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林:一方素心研经纬万缕彩云织锦绣
2021-08-27徐娇娇
徐娇娇
—人、一名、一辈子,能做好一个角色已是不易,然而他却用了30余载演绎几多人生。是大学教授,是科学家,抑或是工艺美术大师?褪却身上的光环,取下社会给他的加持,他不过是一位游走经纬,在织锦世界里坚守笃行的平凡人。
他是李加林.一直在用尖端前沿的科技表达着精致完美的艺术理念。“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艺术上的创新、专注和投入成就了他的“锦绣”人生,创造了许多里程碑式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成为世界上第一幅丝织长卷,独创了“系统组织结构组合”编织法;《富春山居图》成为世界上第一幅仿真彩色织锦画,首创“仿真彩色丝织技术”;另有《西湖十景图》《祥云》《梅兰芳戏装艺术集锦》《孙子兵法》……一帧帧锦色,一件件国礼,都交织着李加林的梦想和追求。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只要能让艺术传承下去,让文化流芳于世,我不固守‘手工。”
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加林始终认为时势造就英雄,时代定位文化。如今的文化大背景要求我们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召唤下,在吃透传统工艺、经典织造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找准织锦艺术的时代定位,为其找寻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织锦,又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就已臻于成熟,并具花纹、五色等特点。现代织锦则以其织工精湛,纹样细腻,色彩绚丽,质地紧实而受人喜爱。如今,以李加林名字命名的织锦艺术中心正致力于现代織锦艺术的研究和实践。他们结合中国传统丝织工艺的特点,选用特制的天然桑蚕丝,将独创的专利工艺和创意设计相结合,所作织锦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织锦富丽华贵的品质,还能闪现出真丝纤维独有的光泽以及折射出的作品内涵,成为现代织锦珍品,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为国家争得了诸多荣誉。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文化自信必须走向文化创新,继而以文化复兴为最终归宿。那么如何让历史长河中的辉煌瑰宝以更绚丽的色彩走向世界?李加林一直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觅黄金交织点。每年他都要前往意大利科莫、法国巴黎等世界顶尖丝织制造技术基地,跟设计大师们探讨交流。
早在1998年他主创的《清明上河图》就以“最长的、交织密度最高的丝织长卷画”之称获得了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他极其生动地再现了北宋京城汴梁和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还原了张择端全景式风俗画的笔墨神韵。作品还为改革开放20周年献礼,成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典型。
2001年,世界上第一幅仿真彩色织锦长卷《富春山居图》制作完成。李加林说,虽然中国丝绸享誉世界,但是近年来,这一优秀的传统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文化与生活需求,尤其是在彩色摄影、彩色印刷、计算机喷绘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丝织品不改变就会被淘汰。他的研究突破了一种颜色代表一个组织结构的传统用色理念,利用有限的色丝、色相在经纬交织时所产生的空间混合效果,达到丰富织物色彩的目的,目前已可以生成4 500种色彩关系。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对李加林而言,创新和传承并非对立面。创新是基于时代审美和大众精神需求的一种推陈出新。织锦艺术如斯,在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更迭下,传统织锦由于只能表现平面图案而无法满足社会所需,因此才有了李加林的“仿真彩色丝织技术”。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科技既然可以更好地为文化所用,更好地让传统工艺融人世界,增强民族自信,那世人有何理由拒绝传承下去的“非遗”?
