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错误资源 让数学课堂更有实效
2021-08-26居童梅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应回避和排斥,而是应采取正确的态度,积极回应,并有效利用错误资源,不断充实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能提高教师的灵活应变能力,让数学教学更具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误资源;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4-0057-02
引 言
小学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小学生受认知发展规律的影响,思维缺乏缜密性,因此,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部分教师认为,学生之所以出现错误,是因为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或者理解能力欠缺。殊不知,课堂上应允许学生出现错误,而且这些错误信息可以成为课堂资源。教师只要能够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就可以“变废为宝”,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发现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并能拓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高效学习数学知识,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巧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时很容易进入死循环,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转弯”,而且小学生受智力发展水平限制,通常只能看见问题的表象,很难剖析深层次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置学生的错误于不顾,而是应耐心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和交流,找到错误原因,并且让他们进行反思,通过自主探究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1]。
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先为学生讲解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以及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然后给出这样的练习: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边长为3厘米和7厘米,请问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第一种是“3+3+7=13厘米”,第二种是“7+7+3=17厘米”。对于学生的这两种答案,教师未置可否,而是问学生:“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特征?”学生很快回答:“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这时,学生对刚才给出的答案進行反思,并重新思考这道题目发现,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长都为3厘米,二者之和为6厘米,小于另一条边长7厘米,不能构成三角形,因此,只能是腰长为7厘米。也就是说,三角形的周长只有一种答案,即“7+7+3=17厘米”。学生在反思错误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了三角形的知识。
上述案例,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没有给予否定,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学生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和分析探讨错误原因,得出了正确答案,提高了数学学习能力,培养了反思能力。
二、巧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深入挖掘和探索知识的过程。学生探究知识的方式不同,产生错误的知识点就会不同。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教师不能熟视无睹,否则容易让学生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但也不能抓住错误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和分析,充分挖掘错误的潜在因素,并针对错误提出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建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完“简单的周期”一课后,教师让学生解答这样的题目:一条小路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树,请问一共栽多少棵树苗?有的学生看到题目后,立即给出了答案“100÷5=20棵”。教师没有立即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10厘米长的线段,从0厘米开始,每隔1厘米画一条线,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条线。学生画完线后发现,10厘米可以画出11条线。之后,教师让学生继续画出长20厘米的线段,然后让他们回答每隔1厘米可以画多少条线。学生在具体操作后总结出这类题目的规律:不管总长度是多少,都是用长度除以间隔后再加1。也就是说,长100米的小路可以栽21棵树。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在“错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操作论证,掌握了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在本教学案例中,错误的出现是暂时性的。当错误出现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有效利用、合理引导,使错误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究错误出现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巧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而有些错误甚至出乎教师的预料。部分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应付了事,继续按照预设的教案进行教学。这就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认识错误。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来调整教学方案,将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反思,鼓励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找到错误的原因,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2]。
例如,在教学“周长”一课时,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如果将三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一位学生迅速给出了答案:一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4=4厘米,组成长方形后周长为1×4×3=12厘米。教师让学生说出计算理由。学生胸有成竹地说:“既然一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为4厘米,3个的周长肯定是4的三倍。”这时,教师并没有评价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而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个小正方形,并将这三个小正方形组合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分析后发现:小正方形中有四条边不属于长方形的边长,不用再计算周长,也就是说,新的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3+1+3+1=8”来计算。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计算出三个小正方形周长和的思维来计算,但是要减去四条边的长度,列式为1×4×3-1×4=8厘米。这样,学生顺利地解决了题目中的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在发现学生的错误时,并没有直接对学生进行否定,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讲解。经过教师巧妙的点拨,学生自主发现了错误,并找出了不同以往的解题方法,加深了对周长知识的理解。
四、巧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对待这些错误。如果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冷静处理,不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那么学生将在发现错误、分析错误及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思维,深刻理解重点和难点知识,并激发创新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数学学习效率[3]。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一课时,教师出示一些已知条件:小红家与学校相距800米,小明家与学校相距1000米,小红每分钟走50米,小明每分钟走60米。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学生给出了不同的问题。学生甲:“小红15分钟走多少米?”学生乙:“10分钟后小红距离学校多少米?”学生丙:“小红和小明谁先到学校?”這几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都能顺利解答。接下来,学生丁提出问题:“两人同时出发,10分钟后小红和小明相距多少米?”很多学生给出的答案为“60×10-50×10=100米”。教师让学生认真思考这种算法是否正确。有学生发现:假如小红和小明家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在学校的同一方向,10分钟后他们相距100米,但是如果他们的家在同一条直线但不在学校的同一方向,是不能这样计算的;另外,他们两个的家不在同一条直线,从不同的地点出发,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因此,这位学生最后得出结论:解答这道题目的条件不完整。由此可以看出,这位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拓展了思维。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以学生的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跳出错误的认知思维,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五、巧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厘清错因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进行互动交流,能够促进思维的不断碰撞。但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学生在师生交流中出现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很多时候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围追堵截”,让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很少会带领学生对错误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而实际上,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采用的正确方法并不是“截堵”而是“疏导”,即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错误的“生长点”,找出错误出现的根本原因,让学生真正地吸收、理解、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应用”一课时,教师向学生出示题目:(1)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已烧了其中的,请问还有多少吨煤没有烧?(2)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已烧了吨,请问还有多少吨煤没有烧?学生在解答第二题时,所列出的算式五花八门,如“1-1×=(吨)” “1×(1-)=(吨)”“1×=(吨)”等。显然,学生是受第一题的影响,没有认真读题就列算式。教师反问学生:“你们能说说列式的初衷吗?”这时,学生开始认真审题,对题目进行分析,寻找错误产生的根源。之后,教师提醒学生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充分理解题目后再列算式。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上述题目进行改编,使上述所列算式变成正确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并没有横加指责,而是“将错就错”,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错误产生的原因,并达成做题方法的共识,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拓宽思路,让学生根据错误算式对题目进行改编,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升华。
结 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师要正视这些错误,并发挥自己的智慧,巧用“错误资源”,将“错误”转化为学生前进的助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进而打造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曹海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J].文理导航(中旬),2020(07):44.
许琪.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20):54.
张玉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94.
作者简介:居童梅(1983.4—),女,江苏海安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