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渗透策略探究
2021-08-26马亚龙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与语文教学相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教师应充分探寻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其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感知深厚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6-0014-02
引 言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更是我国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1]。但小学生缺乏主动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意识,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意识到在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借助语文教学这一阵地,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育活动,以有效实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性教学,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一、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及价值
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精华,并结合当下的语文教学内容,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在课堂活动中借助趣味性教学方式,使学生乐于接触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工作的必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理论与實践教学,让学生从心底主动传承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充分展现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具体而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体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由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教师应把握教学契机,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掌握更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其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借助相关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3]。实际上,小学教材中收录了丰富的经典文章,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延展教学,为学生系统地讲述文章背后的情感,深化学生对爱国精神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传统古诗词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也可借助特殊节日,如端午节为学生讲述屈原的事迹,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二)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身文学素养。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文本及背景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三)营造轻松教学氛围
在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营造更加生动、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古典故事、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学习中进一步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应通过与学生互动,使学生结合传统文化知识,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综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自发地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渗透策略
(一)深入挖掘汉字文化,渗透传统文化精髓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汉字教学。汉字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在开展相关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渗透汉字文化[4]。与此同时,教师应在渗透汉字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意识到这部分内容较为枯燥,学生难以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活动中,从而导致教学效率偏低。所以,教师应结合现阶段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积极采取趣味性策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将汉字文化以更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既能有效实现识字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意识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开展“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活动教学时,为加深学生对汉字的了解,使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有效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教师可开展如下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汉字的历史及“有趣”的汉字,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之后,教师为学生讲述“仓颉造字”的传说,让学生对汉字文化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开展互动游戏。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开展“字谜打擂台”游戏,教师出字谜,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鼓励学生根据汉字特征创编字谜,加深其对汉字文化的认识;也可开展书法展示活动,让学生对书法艺术形成全面的认识。最后,教师可进一步补充汉字文化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关于汉字的传统文化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重视古文诗歌诵读,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时代背景及丰厚的历史积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具体而言,教师可借助诵读法来激发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发散思维、展开想象,从而准确地理解古诗词传达的主旨及情感。基于此,使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进一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在为学生扫除生字障碍后,应积极为其营造吟诵氛围,使学生在自主诵读及小组合作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并在想象中深化对古诗词的情感认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逼真的场景,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提升学习效果,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韵律美,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使其深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感受诗人所传达的孤独寂寞、思乡之情,教师可这样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名家朗读诗词的视频,以使其初步感受古诗情感。其次,教师为学生讲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并使学生结合创作背景及作者心境再次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借助多媒体画面充分展开想象,然后教师再为学生介绍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最后,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让学生结合图片营造的诗文意境创编故事,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体会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进而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做到珍惜亲情。
(三)结合国学经典素材,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教师可借助丰富的语文教学素材来开展国学经典教学,让学生在国学经典文章阅读中感悟文本内容及其传递的精神[5]。基于此,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延伸,让学生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对国学经典素材开展自主探究及合作讨论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感受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而在国学经典素材学习中培养并传承爱国精神等。
例如,教师在讲授《孔子拜师》这部分知识时,由于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学习孔子虚心好学、尊敬师长的品质和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教师可这样开展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让学生诵读文本内容,使学生深刻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借助一系列有关孔子、老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形成更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拜师是什么意思?孔子的成就那么高,为什么要拜师?拜师过程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做人要谦虚、要尊重他人,永远保持好学之心的道理。在讲解课堂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入一系列生动的小故事,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使学生在更多国学经典素材中学习孔子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优秀品质,从小形成良好的德行。
(四)借助课外实践活动,深化传统文化教育
为进一步实现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教师还应把握课下教育契机,积极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深化对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具体而言,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与写作活动,也可引导学生参加演讲比赛、主题话剧活动,使其感悟传统文化。教师应在渗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设计适合现阶段学生的有趣的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主动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文本解读能力,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切实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深化传统文化教育。
例如,教师在讲授完《将相和》《草船借箭》等经典著作的片段后,为进一步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可开展“名著交流小课堂”活动。教师在为学生介绍相关名著时,应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对传承与弘扬我国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就名著内容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自主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让学生针对某一故事情节,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黛玉葬花”等故事開展深入讨论,并组织一系列话剧表演活动,让学生在拓展课外阅读内容的同时,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以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一切教学契机,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渗透教学,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教育策略,优化当前语文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传统文化,有效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张玉萍.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求知导刊,2019(52):24-25.
黄妹妹.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19(24):43-44.
周新艳.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有效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58.
庞庚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使命担当[J].华夏教师,2019(35):45-46.
王益坚.吟诵经典气自华:浅谈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学的融合[J].名师在线,2019(14):27-28.
作者简介:马亚龙(1988.7—),男,甘肃广河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