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3岁早教机构课程的比较研究

2021-08-26李昕然

求知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早教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摘 要:课程是早教机构的灵魂,决定着机构的命脉,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文章以郑州市两所连锁早教机构课程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发现优势与不足,进而总结经验,得出启示。

关键词:0~3岁;早教机构课程;比较研究;郑州市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7-0002-02

0~3岁是婴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随着国民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自1998年我国第一家早教机構成立至今,各大城市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早教市场发展尚未成熟,鱼龙混杂。早教机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机构发展的前景,影响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对早教机构课程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早教机构有两种模式:一是公立幼儿园开办的婴幼儿早教班,其有专业人员但数量极少;二是私人创办的早教机构,数量多,市场占比大。本研究从目前郑州市挂牌营业的130余家私立早教机构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家,分别为国际连锁早教机构A和国内连锁早教机构B,将其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分析。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实地调研法。首先,梳理有关早教机构课程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其次,采用实地调研法、观察法、访谈法搜集两所机构有代表性的教案、课例等,获取研究所需的一手材料。最后,运用比较研究法深入剖析两家早教机构课程的差异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得出结论与启示。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课程理念的比较

课程理念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决定着课程的方向。早教机构A提出六大理念:快乐学习(游戏+体验=学习)、在变化和乐趣中重复、跟随孩子的发育步伐、理解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给孩子“肯定”的环境、金字塔的学习方式。早教机构B以蒙氏教育为特色,课程理念不明确,但其品牌中的英文标志表达了: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依据孩子的敏感期,在有学习力、充满爱与自由的环境中提供适时适性的教育,开发孩子的各项能力。笔者在访谈过程中,问及课程顾问和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与运用时,A、B机构大部分工作人员均未与实际课程相联系,阐述较为简单。

对比两家早教机构的课程理念,发现其存在以下共同点。第一,强调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教育,重视敏感期。第二,突出环境的重要作用:让孩子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探索发现。第三,对课程理念执行力不足,浮于表面。除此,二者也存在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A机构理念以快乐成长为核心,B机构则以培养综合能力为核心。第二,A机构注重游戏和体验,强调快乐学习、潜能开发,B机构则主推蒙台梭利教学法,突出技能学习,培养五大能力。

(二)课程目标的比较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起点和归宿,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A机构课程总目标:儿童在快乐中学习,开发孩子潜能,帮助父母了解和读懂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其育乐课目标为发现孩子的兴趣,引导家长观察、探索孩子的能力。音乐课目标为激发孩子音乐潜能,让家长掌握与孩子共同探索音乐的方式。B机构课程总目标:培养孩子综合能力,让每个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其中,典型的蒙氏启蒙课目标为帮助宝宝掌握基本的生活与交往技能,建立秩序感,培养其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爱乐音乐课目标为激励宝宝与音乐互动,掌握多种音乐技能。

A、B机构课程目标的共性有两点。第一,结构完整,具有层次性,均有课程总目标、学科课程总目标、阶段目标和教学活动目标。第二,目标只针对幼儿总体情况,忽视了幼儿的个别差异。不同之处也有两点。第一,A机构课程目标既涉及幼儿发展,又预设了家长所须达到的目标,而B机构课程目标则只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忽视了对家长的要求。第二,A机构课程目标多体现追随孩子的兴趣与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B机构课程目标则更趋向于迎合家长的需求,让孩子成为有自理能力、主动学习的成功宝贝。

(三)课程内容的比较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表现载体,更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A机构课程来源于国外总部,随之复制至全球各个连锁机构,课程内容涵盖范围广、全球同步且两周一重复,但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加深,包含育乐、音乐、艺术三大核心课程,以及环球宝贝、生活技能、学校技能三大特色课程,内容安排具有全球性。B机构课程源于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经机构总部研发多次试验调整后推广至全国,课程内容包括七大板块:蒙氏启蒙、感觉统合、蒙氏美育、蒙氏数学、爱乐音乐、奥尔夫音乐和成功宝贝。课程按逻辑顺序排列,前后内容不重复。分析、比较两机构教案、文本发现:课程多采用游戏、儿歌、运动等形式串联,涉及孩子五大领域的发展,但很少涉及婴幼儿的喂养与照顾,只个别课程延伸部分有涉及家庭养育的相关内容。

对比A、B两家早教机构的课程内容,发现其存在以下两个共同点。一是课程内容的范围均涵盖了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及基本行为,较为全面。二是课程内容均存在重教轻养的现象,缺乏生活性。差异有以下两点:一是A机构课程内容具有国际性,B机构体现了民族性。二是A机构内容组织以螺旋式为主,B机构则以直线式为主。

