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剧演唱的审美意识拓展

2021-08-26郑敏

音乐生活 2021年1期
关键词:演唱者音乐剧建构

郑敏

作为音乐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演唱中的审美意识拓展无疑为表演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也赋予了作品更为深厚的艺术意蕴及表现形式。表演思维的建构不仅仅是基于“戏剧表演”的,更是结合到演唱需求、剧目文本甚至观众互动等多个方面共同形成的。可以说,表演思维的建构对音乐剧演唱中的审美意识拓展影响较大,也是未来表演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发展趋向:音乐剧演唱的审美意识拓展

音乐剧是综合艺术的一种,其中含有多种艺术门类,呈现出具有综合性和独特性的美学特征。市场经济、业缘与资本、社会普遍的功利倾向、鉴赏方式变革、受众群体拓展等方面让音乐剧艺术逐步呈现出了多个表现向度,无论是追求纯艺术高度还是纯娱乐泛度,音乐剧之中的美学特征也变得日趋繁复,艺术家和观众为作品所赋予的审美意识也由此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音乐剧虽然是源于西方的艺术形式,但在中国也拥有着较长时期的本土化衍生,呈现出了积极向好的发展趋向。基于多元审美视阈,我们便对音乐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唱有了更多审美意识拓展的积极诉求。随着音乐剧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对其所进行的相关理论、创作及表演实践、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除了演唱方法和技巧等领域之外,当前尤为关注于其中审美意识的研究,因为这不仅关乎艺术家本身的艺术创作行为,更与受众的审美过程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重要联系,更何况处于多元文化视阈中的音乐剧本来就存在着广阔的审美空间,更需不断拓展丰富。

作为一种源于西方的艺术形式,音乐剧的发展历程也必然会受到中西二元文化的共同影响,在本土化的融汇进程中虽然已经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现实桎梏。具体到音乐剧的演唱角度来看,当前有许多演唱者尚缺乏一定的审美意识,相对而言过于关注声音技巧的展现,较为忽略表演思维、创新思维、突破思维的培养,在演唱和表演中拘泥于固化的形式中,艺术表现缺乏多维度的审美意识、理论及实践脱节等,这些问题都是或多或少受到审美意识局限的影响。可以说,这些问题不仅对于演唱者、表演者来说会带来一些限制,对于音乐剧教学者和研习者来看亦存在着诸多现实桎梏,需要引起注意。

简言之,音乐剧演唱中的表演思维建构一定会是多元、独特、创新、融汇的,不能(也没有)绝对固化的形式。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中,出于对演唱者本身发展的长远思考,音乐剧演唱中的审美意识拓展研究则由此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演唱者,我们需要积极拓展审美意识、建构起新的表演思维,避免过于强调演唱行为、忽略表演性与剧本的贯通性思维等现实问題,探索出让演唱者拓展自身的审美空间、提升审美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实践方案。无论是舞台演出或是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思考模式,进而让音乐剧演唱艺术的综合呈现发挥更大作用。这样的方式顺应着音乐剧的发展趋向和实际需要,亦对优质人才的培养、研究体系的完善、艺术价值的实现大有裨益。

二、多维视阈:音乐剧演唱中表演思维的多重建构

音乐剧演唱中表演思维的多重建构主要是基于其形式、内核上的多元形态,也是基于其艺术创作与呈现的现实需求。不管是什么风格和主题的音乐剧,形式上都必须包含音乐(声乐、器乐等)和戏剧(剧本、情节、主人公等)这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缺一不可,但可以融汇多种音乐元素;从其内核上来看,大部分的音乐剧都是由三个层面构成的——核心层是艺术意蕴与哲理、中间层是情感、外层是情节与叙事,这些也都可以超越时代、族群、地域的限制,服务于艺术呈现,追求共通与交融。

音乐剧演唱中的表演思维的多重建构需要从多个角度嵌入——这是因为音乐剧演唱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演唱行为,发挥着发展情节、烘托环境气氛、增强戏剧张力、刻画人物与心理等多个作用。当前已经有许多研究者和艺术家提出,当前音乐剧需要突破自身的固化程式、追求更为多元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演唱、台词、综合表演等方面都需要在创新的拓展中不断丰富其艺术内涵。从当前的主要研究情况来看,相关观点大体集中于几个不同领域:基于音乐表演(演唱)视野,主要探究音乐剧曲目的演唱技法、作品及演唱者特色、舞台表现特征、作品创作(作曲、作词、编曲)等,更为关注的是演唱本身的相关领域;基于音乐剧表演视野,主要探究音乐剧的剧情实践、表演行为等相关领域,相对而言更加凸显的是对除演唱之外的表演艺术研究,包含但不完全等同于前者;基于音乐剧表演的教学及思维培养视野,主要探究其教学体系、表演思维、审美意识等方面,但多数仍主要集中在对其演唱及表演行为的探究,对其表演思维体系的建构、结合实践案例的审思、审美意识的途径拓展等方面仍需深入实践研究。无论是从什么角度进行的研究,我们都需要在音乐剧体系之中建构起多重的表演思维,让音乐剧的演唱价值空间获得更多拓展。

