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幼儿园生活活动研究
2021-08-26黄丹霞
摘 要:指向深度学习的幼儿园生活活动研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生活活动显性化,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生活活动场景化,让情境激发幼儿深度学习;生活活动可操作化,借助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生活活动自主化,让幼儿高投入主动学习;生活活动专业化,让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关键词:幼儿园;深度学习;生活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4-0010-02
引 言
随着“课程游戏化”研究的不断推进,在幼儿教育中,教师更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深度学习,以下为两个真实的场景。
场景一:户外活动结束回到教室后,幼儿集中在集体活动的位置,一位教师组织幼儿分小组喝水,其余幼儿在座位上等待;另一位教师认真地组织等待的幼儿玩手指游戏。全体幼儿喝完水后,教师开始进行晨间谈话,第一环节是点名,教师逐个点名,幼儿听到自己的名字,迅速站起来大声回答“到!”
场景二:先到班级的幼儿要签到,大(1)班近期的签到方式是记录自己到园的时间,将时间记录在便笺纸上,贴到相应的学号上。晨晨到园后去签到,发现今天多了一本便签纸,平时只有一本黄色的,今天多了一本橙色的,到底该用哪个颜色的便笺纸呢?晨晨看了一眼签到墙,发现张贴规则的地方多了一张纸,中间有一条线将纸分成两种颜色,左边是橙色,右边是黄色,线上写着8:00,晨晨看了看时钟,现在的时间是7:45分,想了想,拿了一张橙色的纸写上时间,贴到了相应的地方。
在深度学习中,幼儿能够与材料、环境互动,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新的知识经验,处于主动的、兴奋的、投入的学习状態,能够身心整体参与。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教师会主动关注游戏精神在各类活动中的体现,重视生活活动游戏化,使生活活动逐渐指向深度学习。
一、生活活动显性化,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环境对幼儿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良好的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1]。在创设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探讨各个生活活动的流程,让幼儿设计、制作图画和标志等,并放置在幼儿的生活区域。幼儿创设环境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例如,在设计盥洗方法时,教师让幼儿讨论洗手的步骤,然后记录下来,表现的方式由他们自己决定,可以画画,也可以画符号,甚至可以利用实物。之后,教师组织幼儿一起讨论,看看谁的步骤图能让人一目了然地掌握洗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并将这幅作品放入幼儿园生活区域。
教师要把握环境创设的精髓,不应过多地关注环境形式上的完美及结构的呈现,反而忽视环境的启迪性,应当把环境创设视为一个动态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重视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让他们在与环境互动中活动起来,并让幼儿将活动记录呈现在环境中。例如,在喝水过后,让幼儿用插花、挂牌等方式记录自己每天的喝水量,用餐后自主记录自己的用餐情况,如选择了哪些同伴、吃饭时的情绪体验等,这些记录都可以通过墙饰或自制图书等方式呈现在环境中。这样的自我评价、自主记录既发展了幼儿的自主性,也促进了幼儿的自我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是环境的主人”这一理念。
二、生活活动场景化,让情境激发幼儿深度学习
情境性是深度学习的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由于幼儿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所以,教师只有将幼儿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融入真实的情境中,才能帮助幼儿加深对情境的理解,从而进行知识迁移。另外,教师创设的情境应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需要幼儿运用观察、分析等思维活动来解决问题,如果学习情境中蕴含知识、技能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就能更好地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并使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所以在生活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融入情境中,为幼儿提供一种有意义的情境,在这些场景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驱动幼儿对知识与技能的意义的建构。
例如,小班的早点自助餐,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到小动物家做客的情境,小动物的“家”中有漂亮的桌布、精美的餐具,餐具上有不同数量的小圆点,幼儿先要选择小圆点的数量,然后自己去取与小圆点数量相同的食物,美观且有情趣的材料营造了温馨的生活氛围,在这种真实的、有一定复杂性、带有真实学习任务的生活情境中,幼儿不但心情愉悦,而且能够自主地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促进了幼儿认知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创设的情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但不论哪种情境,都应该让幼儿主动参与、形成直接感知。
三、生活活动可操作化,借助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
