(c)映射了自耕农不富裕,需要勤俭节约的特性的子域,(e)和(f)则映射了自耕农的用于耕耘和栽培的功能和作用的子域。
2.识解理论
前面我们认为英语亲属称谓名词的动词化涉及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模型,那么操控这两种认知模型更深层次的认知动因是什么呢?王文斌、王脉(2008)认为我们可以用识解理论中的视角和突显两个方面来解释名词动词化的深层认知动因,即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名词激活想要表达的语义相关的整体认知域,并通过特定的视角观察,确定被名词激活的语义域中特定的语域概念,突显其表示动词过程的概念,同时隐退相关的事物概念为背景,从而确定语言使用者想要表达的语义。我们同样可以借此来解释英语亲属称谓名词的动词化,如下面这个例子:
(4)
a. He is the father of the boy.(他是这个男孩的父亲)
b. He fathered the boy.(他生了这个男孩)
(a)和(b)中均有father这个词,语言使用者首先激活了(a)中父名词father的认知域,即“两个参与者父与子的关系”。然后将其认知视角选定在突显其表示过程的概念义中,即表示“生育”这一动作过程,同时隐退了表事物的“父子关系”至背景,从而确定了语言使用者想要表达的语义,在句法上名词father就动词化为动词father。同时,去名词化动词在突显表动作的过程关系的同时,也突显了其父名词的部分语义,在这个例子中指的是名词father是生父而不是养父的概念被突显。虽然(a)和(b)两个句子中的father分别属于名词和动词,但它们两者都有共同的认知域。
3.原型和意象图式
通过查询《英汉大词典》发现,像father,mother这类的亲属称谓名词的动词化英法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语义,而有的亲属称谓名词如uncle,aunt等都没有动词化表不同语义的用法。若把英语的所有亲属称谓名词看成一个范畴或中心-边缘意象图式,很明显,依据我们与世界互动的经验所形成的概念可知,father,mother等词是这个范畴的原型或典型成员,也是中心-边缘图式的中心。相反,像uncle,aunt这类名词则是这个范畴内的非典型成员,同时也是中心-边缘图式的边缘。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我们也是先认知与我们关系密切的father,mother等概念,从中心到边缘再认知uncle,aunt等概念。所以father,mother等概念会经历认知主体更多的认知活动,从而在动词化后获得更多的语义。相反,认知主体对uncle,aunt等的认知活动较少,目前也没有名词动词化的用法存在。
英语亲属称谓名词的动词化看似毫无词性变化,但其所带来的语义变化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认知动因,本文认为它涉及转喻、隐喻的认知模型,也涉及范畴的原型和中心-边缘的意象图式,也可以从更深层次的识解理论的视角和突显来解释。
参考文献
[1]Clark, Eve, V. & Herbert H. Clark. 1979. When Nouns Surface as Verbs [J]. Language. (4): 767-813.
[2]Grdenfors, P. 1998. Some Tenet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 J. Allwood & P. Grdenfors. Cognitive Semantics: Meaning and Cognition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36.
[3]Geeraets, D. (ed.). 2006. Cognitive Linguistics: Basic Reading [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4]Labov, W. 1973. The Boundaries of Words and Their Meanings. In Charles-James N. Bailey & Roger W. Shuy, (eds). New Ways of Analyzing Variation in English [M]. 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5]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IL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Langacker, R.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M]. Vol. 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7]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8]Radden, G. and Kovecses, Z. 1999. 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 [M]. In: Panther, K.U. and Radden, G., 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Philadelphia, 91-120.
[9]Taylor. J. R. 1989.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 in Linguistic Theory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Talmy, L. 2000. Tow and a Cognitive Semantics. Cambridge [M].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1]陸谷孙,2007, (第二版),英汉大词典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2]刘瑾,2018,意义的百科知识观——兼谈认知语义学的原则和主张 [J].外国语文(06),86-91.
[13]王文斌、王脉,2008,名转动词的认知阐释 [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02),44-48.
[14]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