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背景下国际化科学研究的意义和途径

2021-08-27才宇舟

辽宁经济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

才宇舟

〔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要围绕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来进行,而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战略选择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本文具体阐述国际化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具体途径。国内一流大学和普通高校在国际化科学研究的策略上又有差异性和不同的侧重点。

〔关键词〕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双一流建设 高等教育国际化 国际化科学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进一步深化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使其切实担负起国家发展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已经成为国之大计。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方案是一个包含诸多维度的综合性命题,而制度改革是贯穿于各个维度的根本。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并部署现代大学制度改革是十大改革试点之一;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推进高校制度建设、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双一流建设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首先,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存在着必然联系。

《光明日报》刊发署名文章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李正军在研究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重维度时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其“方法维度”加以阐述。

其次,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要以大学双一流建设为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开启了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卞成林以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精神为基础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由此可见,中国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就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具体抓手。

那么,如何开展双一流建设呢?纵观全球的世界一流大学,其成功经验和先进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在其诸多先进性和办学特色中,我们不难发现,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一个明显的共性,即教育国际化,它既是一流大学的基本属性,也是其实现一流办学质量和目标的必然手段。

二、国际化科学研究的意义和途径

现代大学的三个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教育国际化则全面贯穿于这三个功能中,即包括人才培养国际化、科學研究国际化和社会服务国际化。如果说人才培养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基石,那么国际化科学研究则是起到点石成金、提升效率的关键性作用。国际化科学研究即是国内一流大学力争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内普通大学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层次的有效途径。

(一)国际化科学研究助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1.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

国外多数顶尖大学因具有国际合作科学研究的传统而在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一个全球性大学应具备的要素之一就是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并推进不同国别的高校合作与交流;麻省理工学院(MIT)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设立了MIT国际科学技术合作项目,选拔和资助该校学生到国外著名大学、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研发中心等进行学习、实习和参与科研合作;MIT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创立的创新联盟、与剑桥大学联合建立的研究院等国际合作科研组织早已闻名于全世界,并为世界生物、化学工程的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2015年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中国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来,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几所国内顶尖大学积极响应中央精神,他们大胆尝试、拓展思路、内外兼修,几年来在国际权威的大学及学科排名榜上实现了跳跃式的提升,使中国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的擂台上扬眉吐气。

国际化科学研究是中国高等教育因长期处于封闭式、保守式发展而造成的不可回避的弱点。中国有众多质量上乘的大学,因其科学研究缺乏领先性或国际合作背景而无法得到国际认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中国大学不应该走封闭的路子,而是要敞开内涵式发展之‘门,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清华大学之所以能在近年来的世界擂台上脱颖而出,除了其固有的雄厚学术实力和严谨治学之风以外,恐怕更为重要的是源于其思路的拓宽,即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科研合作与交流。

2.国内一流大学如何开展国际化科学研究

(1)打破传统思维,确立国际化科学研究的关键性地位。国际化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建设的高效助推器,某种意义上比国际化人才培养更容易产生显著效果,如果能将其放到正确位置、使其步入正轨发展,可以加速中国大学走向世界的前进步伐。据资料表明,近年来清华、北大等中国顶尖大学在世界排名的迅速攀升得益于它们率先打开了传统封闭式的科学研究模式,通过与国外的一流科学家和学者合作科研,通过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合作平台上分享给世界,从而得到了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认可。