从目前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来说,相关研究中对于音乐剧演唱的多维度思维培养及呈现方式拓展领域将会愈发重要,尤其是由此对于审美意识及实践案例所发挥的价值需要尤为关注。无论是舞台演出、表演教学还是学术探索,相关研究将会更为关注于演唱者自身艺术思维的多维度综合培养。未来音乐剧演唱将不会仅仅局限于演唱者拥有高超的演唱技巧、丰富的舞台经验,更需要他们对音乐剧中的剧情发展、台词、表演、形体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审美意识,并需将整部作品中所涵有的艺术美学、文化内涵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所以,对音乐剧演唱所进行的思维培养及审美意识的探究则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该选题设立与实施,一方面可以为音乐剧的人才培养拓展更多具有审美高度的研究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艺术综合演绎水平,同时这也是对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所形成的助力。

三、应用实践:教学体系突破与舞台呈现创新

与传统古典艺术不同,音乐剧从诞生之初起便带有着较为浓厚的“群众色彩”,比起阳春白雪式的“雅乐”,更多的音乐剧更像是雅俗共赏式的“俗乐”,可以开诚布公地承认自己是一种通俗性艺术。不管是教学体系的突破还是舞台呈现的创新,音乐剧没有其他一些冠以“高雅”之名的艺术所遭遇的距离感(如歌剧、交响乐等),其带有的文化性、娱情特质和时代精神注定了它的发展空间相对而言会较为宽松。

音乐剧演唱并非简单的技术技巧的训练,其演唱的审美意识拓展、多元表演思维的建构在未来教学体系的突破及舞台呈现的创新之中将会发挥更多作用,其实施的途径包括但不仅限于对其文化深度、美学修养、人文觀照等领域的关注,也需要从教学、创作、舞台呈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领域:

基于审美意识的拓展,对音乐剧演唱中所需基础技术技巧的训练体系进行研究,抽离于传统研究中重点关注的演唱本身,更强调对演唱及剧情发展、表演思维等方面的综合性审美研究,形成初步理论反馈。探究音乐剧演唱中表演思维的综合体系建构,并在实践中由此反思其审美意识拓展的实际效果,在教学中寻找到相关实践方法途径,结合技巧训练、审美体验与舞台实践,对于研习者人物角色的准确塑造、剧情的推动发展、多维审美的培养以及正确表演意识思维的引导建立进行研究,将本选题的理论经验及实践案例结合起来,以期为音乐剧演唱中的表演思维培养方式乃至演唱者审美意识的拓展发挥更大价值,并为中国音乐剧未来高素质、高质量、高品位的综合性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一定的助力及借鉴。

在音乐剧演唱的相关研究中,将其抽离于单纯的演唱研究并延伸到对整体表演思维、审美意识的研究非常重要,相关理论经验及实践案例均能对音乐剧的整体研究体系发挥较大价值。基于未来音乐剧发展中对人才素质培养的更高要求,由此所进行的思维培养非常重要。从现实的实践预想来说,我们需要在音乐剧演唱思维的审美意识拓展中发挥如下的一些价值,亦可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评判参考标准:首先,音乐剧演唱最直接的是要实现其艺术表演价值。探索音乐剧演唱中表演思维的建构方式,提出提高审美意识、拓展审美领域的具体实践方法,进而提高舞台表现力、情感交互性、创作及呈现多向互动。同时,通过此项研究可以拓展表演者的综合性艺术思维,由此创编更多音乐剧艺术精品,使之服务社会及人民群众、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实现音乐剧艺术的综合价值。

其次,音乐剧演唱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其社会产业价值。表演思维的建构和审美意识的拓展都离不开时代和民众的现实需求,所以未来音乐剧的演唱要突破单纯的艺术视野,响应国家与地方对于文艺繁荣、文艺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顺应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国情、顺应时代的发展路线,由此建设起一个具有当代艺术特色与高艺术水平,科学、长期、有效的发展规划,助力整体产业的活态发展。

另外,音乐剧演唱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其教学与舞台互动、实现人才培养价值。音乐剧演唱的核心是“人”,所以推动音乐剧优质演唱人才的培养探索则显得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从长远规划出发,革新教学理念、丰富现有教学体系及课堂内容,实现理论研究、舞台呈现及教学实践之间的多向流通,为培养出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与文化责任感、理论与应用能力俱佳的综合性艺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音乐剧演唱中的审美意识拓展需要基于表演思维的多元建构之上,也需要每位创作者、表演者、研究者和观众共同参与其中,让音乐剧在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寻找到更多维度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更多元的实际价值。

本文系2018年四川音乐学院资助科研项目“音乐剧演唱的审美意识拓展——基于表演思维的建构探究”(CYXS201806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叶茂青:《基于音乐剧声乐教学的独唱选曲初探》,《艺术教育》2020年第5期。

[2]陈丹:《初探音乐剧演唱风格的多元化》,《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郑 敏 四川音乐学院戏剧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演唱者音乐剧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East Side Story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看音乐剧
2015上半年中国音乐剧演出情况
在音乐演唱中如何进行心理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