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克服方法
2021-08-26武德
武德
[摘 要] 恐惧心理是一种条件反射的心理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一旦形成恐惧心理,便会对其潜力发展、学习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还可能发生运动伤害事故,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对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恐惧心理,教师应当引起重视。文章分析学生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对恐惧心理的相关克服方法提出建議,希望能为广大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体育;恐惧心理;心理健康
恐惧心理,即人们受到外界威胁时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或对某些事物、特殊情境所产生的较为强烈的害怕情绪,主要心理行为表现为恐惧、胆怯、缺乏自信、畏缩不前等。恐惧心理的产生,会对学生提高体育学习兴趣、掌握体育项目练习方法、掌握运动技能造成较大阻碍,甚至可能发生运动伤害事故。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必要关注,同时对此种心理行为进行有效抑制,以确保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实施,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
(一)学生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不足
在体育运动中,先天性的身体素质及后天培养的运动能力是学生参与各种体育运动的先决条件。但对部分小学生来说,其先天身体素质较弱,自身力量、耐力、协调能力、柔韧度均较差,此种身体条件下进行体育运动,容易导致其在完成动作技术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运动能力,无法满足保障自身安全的心理需要,进而促使其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除此之外,还有小部分学生,由于天生身材肥胖或过于矮小、身体笨重或存在先天性心肺功能不全等原因,在完成体育运动中某些规定的难度较大的动作时产生恐惧心理。
(二)教学氛围不良,教学方法不当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特别是虚荣心或表现心理较强的学生,从一定程度来看,这类学生的受挫能力十分有限。一方面,当课堂气氛较为紧张时,此类学生会自我否定,担心因无法完成或做不好动作而受到其他学生的嘲笑、轻视和讥讽,以致不敢尝试,产生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智尚未成熟,在其他同学出错的时候,难免因为觉得“好玩”而发出笑声,这就容易导致出错的学生产生尴尬心理,继而害怕犯错,课堂气氛不佳。某些时候,部分教师的课堂组织太过简单,依然按照以往单一、固定的套路授课,并未考虑每个学生的不同,以至于不能因材施教;对于某些动作,教师示范并不标准,且未能真正讲解清楚技术动作要领,致使学生难以接受和学会,达不到动作标准,进而遭到教师训斥,产生恐惧心理。
(三)体育项目危险性较高,器材使用难度高
危险性较高、高难度的体育项目或较为陈旧的器材及设备、混乱的运动场地等,均会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使其产生容易出现意外事故的想法,从而在生理、心理上时刻处于戒备状态,分散学习注意力,增加心理负担,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胆量均受到考验,也容易使学生望而生畏、丧失自信,产生胆怯、恐惧心理。
(四)缺少心理建设,害怕运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在进行某项运动时受过伤。此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再次遇到相同或类似的运动项目、教学内容时,脑海中难免重现受伤情境,尤其对于有心理压力的学生而言,其受伤部位不敢再用力。综合而言,这部分学生对受过的伤印象深刻,导致心理、生理上过于在意其危险性,产生极大的恐惧感。
(五)学习态度消极,意志不坚
一些学生对体育学科的了解程度不够,认为体育成绩和升学没有密切联系,因而没有用心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有些学生则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怕苦、怕累,学习自主性不高,又认为自己身体素质不好、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迎难而上的勇气。当教学活动需要分组进行或个人单独示范时,此类学生的缺点便暴露无遗,就会感觉心里紧张不安,害怕拖了小组后腿或被教师点到自己,进而形成恐惧心理。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克服方法
(一)强化身体素质,提升运动能力
教师针对小学生个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增强身体素质的方案,同时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对各项运动基础技能的训练进行合理安排,二者结合,循序渐进,以逐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与个人运动及饮食习惯有较大联系,因此小学体育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运动技术,还需要加深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及饮食习惯,为其克服体育运动恐惧心理奠定基础。
(二)改善教学环境,转变教学方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针对课堂气氛不佳的问题,教师应学会改善体育教学环境,给予自我意识较强的学生一些鼓励,教会其正视自我、调整心态,同时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减轻其心理压力;此外,还需指导学生互帮互助,培养其合作意识,营造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课堂和谐气氛,以缓解学生的恐惧心理。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因材施教;同时,还需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做到标准示范、讲清动作要领,使学生学会、完成运动技术动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其对体育运动的恐惧心理。
(三)重视人身安全,教学难易结合
教师需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定期检查体育器材及设施设备,及时更换老旧器材、维修损坏或故障器材,为学生创造舒适、安全的运动环境,消除运动伤害事故隐患,重视学生的人身安全,进而缓解其恐惧心理。此外,教师还应从教学难点出发,正确处理教学中的难易关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针对难度较高的运动项目,需遵循“小步子”原则,即逐步分解、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针对难度较大的器材,需讲清器械的使用方法,分解示范整体运动过程,使学生从心理、生理上获得安全感,有效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
(四)协助学生建立信心,给予人文关怀
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拥有敏锐的双眼及细致的心思。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体育项目产生抗拒心理,不想完成本节课任务时,教师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责问、批评学生,应问清缘由再合理安排。对于曾有运动创伤的小部分学生,教师应当对其个人情况有所了解,在进行与这部分学生受伤项目相似或相同的体育运动时,应当照顾其心理感受,给予人文关怀。若学生害怕或失败,教师也不要不满,应给予其更多鼓励和关心,帮助其重建自信心,减轻恐惧情绪。
(五)激发学习兴趣,磨炼坚强意志
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一切机会,合理利用相关教学因素,激发其运动的兴趣。比如,教师可将体育教学内容、器材、场地等设置得有趣味性一些,但不可缺乏科学性;借助心理激励效应,点出班级较为优秀的体育生,鼓励其做示范或表演优美的动作;讲解运动动作技巧时,增加幽默的语句,同时直白、简洁一些,使学生一听便醍醐灌顶;合理开展班级运动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磨炼其坚强意志,消除其恐惧心理。
总之,小学生的恐惧心理是体育学习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阻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削弱了体育教学的效果。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体育学习状态,还要针对学生恐惧心理的形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克服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赛芳.体育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形成及克服办法[J]. 成才之路,2014(5):34-35.
[2]王震,王兴发.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低段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J].体育师友,2019,42(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