(2)开辟多样化国际科研合作的途径。首先是实现国际合作交流活动规模化,营造热烈的国际合作氛围。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为例,该系的国际交流合作包含有派出人员、来访专家、来访团队、海外任职、海外机构、主办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2013-2017年该系年均派出202人、接待专家30.4人、接待团队43.4个、团队人数113.4人、海外任职17.8人、主办国际会议2.6次,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的频繁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化氛围,从而吸引了高层次的国际合作行为。其次是组建讲席教授团。通过与国外顶尖大学的交流关系,来组建海外精英教授团组,该团组成员负责与中方教师联合申报国内外政府研究基金、联络对接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教授来访授课、举办学术报告、指导和与中方师生联名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三是开发利用海外校友资源服务母校。国内一流大学的海外校友资源极为丰富,校友会与世界各地的校友建立长期紧密的联系,依赖和鼓励任职于世界顶尖高校的校友们的联络与引荐,使国际科研合作机会倍增、也使合作科研的持续性和深度得到保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推进国际科研合作制度化。一是学校高度重视国际科研合作并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制度可以保证国际科研合作规范化和长期性,又可以通过其聘任和奖励机制促进青年教师、研究生参与国际会议和论文撰写从而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独立的研究型学者,为学校培养了科研后备力量。二是按周期制定和执行国际交流计划。每年制定学生海外学术夏令营、暑期课程班、师生的短期学术访问团计划,使国际交流按计划进行,形成系统化、常态化并产生规模效应。三是坚持与国外一流大学签署和履行合作协议。签订合作协议可以避免国际科研合作的偶发性和单一性。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长期稳固的科研合作关系,可以保障持续参与国际热点和重大科研课题的合作研究,从而产生可持续、有影响力的合作成果,助力学科水平和国际声誉的连年提升。

(二)国际化科学研究提升普通大学的办学层次

1.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为数众多的中国普通高校对国际科学研究不重视或进行得不够深入。其原因可能包括:教师的科学研究大多为个人晋级或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成果积累而进行,功利性较强,而真正以世界前沿科学技术发展为目标的合作研究凤毛麟角。从整体看:国际化科学研究层次不高;学科建设中对于合作科学研究成果的级别认定标准模糊、成果发表平台较少、认可度不高等客观上限制了教师的合作科研的積极性;部分高水平科研人员外语能力不足客观上限制了其合作研究的可能性等等。

2.普通大学开展国际化科学研究的途径探索

(1)改变思路,确立国际化科学研究的重要地位。学校基于国际化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出台相关的制度和激励机制,营造国际化科学研究的良好环境。鼓励教师们脚踏实地却不要妄自菲薄,应该认识到即使不能在世界前沿科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也要力争为本校学科与专业建设发挥自己的研究特长,为本校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在开展国际化科研合作中寻找适合的突破口。首先要确定合作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方向。合作研究应该与校、院的内涵发展、学科建设的要求统一起来,不能只进行以评聘职称为目的的浅层次的科研,即发表普通期刊论文等。校、院职能部门需要帮助教师们厘清:国内的哪些平台适合国际合作研究成果的发表、在国内外认可度怎样;国外的哪些研究平台能够为国内学科建设成果统计所认可、认可到什么级别;学校邀请国内外专家指导高水平论文和研究成果发表的方法和路径等。其次要确定合作研究主体,即参与人员和研究方向。应选择具有国际化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的教师,而不是全员性要求;需要认清每位教师的科研优势的差异性,鼓励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发挥自身外语优势,在科学研究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为自身学术进步和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实现双赢。三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合作办学项目优势,开发外籍教师课堂授课之外的潜能,关注和鼓励外方教师与中方教师合作科学研究,利用其国外资源以双校联名或中外作者联名的方式在国外或国内高级别平台上发表研究成果。例如,对于国内教师,发表SCI检索期刊的高水平论文很难,然而在其发源地美国SCI只是该级别检索的一种,对于美国教师以此为平台发表成果的可能性更大,这就是中外方教师合作的机遇所在。建立中、外方教师合作研究机制,通过遴选和结对子,促成其合作研究成果在认可度高的国外平台上发表。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注:本文系2021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体系优化与治理效能提升研究”(立项编号2021lslybkt-039)的成果。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校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国际化育人能力提升研究
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论学术界的全球公民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及其举措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十年回顾与现状分析
汲取东西方精华 培养世界公民
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服务性产业化发展初探
中国高铁“走出去”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思考
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