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升初学生心理教育初探

2021-08-26张海花

求知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升初心理教育方法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童年阶段,又处于人生第三启蒙阶段,思想和行为都不够成熟。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步入青少年时期,身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初中教师需要面对学生小升初的心理教育问题,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升初;心理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1-0075-02

引言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小升初阶段,教师和家长需要共同配合,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新生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生小学升初中的衔接,使学生可以适应初中生活。

一、調整心理,适应新生活

小升初属于人生的关键节点,即小学和初中学习生活的衔接,同时也是人生童年阶段和少年阶段的衔接。小升初是否能够平稳过渡和转换,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从心理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心理空间。

从学习角度来讲,首先,每一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变得优秀,但结合现实层面而言,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较好,但是进入初中阶段后,学习内容急剧增加,知识内容不断深化,小学阶段的主要学习科目只有两三门,而到了初中阶段学习科目忽然变成了八九门[1]。而且,就教学目标来说,也与小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不仅需要学好基础知识,还应提升综合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理面临改变,导致初中生成绩产生波动,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成绩直线下滑的情况,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产生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究其根本,这是学生在刚进入初中阶段,较难适应新的学习任务和生活状态而导致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科涉及范围广,学习内容也更加深奥,而且由于科目增多,每一个科目又都需要一名教师完成教学,所以教师也增多了。由于上述客观问题的存在,所以为确保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教师就需要调整学生的心态,从心理上接受不同学科的学习方式,学生应提高对不同的学科内容,也应对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包括逐步适应不同教师的教学思想、板书方式、计划要求等。此外,学生若想掌握各门学科的学习技巧,就需要做好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顺利完成小升初的学习衔接。

二、制定方法,开启新模式

小学生步入初中阶段后,由于学习内容不断增加,在学习上就应掌握更多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在初中阶段,学生更多应靠主动和自觉的学习态度进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学生也应增强学习上的独立性,具备主体意识。此外,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与小学不同,知识内容变得更加深奥,学生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单纯地对教材上的基础内容进行学习,已经很难应对初中阶段的各学科知识考查。只有使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他们才能更加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可以自主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加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此外,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引导工作,不仅要关注课堂内教学,还要将发展的眼光放在课堂外教学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别于小学生,应学会自主安排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2]。此外,初中阶段教师的身份也发生了转变,小学教师的身份更像是学生的保护者,需要逐字逐句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并要在班级整体层面对学生进行管理,保证不让任何学生掉队。而初中阶段的教师,其身份更多的是传授者,教师需要用多元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启智训练。而且,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科目多,学习任务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只有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才会获得学习上的自信心,而这也是确保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

结合现实教育教学工作来看,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多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还有待提升,一旦家校联合管理稍有松弛,学生就会难以进行自主学习,甚至将学习任务抛在脑后,这也是学生学习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此外,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但是思想还不够成熟,而且外界的一些不健康短视频、手机游戏等也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有一部分学生甚至沉迷其中难以自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为确保小学生顺利度过小升初的衔接阶段,教师应加强家校联合,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都应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学校应帮助学生制订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学习计划,并利用信息技术使家校管理工作以更加立体化的形式开展起来,做到学校和家庭管理的无缝衔接,从而确保学生更加顺利地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

三、接受改变,寻找新朋友

学生进入初中后,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接受小学升初中的事实,接受这种自然的改变,让学生懂得人的一生都是充满变数的,不可能一直都处在小学阶段。出生后的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小学生活,乃至当前的初中生活,以及后期要面对的高中、大学生活都要经历的。只有接受这种必然的改变,才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学生从小学毕业后升入初中,不仅生活和学习发生了改变,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同一个区域的,有很多学生还是邻居,也有一些学生是同一个幼儿园的,所以同学之间的感情都比较深,相处起来也十分自然。但是,进入初中阶段后,生源就比较广泛了,不同区域、不同小学的学生都会进入同一所初中,这就增加了初中生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不同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意识,交朋友也会定向化,需要寻求的是特定的朋友。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机会,扩大学生的接触范围,以此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到不同同学的性格特征,从而确保自己找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由于初中生的思想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遇到不同的烦恼,而学生之间建立了友谊,可以互相倾诉,也可以互相探讨学习方法,这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学生的压抑之情得到缓解,进而有助于完成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此外,这样也可以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宽泛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而这也是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小学和初中衔接的基本条件。学生在具有凝聚力的集体中生活和学习,也会避免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出现不适应集体生活的现象。

四、及时沟通,发现新自我

小学升初中最需要面对的就是各种习惯的衔接,包括学习习惯衔接、生活习惯衔接等,而支撑这一切顺利衔接的是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是学生进行顺利发展的基础。人是群居动物,生活在人群中需要与人交流沟通,而这也是确保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3]。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是童年阶段向青少年阶段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内心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由于接触到的人群和事物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眼界也会发生较大改变,在内心中甚至出现一个全新的自我。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学生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自身却难以察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沟通交流,使自己的思想不被局限,并通过交流开阔自己的眼界,以此保证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到一个全新的自我。

在小学升入初中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理解自己的内心,才可以更好地从心里告别小学生活,进行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学生通过交流沟通,可以更好地释放自我和认识自我,并通过交流和沟通,产生对初中学习生活的全新理解。同时,学生的交流内容也不仅限于交流学习方法,还可以交流一些日常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使学生通过对他人的深入了解,找到共同点。比如,对如何处理和父母的矛盾这个问题,通过交流,学生才可以懂得自己遇到的问题并非单纯对自己的考验,其他人也同样会遇到,这样会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也可以通过交流,共同探讨出处理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办法。同时,必要的情况下,班主任或心理辅导教师在学生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沟通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惑。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沟通氛围,无须采取程式化的谈话模式,随意聊天即可,这种倾诉的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而这也是保证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生活中找到归属感,提高自我认同心理的有效做法,从而做好小升初的无缝衔接。

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升入初中,学习和生活两方面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课业内容的加重,更多不同区域陌生同学的出现等,都会令其出现一些心理方面不适应的现象。为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小升初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为学生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初中生活学习氛围,以此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顺利地完成小学和初中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张 峰.浅谈小升初小学数学的教学衔接[J].才智,2019(26):33.

[2]李冬晖.小学到初中学校转变时期的压力与适应[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6):11-12.

[3]徐玉斌.建立合理的小学升初中方式 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质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13-15.

作者簡介:张海花(1979— ),女,甘肃临洮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小升初心理教育方法
基于访谈探讨天津取消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的合理性与否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小升初”,不头疼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西安小升初考試場面壯觀 場內場外都是“拼”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