(四)课程实施的比较

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决定课程的效果及成败。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参与式和非参与式的方法体验和观察教学活动,发现A机构提倡多语言的学习环境,采用双语教学,活动形式多为集体和个别,教师对家长的指导多为课上交流。B机构强调第二语言的学习须在熟练掌握母语的前提下进行,主要用母语授课,问好、走线、再见歌等是课堂环节固定,集体和个别活动居多,课堂上强调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秩序感,对教案执行程度较高。家庭指导多为课后网络交流,每月会开设不同主题的父母育儿知识课堂。

比较两家早教机构课程实施上存在的异同点,发现有三条共性。一是实施形式均以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为主,小组活动较少。二是实施途径以教学和游戏活动为主,家园共育落实不到位。三是实施上以忠实、相互调适取向为主,缺乏创生性。另外,存在两方面差异。一方面,A机构秉承自由开放的理念,施教中部分教师由于专业素养不足出现课堂驾驭不当的情况。B机构教师课程实施中注重环节的控制,课堂把控整体较好。另一方面,实施语境上,A机构进行的是中英双语教学,B机构则是纯中文授课。

(五)课程评价的比较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的价值和适宜性进行判断的过程,是既往课程的终点,又是新课程的起点。分析文本资料并与机构教师访谈得知:A、B机构均不重视课程评价,其中A机构课程评价工作由中心课程督导担任,幼儿评价由任课教师负责,采用机构自行编制的课程评价表和幼儿成长记录表,通过等级划分和文字描述对教师课堂表现及幼儿能力发展进行评价。B机构负责人使用课程环节评价表,依据各维度得分评判教师授课情况,教师则对照我国《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对幼儿五大能力做出测评。

分析可知两所早教机构课程评价上存在三个共同点。第一,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检验孩子的发展,缺乏对家长的评估。第二,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均为机构内部管理人员或课程督导。第三,课程评价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被忽视,或流于形式。不同点有两个。第一,方法上,A机构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B机构属定量评价。第二,A机构评价表与课程相关程度高,B机构使用国家统一的幼儿发展测评表,结果无法作为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与课程内容关联度低。

三、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通过对郑州市两家早教机构课程进行深入探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A机构尊重理解孩子,以快乐成长为核心,重视孩子的游戏和体验,采用中英双语教学,课程具有国际性。B机构以孩子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秩序感和规则意识,实施母语教学,课程具有民族性。

目前早教机构普遍存在的优势有:课程设计依托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融合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多元智能、敏感期、感觉统合等理论。课程目标基本符合家长需求,结构完整且符合品牌教育理念。课程实施注重游戏体验,能够初步进行课程评价。但存在的不足更值得关注:一是机构对课程理念理解不透彻,理论基础趋于摆设;二是课程目标只见一般,不见个别,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差异;三是课程内容缺乏生活性,重教轻养。四是课程实施缺乏创生,忽视对家长的指导。五是课程评价易被忽视,体系不健全。

(二)启示

课程是早教机构发展的原动力,关系着成千上万儿童的健康成长。笔者仅以此次比较研究结果,引出以下相关启示。一是因地制宜,优化课程理论基础。早教机构应结合自身需求和品牌实际情况优选幼教理念,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的理论素養,切实发挥课程理念的引领作用。二是关注差异,健全课程目标维度。目标制定在兼具全面的同时应关注差异性,依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学有所获。三是贴近生活,平衡课程内容设置。婴幼儿仍以家庭生活为主,课程内容应平衡教育与养育的关系,遵循保教结合原则,适当向家长扩展婴幼儿卫生保健常识。四是善于创新,强化课程实施效果。教师应提升课程创生能力,在施教中注重对家长的指导,优化家长教育理念,提升家长引导技能,从而达到课程实施效果的最大化。五是规范科学,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教师、家长、幼儿及管理人员共同参与,采用科学的评价工具和多种手段对课程方案、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估,以促进幼儿、家长、教师和早教机构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牛楠楠.我国早教机构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6):64-67.

[2]王娟华.郑州市区0~3岁早期教育机构课程设置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8-102.

[3]孟 萍.0-3岁儿童早教课程的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4]高 佳.我国早教机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9(9):58-61.

作者简介:李昕然(1994— ),女,河南郑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早教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勿将“早教”与“早教班”混为一谈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早教QA
早教QA
早教真那么神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