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是实现幼儿深度学习的保障,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特点提供一些可以让幼儿自主操作的材料,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包含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能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探究、运用经验、思考和创造的空间,能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幼儿的生活活动中往往包含着需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复杂程度会影响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的深度,而幼儿所能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既受其自身发展水平的影响,也受材料的影响。为了满足幼儿爱探索的天性,教师应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投放丰富的操作材料,以便幼儿主动探索。
例如,中班的幼儿已能整理自己的衣物,在课间、午睡、离园等生活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整理生活用品,并鼓励他们在家中也学习整理自己的物品,包括叠衣物、卷围巾、铺被褥等。
再如,在娃娃家等生活区中,教师在开展活动前要让幼儿做好计划,如做好购物计划,将计划要买的物品和数量以表格的形式画出来,画好购物路线,想好与谁同行,再按计划购物。
在课间休息、早点、餐后等生活活动时间,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低结构材料,当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减弱时,教师要适时介入,调整材料,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和探索。幼儿在对这些材料的探索中积极主动,富有创意,让等待时间有意义,使一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四、生活活动自主化,让幼儿高投入主动学习
幼儿深度学习是一种高投入的主动性学习,需要持续激发兴趣,基于学习热情、学习内驱力和积极性的保持,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专注和投入。幼儿渴望长大,喜欢模仿和尝试大人的生活,根据幼儿的这一特性,教师可以挖掘和拓展幼儿的生活活动的内涵,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将生活活动纳入有助于幼儿持续进步的教育范畴,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从而促使幼儿不断发展。
例如,大班幼儿的自助餐活动,新鲜的餐点和不同的进餐方式满足了幼儿好奇、乐于模仿成人生活的特性,也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进餐活动的全过程。餐前,参与餐桌的布置、餐具的摆放;餐中,自己盛饭菜、自己添饭;餐后,自己整理自己的用餐空间,协助教师进行餐后整理。随着自主能力的不断提高,幼儿对桌椅的摆放、取餐的线路顺序、同伴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时候,如果教师放手,幼儿的学习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自主讨论桌椅如何摆放才能避免端饭菜的小朋友相互碰撞,按什么样的线路顺序取餐能做到进出口分开,如何做到每张餐桌的人数均衡。许许多多问题的提出,都需要幼儿去解决,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讨论、尝试、向老师请教,逐渐学会了事先规划、学会了尊重他人,形成了自主学习、乐于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有能力的学习者,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在生活中获得了成功感和喜悦感。
大班的幼儿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他们喜欢各种比赛,并为取得好成绩而认真练习。为了让幼儿认识一日生活中的时间,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我们开展了穿衣服比赛、卷袜子比赛等活动。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幼儿在家中、幼儿园反复地认真练习,不断地探索提高生活活动效率的方法。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幼儿做事的速度,更让幼儿体会到一件事情做得快了,可以腾出时间干很多事情,增强了时间观念,养成了按时、高效做事的良好习惯。
五、生活活动专业化,让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园课程要聚焦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他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生活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要努力使幼儿的生活活动游戏化、趣味化,只有趣味化的活动才能使幼儿勇敢面对新挑战,获得新经验,所以在生活活动中,教师的专业化是确保生活活动指向深度学习的关键。
在生活活动中,教师要体现出特有的专业性,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指引幼儿走向深度学习。例如,幼儿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乘机把幼儿的问题还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去探索、解决;当发现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出现自我服务、自理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时,教师要给幼儿提出建议,巧用游戏方法调动幼儿的探索积极性;当发现幼儿在生活活动中走向深度学习时,要用热情的鼓励增强幼儿学习的外部动力与内驱力;当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兴趣减弱时,教师应适时介入,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幼儿克服困难,并调整材料、创设情境,让他们继续学习和探索。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指向深度学习的幼儿园生活活动研究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进而使幼儿在活動中进行深度学习,并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黄丹霞(1977.9—),女,江苏江阴人,江阴市文林富昌幼儿园园长,幼儿园一级教师,江阴市幼教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