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促美 幸福课堂
2021-08-26杨丽丽
摘 要: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通过美术课程、劳技课程及其他课程的相互融合可以不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重要的思维基础。通过劳技课程,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能不断开阔美术视野,提高动手能力与想象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进一步陶冶情操,同时也有利于优秀文化的不断传承。
关键词:劳技;美术;学科融合;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6-0083-02
引 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结合,自古有之。最原始的教育模式便是在劳动过程中的实践传授,现代教育理念同样如此。如果教育完全脱离生产劳动,将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小学劳技课程与美术课程相结合可以开阔学生美术视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1]。
高尔基曾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劳动创造了人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如今,劳动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少年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学校应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以更好地完成劳动教育的教学任务。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改革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各学科间的整合也进一步推进[2]。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校、学生、家庭与当地的特点,因地制宜,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融合。教师将劳技课程与美术学科有机结合,进一步实施综合教育,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从目前来看,大多数地区的劳动技术与美术教学融合还存在课程安排、资源匹配、教学方法等问题,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从深层次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劳技与美术学科融合的重要性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劳技教育,是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以便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和创造力的发展[3]。
劳技课程包括体验劳动、手工制作等内容,其中的手工制作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手工制作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凭借手工技能进行制作,无论纸工、泥土还是布艺,都需要学生亲身投入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着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在学做布贴画时,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选择一定的材料进行剪切、拼贴,并最后加工制作成成品。在手工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手与眼的协同、手与脑的配合,对素材进行加工,把外部活动转变为内部语言形态,最终完成智力内化与对客观世界的感知。
手工制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手工材料,这就为学生不断发展创新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感性体验,有利于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同时,还能够不断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手工制作课程中,教师可以营造民主、自由和宽松的教学氛围,同时辅以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术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与感官能力,而通过手工制作过程,学生可以将手、眼、大脑等多个器官调动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不仅会体会到劳动的重要意义,还可以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选择不同的手工制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整体审美能力不断提升,手工制品将会承载更多的文化内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手工课可以选择浮雕、泥工、版画等多种形式的组合,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活经验,带着个性走进精彩的美术世界,了解更多的民间文化资源,在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对民间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完善劳技与美术学科融合思路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当地素材,整合小学美术手工课程资源
当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开发时,劳技课程的设置将会一直浮于表面,价值也未能发挥最大化。一些学校的硬件设施与校园环境非常良好,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转化为美术学习资源;同时一些经济条件略差的学校甚至无法正常开展手工课程。如何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为手工课程提供素材,充分发挥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成为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上手工课前,教师一般会根据课程设置,准备剪刀、胶水、颜料等物品,课程内容容易千篇一律,不易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有条件的地区,美术教师如果可以就地取材,便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美术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发掘、利用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让学生获得更多生活经验,增强知识的多样性。比如,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泥土、树叶、植物、藤条、竹片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师可充分利用废弃素材。一些手工课程中使用的素材,学生往往不便购买、保管,一旦材料缺失,将会影响整个课程的正常开展。而由于学生本人与家长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本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废弃物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废弃物都可以重新利用,如塑料瓶、包装纸、挂历等,学生通过设计、构思、加工、制作,就可以变废为宝,既能完成作品又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校特有的资源、环境加以利用。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程参与,让劳技与美术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美术、劳技等方面的多重能力得到完美结合,提高整体素质。
比如,在“开心农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中,家长、学校可以携手共建,共同拓展学校劳动教育的新途径。建设劳动基地,让学生参与种植过程、采摘实践,一方面可以美化校园环境,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农业科技、社会环境的认识,为学生提供自主管理的平台,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热爱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使其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从而以劳益美。
由于学生群体美术基础不同,教师要为不同美术基础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劳技教育是培养未来高水平人才的关键。“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对于劳技和美术教学而言十分有益。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使用“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这种融合教学所带来的便利。“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美术的认知,还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思路并提高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自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间资源平台共享也将成为可能,电子图书馆或共享平台联动,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丰富的内容,使校际订阅的手工杂志可以共享,使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能得到最大化利用。
(二)轉变传统思想,提高应变能力,培养课堂兴趣
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长,教师可让他们组成合作探究小组。小组学习的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各小组成员互相配合,收集材料,对作品进行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沟通、讨论。比如,“纸盒变家具”一课,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使其通过团队的合作探究来完成,要求小组成员尽可能多地寻找各种形态的废弃纸盒,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探究,观察生活,并完成作品,用美来装点生活,用生活创造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好奇感知—乐中体验—观察探究—大胆创新”的过程,这是一次快乐的感受过程。教师多开展此类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快乐,喜欢上学习,同时也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由于手工课是较为庞大的课程体系,与美术的结合更是需要优中选优,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无法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通过小组活动,及时应变,处理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还要通过观察、引导、辅助、协助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完成作品。教师可以把手工制作当作美术课程的适当延伸,突破教材的限制,实现学生快乐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有助于学生在课程中投入更多精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结 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充分结合当地特点,将小学劳技课程与美术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在课堂上进行精讲,多开展实践活动,在劳动与手工制作过程中增强学生多种感官体验,并从课堂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带领学生探究大自然,呈现出多样化的学科融合模式。本文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资源利用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深入研究整体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校内劳动实践平台的作用,使学生得以陶冶情操,培养情感,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李默.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庄夏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劳技课的特点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3):77-78.
王金才.幸福劳技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江苏教育,2019(23):53-55.
作者简介:杨丽丽(1988.6—),女,江苏太仓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劳技与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