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2021-08-26江丽丽

求知导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教学设计

摘 要:本文基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展开分析。本節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为其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4-0071-02

引 言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授业解惑的主要方式。一节优秀的课,不仅能帮助学生收获知识,还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还需要引导学生主动配合,带领学生进行课后反思。这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下面,笔者以公开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例进行剖析和反思。

一、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设计是教学的核心部分,是整节课的灵魂。笔者通过思维导图把教学内容有效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地厘清知识的脉络,避免知识点呈现出零星散乱的状态。

从这个思维导图层面来看,本节课抓住了“博大精深”这个中华文化的精髓,可以让听课的教师和学生都了解到本节课的重点所在,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我国文化的魅力。这节课从体系化教学的角度来看是很成功的,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如体系比较粗浅、理论层次不高。

二、教学流程反思

(一)导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课堂导入的部分引用中国特有的武侠文化,也是致敬金庸老先生对武侠文化的杰出贡献。“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由金庸先生比较有名的14部作品的首字组成的。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体会到文化的影响力,并能立刻进入教学。

(二)精讲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更使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种包容性就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本节课的教学不能是灌输式的,必须是参与式、感悟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所以,本节课选择的切入点必须是学生所熟知、有话可说的。所以,笔者选择了中医药的比较作为切入点。

第一步,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伴随着健康和疾病的矛盾,所以学生对医药是有一定的了解的。笔者以贴合学生实际的眼保健操为医药的切入点,让学生说出有关穴位,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其他缓解眼睛疲劳的方式——滴眼药水。对于这样两种缓解眼部疲劳的不同方式,学生会在脑海中自然区分开来。

第二步,让学生在几味药中进一步体会中西医文化差异。笔者列举了几个药名,如人参归脾丸 、左氧氟沙星 、丁桂儿脐贴、 红霉素 、头孢克洛颗粒 、布洛芬缓释胶囊、 六味地黄丸、 藿香正气液 、健胃消食片 、百忧解 、九味镇心颗粒 、阿莫西林等,让学生区分哪些是中药、哪些是西药。实践证明,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区分中药和西药。可见,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的确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第三步,组织中西医大讨论、不同观点大PK活动,需要学生发散深度思维,具体内容如下。“支持西医,反对中医”的某网友认为:中医的疗程太慢了,还要天天喝苦药,不如西医疗效快,虽然西药明确标明有毒副作用,但是能治病;中医太落后了,不正规,应该被时代淘汰。“支持中医,反对西医”的某网友认为:中医有效是因为它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用药标准;中医治疗效果一直很好,治疗不好的只是个别医生,西医相较于中医就差很多,就急救和外科有特色,别的都差很多;中医历史文化悠久,而且治疗效果也很好;现在的西药治疗对身体的副作用太多,而中医疗法副作用比西药小很多,总之,中医博大精深。中医有些理论,科学无法解释,但临床上行之有效,比如经络,在西医临床学上是看不到经络的。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各有所专。如果消除门派之见,中医和西医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西医结合,能使传统医药和现代医药接轨,让患者受益。这些观点都很鲜明地指出了中西医文化要走相互结合之路。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

在具体操作过程,笔者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经过激烈讨论,多数学生认为中医作为国宝,几千年为中华民族挽救了很多生命,应该发扬光大,但也应该与时俱进,与以近代化学和生物科学为基础的西医融合,借鉴其中有益的方法;也有学生认为西医和中医都是针对不同的情况,如何使用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总结提升

针对学生的观点,笔者进行总结:“同学们总结得都很好。下面,老师把你们的观点总结、升华一下。我很赞成中西医和谐共存。中医作为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同时还要向西医学习,做到博采众长。这些观点其实就是要求中医创新,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中华文化可以海纳百川,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正是因为这种包容性,才创造了我们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我们成为多样性的世界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包容世界,世界也包容我们,我们也有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书法、昆曲、京剧、中医针灸、皮影戏、端午节、珠算、二十四节气等。我们应该对中华文化感到骄傲,对我们的中华文化充满自信心。大家基本认同中西结合,取长补短,恰恰是包容性的最好证明,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文化的聚合体。这说明包容性的文化基因已经不知不觉地深埋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中。所以,我们应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每个带有包容性文化基因的中国人,创造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我们有中国式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56个民族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1]。所以在教学设计中,笔者首先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文学知识,带领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的魅力。

笔者选用比较热闹的抢答方式——描述四大名著名句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简介等,让学生抢答。比如,“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书名是一位历史人物的名字,他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张居正》……学生抢答的热情很是高涨,都沉浸其中,体会到文化的魅力。此外,笔者还组织了关于当下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成就抢答活动,如天眼、墨子号、悟空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还看到了中华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笔者还选择饮食文化来带领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区域特点。“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其中经典川菜有回锅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水煮鱼、水煮肉片、夫妻肺片、辣子鸡丁、麻婆豆腐、四川火锅等。整个过程都是采用自由抢答的方式,分数记录在讨论时每个小组的总分数上。

四、总结升华

笔者进行最后的总结:“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自信。同学们,你们自信吗?大声地告诉老师——我们不仅应该为‘中国人这个最响亮的名片感到骄傲和自豪,还应该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不负韶华。”笔者将最后的提升部分与新时代的奋斗目标进行了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神的同时,认识到自己应在新时代中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一节公开观摩课,成功之处在于,既有纵向的历史源远流长的维度,又有横向不同类型文化的维度,非常巧妙地运用诗词、文化名人、民族特色文化创设出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文化“博”的内涵,也使文化“活”起来。笔者充分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题的热情,问题设置和思考方向都在学生能力可及的范围,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又符合教学规律。活跃的课堂气氛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发言,抢答环节更是精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学习的兴趣也是比较高的。

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其一,笔者对学生的回答热情预估不够,对学生活跃的思维把握不是很到位,即课堂预设与课堂实际还是有一些差距的。其二,学生参与比较积极,但是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很多学生没有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回答走向还是沿着教师的思路,没有创新的意识,不能衍生出其他观点。其三,学生之间文化素养差距比较明显。对于有些材料,学生还是不清楚,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其四,课堂内容含量比较大、不够精练,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眼花缭乱的感觉。

结    语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在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通过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节公开课进行教學反思,笔者认为,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和优化教学方式,只有丰富课堂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满足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姚章.从我国文化遗产传承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J].福建教育,2019(47):52-54.

作者简介:江丽丽(1981.2—),女,吉林白城人,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荣获省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泰州市政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教学设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