大美织锦 风华绝代
——“西方人的高级定制是从一块面料开始,而我们已经是从-根丝线开始定制了。”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对艺术的传承和守望,对织锦的执着和热情,决定了他砥砺前行30余载,获得至臻至善的成就和品质。创新带给李加林的或许只是一方织锦繁华,而带给世人的是精神世界的大美,是生活美学的享受。
除了_一件件走向世界的“国礼”,他还有走人生活的织锦旗袍。旗袍是中国服装史上的玫瑰,如果用富有历史文化的工艺来装饰这朵玫瑰,并用高科技手段赋予它新的内涵,那么弥久芬芳的将不只是旗袍。
“最开始选择旗袍,其实只是很多发展方向中的一种,”李加林说,“后来我去江苏、北京等地的几个旗袍博物馆、展示商店、市场等,实地了解之后,发现传统形式的真丝旗袍,如纯手工刺绣做花,由于不能干洗更不能水洗,严重影响旗袍的实用功能。但如果用织锦工艺直接将花式织于真丝面料上,就更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他从不否认刺绣对于旗袍的意义和优势所在,只是向笔者传达了一个理念:织锦是旗袍文化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基于实践探索之后的一种升级,它不代表旗袍的全部,只是让人们的生活有更多的选择。
就此,旗袍艺术作为数字织锦的载体成了必然。目前商场里再昂贵的织锦旗袍,接缝处花型也是断裂的,但李加林的旗袍,采用先量体,再调整花型进行织布的办法,能确保关键部位的花型在接缝处也对牢,实现属于顶级奢华的“对花”,一幅作品就是一款旗袍。现在实现织锦对花旗袍的,唯有李加林,这种特点也被称为“天衣无缝”。独花旗袍的初心是想通过做精一件衣服,把一种珍惜人力资源和自然材质的情感表达出来,用人文艺术理念来诠释属于每个人的生活态度。
科学追求的是认识和理论,以及理解造化,从而在这些认识中窥见大美;艺术则是顺应造化的发展方向,将各种可能结合。李加林实现的正是两者之美,无论织锦作品,还是旗袍文化都在科学和艺术中展现出属于未来的工艺之美。
栉风沐雨 知行合一
——“干一行,爱一行”
机遇和选择,有时候是自己创造的。1983年,22岁的李加林站在了人生的转折点。大学毕业后的他本被分配到浙江省轻工业厅、浙江省丝绸公司,但是他选择了放弃,毅然进入杭州丝织试样厂,仅仅因为它是研发型企业。
“搞纺织品设计,不仅要有艺术感觉,还得学习机械技术,如果不和机器打交道,那设计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就像一个美丽的梦,永远不会成为现实。”问起李加林和织锦的缘分,他坦率地告诉笔者,只是因为“干一行,爱一行”。那个年代,没有太多选择,也没有过多的感情导向,只是因为学习了丝绸设计,也就走进了这个行业。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让他渐行渐笃定,也让织锦艺术织就了他的小半生。
“其实学习最大的目的是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对于初生牛犊的李加林而言,钻研是他的兴趣所在。选择和得失往往是依存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杭州丝织试样厂,他不仅熟悉了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而且把18世纪以来约6万种织物资料阅览了一遍,也正是那个阶段,他打下了深厚的学术功底,为他的织锦艺术奠定了基础。知行合一,以知促行。1986年浙江丝绸工学院组建服装系,在厂里已小有名气的他被调到丝绸工学院任教,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李加林在学校如鱼得水。
人生的千百种可能,不在能知,乃在能行。1997年李加林开始仿真彩色丝织技术的课题研究。这是一个可能,也是一个开始,更是现代织锦于他的“哥德巴赫猜想”。手工的传统织锦可以使用彩色丝线三四十种,而采用现代的织机,一般只能允许8种以内的彩色。纬线他想用最少颜色的丝线织出最丰富的色彩。有志者事竟成,两年多的钻研实践,终于成就了仿真彩色丝织技术,用5种颜色的丝线就能编织出4 500余种颜色。这不仅改变了世界100多年的丝织图像设计和表现方式,而且成为我国丝绸行业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项目。为此李加林荣获2002年度桑麻纺织科技一等奖(中国纺织业最高奖)、200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首届发明创业奖、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博览会银质奖等,成为新中国历史上丝绸行业获得的最高奖项。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让艺术表现保持织锦独有的特質。”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只有使传统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文化新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延续其生命、彰显其价值、展示其魅力。李加林正是这样一个在社会变革与审美变迁的时代下,不断将文化注入丝绸,将科技植入艺术的践行者。
在与李加林老师的简单交谈中,不难发现,他的眼光总比别人稍远些,想法总是周全些,格局也就开阔一些。他曾在《努力把中国工艺美术打造成新兴文化产业》一文中写道:工艺美术兼具文化与商品双重属性,它集民族文化、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等概念于一体。如果发展思路正确,措施得当,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个能很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技艺的产业;一个能依靠现代科技与艺术,提升国民素质和生活品质的产业;一个能向世界输出东方文化特色商品,弘扬中华文化的产业;一个不依赖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小,附加值高、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一个能为我国社会经济全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产业。这一阐述将他对于未来文化产业的期许展现无遗,也在今天的文化发展中渐渐得到印证。
“中国不缺中低端产品,中国要有一些人站出来研发高端产品,和国际大牌竞争。我们要有中国的LV、爱马仕。”尤其在当前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李加林认为中国更应该挖掘、阐释传统文化内涵,研究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为中国时尚产品植入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元素。只有如此,才能将产品升级为精品,使中国元素进一步深入到现实生活中,让人们做到真正的文化自信,做到文化输出。
“让艺术表现保持织锦独有的特质”是他眼里的现代织锦艺术,是他的坚持。作品《释迦牟尼佛》从各个角度欣赏便是不同的艺术形态,极具特色,这就是织锦艺术的个性。通过丝线的经纬交织,会产生细小的坡面,在光线的反射下,会形成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科技与艺术一直是李加林的坚持,30余年的栉风沐雨,不忘初心,始终恪守“坚持、探索”的创作理念,在游刃有余的领域里,寻求自我突破;在创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