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现代信息技术于幼儿数学探究活动中

2021-08-26章秀金

考试与评价 2021年7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幼儿教育有效性

章秀金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现代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形、色、光、声、动、情、意融为一体,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消除思维障碍,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的合作,探究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数学活动  信息技术  有效性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电脑信息网络时代。在信息技术每天都在每个人一天的生活惜惜相伴的世界里,我们的幼儿教育改革也随之不断的转变,信息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恰恰为教育资源开阔了一个广大的空间,它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操作灵活简便等特点,辅助幼儿各科教育教学活动。

一、激发学习兴趣

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就是人机的交互性,结合幼儿年龄小、求知欲和好奇心都特别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创设一些生动的问题情境,多种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数学探究教育活动。探究,指探索、追究。探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追究,指寻求问题的根源。最重要的是探究教育是使幼儿形成探究活动的教育,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幼儿的“学”服务的。

如在“钟表的认识”这一节时,活动前,我们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了许多钟表图片,还自制了表盘模型,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再进行教学活动,演示了“认识钟表”的课件,响起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然后出示一组画面,从幼儿早晨来园、盥洗、吃饭、活动等一日生活不同时间的画面切入点结合教师语言引导,教师介绍了一分钟的准确刻度时,幼儿点击一分钟刻度,时针按顺时针方向准确走过一分钟,与传统教学相比,用多媒体除了能观察时针的运动过程外,还能让幼儿感知一分钟到底有多长。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性的评议进行教学,幼儿就能在教学游戏中找到答案,操作对于幼儿来说有互动性,通过点击画面中钟表的各部分都能得到闪烁回应,教学生动,引发了幼儿学习兴趣,激发了幼儿学习主动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们都睁大眼睛想知道下面屏幕上会出现什么,在学习中都想自己去寻找答案。整个活动过程不但让幼儿自主,而且让幼儿更加自信,孩子们乐于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形成“学中玩、玩中学”的氛围。

二、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新知识时,总会碰到一些教学难点,幼儿不易理解和掌握。恰当的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将课本中的复杂事物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幼儿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化难为易,有利于幼儿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加深记忆,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帮助幼儿在其自身与知识内容之间建立可体验的事实材料。动静结合,引发了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融化了知识的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激趣入境、激情入境的过程中,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层次信息逐步被深化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浓缩信息,资源转化为能量,量变带来质变,认知行为水平逐渐接近及至达到认知目标。

三、提供丰富资源

幼儿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幼儿主动地进行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供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并不是要求幼儿完全到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幼儿学习数学的场所是课堂提供的实际情景或材料多数是相对真实或生活情景的一种模拟。

在常规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有利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促使幼儿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探究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幼儿实现《纲要》精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幼儿足够的思维空间,延伸幼儿的学习空间,给幼儿探索的機会,训练幼儿的发散思维,养成多维多向思考的好习惯。

如:教幼儿“认识多、少、一样多”的数概念,教师设计了《拔河》的游戏课件,有红、黄两队,请幼儿判断能否比赛,幼儿凭着以往的经验说出红队5人,黄队6人不能开始比赛,教师追问原因,幼儿回答说,黄队比红队多1个人。(这时电脑中不停地闪动黄队多出的那1个人,幼儿清楚地看到这个没有“一一对应”)幼儿回答的正是数学中“一一对应”的思想,教师顺势讲解了“一样多”的意思。达到了顺利突破难点的目的。如果媒体介入过早,幼儿就少了一次思维训练的机会,这不仅违反了认知规律,还抑制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是探究性的学习,每一位幼儿都是发现者、创造者。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类比、归纳、概括等数学方法。幼儿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探究数学知识、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势不可挡,只有我们迎浪而上,不断探索、努力研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教学的改革才能深入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综合素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高宏钰,周游.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案例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2):56-60.

[2] 刘桂红.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74-75.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幼儿教育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玩转学具 玩转数学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