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培养研究
2021-08-26屠金良
屠金良
[摘 要] 近年来空间观念作为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引起了教师的广泛关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感较弱,对抽象的空间观念很难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方格图的整体优势和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空间感,同时采用对比、变形、探究、转化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空间观念,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 空间观念;小学数学;方格图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中,空间观念是一种空间感知感,也就是人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相互关系的感官认识。空间观念的形成对人认识真实世界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空间观念形成的起步阶段,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方格图不仅是解释信息、连接具体形象和抽象思维的工具,还是构建知识、搭建学生特质和学科本质的桥梁。它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操作平台,让数学探究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时,引入方格图这一工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一、通过对比,发现本质
平面图形的三大要素是点、线、面。教师在教学平面图形时,通常会先比较线段的长短,再比较面的大小,这是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具体步骤,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学生一般是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距离进行感性判断。在教师引入方格图这一工具后,学生的思考方式会从主观判断跨越为理性分析。教师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方格图在认识图形方面有更直观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比一比”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对图形长度的认识有限,尤其是相对复杂的折线图,学生可能无法正确地比较长短,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三条长短不一的直线,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哪条直线最长、哪条最短,之后画出三条折线图形,借助方格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能够将三条折线放置在方格单位长度为1cm的方格图中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折线的长短。
由此可见,方格图能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图形的大小、形状及方位,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变形,寻求关联
对于小学生来说,“周长”与“面积”的空间感较强,他们可能从一开始无法明确地理解图形周长与面积的概念。这时,教师可以对一些基础题目进行适当的变形,引导学生借助方格图来找出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联。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时,练习题常常直接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求解长方形的周长或面积。学生对照书本中的概念或许很容易解出答案,但无法深入地理解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对题目进行适当的变形,如希望小学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园,其长度为6m,现在要将花园扩建,使其面积增加12m2,已知花园长度增加了4m,求原来花园的周长是多少?大多数学生看到题目后会觉得题目比较复杂,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鼓励学生在方格图中列出题目的已知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在方格图中画图、求解。首先,设方格图中一块小方格的长度为1m,画出扩建前花园的长,由已知信息可知长度增加了4m,则可在原有基础上增添4块方格,之后,因为面积增加了12m2,那么从方格图上很容易就能看出宽占了3格,也就等于3m,最后便能推导出原花园的周长。
方格图可以简化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让学生直观地通过图形在方格图上的位移和变换,感知空间,思考长度与面积的关联,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通过转化,渗透思想
空间图形有一定的复杂性,小学生认识复杂图形的能力有限,他们对抽象图形的变换还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图形的位移、旋转和变换的时候,可以将方格图用作辅助工具,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也能更直观地观察、分析图形的变换。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又很好地向学生渗透了分割、转化的思想,将复杂图形转化成简单图形,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幅方格图(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cm2)。在方格图中,有一个底边长为7cm(7块方格)、高为4cm(4块方格)的平行四边形,教师可以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算出方格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请小组代表分享探究过程及答案。其中一个小组代表积极地分享了他们组的探究结果,他们发现,图形放在了方格图中,而方格图中小方格的面积是不变的(固定的),通过数小方格的个数来确定图形的面积。可在数方格的数量时,他们发现平行四边形占据的小方格有的并不完整,所以难以确定图形所占方格的数目。之后,他们通过讨论,可以发现将图形的一部分进行切割、平移,进而转化为熟悉的长方形,以计算原图形的面积。之后,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向学生介绍了这种切割、平移、转化的思想。
图形转化思想的引入可以让问题简单化。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转化思想的作用不容忽视,这种转化需要学生掌握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能完全做到,这时就需要借助方格图,它为学生认识复杂的空间图形提供了很好的解题思路。
四、通过探究,想象创新
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的知识,无论是在理解程度还是熟记程度上,都要比教师讲授的方式更容易理解,对于空间知识的习得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方格图自主探究、想象、创新,从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方格图中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底为4cm、高为5cm),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连,并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把其中一个三角形涂色,鼓励学生探究、思考如何求解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有的学生提出,可以通过数三角形由几个方格组成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而且班上大多学生都采用了数方格的办法。也有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性想法,他发现从对角线分割图形,也就是将平行四边形进行了等分,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積的一半,因为之前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所以学生能很快地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即4×5÷2=10cm2。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空间观念的培养不可忽略,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引入方格图这一工具,可以让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加直观;题目的适当变形,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关联;开展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图形转化思想的渗透则为认识复杂图形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以上均使得学生对图形的理解更加深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所以,教师一定要学会从全新的视角,探索方格图的内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方格图的价值,通过系统的梳理,深入研究并深刻理解方格图的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林金香.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9(2):75.
[2]郭晴秀,朱苏伟.例谈小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J].小学数学教育,2015(Z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