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2021-08-26叶宝香

考试与评价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

叶宝香

【摘 要】 小学是孩子们步入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关系到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基础。而数学这门学科,主要训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学好数学对他们以后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依然存在无效、低效的问题,值得我们在反思中去拨乱反正,进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本文围绕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把数学这门学科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对于推进数学课堂有效性作出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高年级  数学课堂  有效性

目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育模式单一,教师教学思路不清晰,课堂上教师们无法使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的注意力不在课堂上,从而跟不上数学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进度,这就直接影响到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育的有效性。此外,很多青年数学教师,只顾完成教学进度,自己倒是一心一意的沉醉在教学内容上,却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给丢到了九霄云外,教师也浑然不觉。这一系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育有效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灵活课堂教育模式

坚决杜绝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淘汰一切的死板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在数学课程标准也有了变化,其中重点就说到,在教育中融入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如教师信手写出12345678,引发学生好奇心理。正当学生在纷纷猜测时,教师添加数学符号成为:12=3×4,56=7×8,引发学生热烈的掌声。这个案例很好说明了数学是具有秩序美的学科。受此启发,也有学生写出同样具有美感的简单等式:12=3+4+5。灵活的课堂教育模式,也常常可以带给学生思想的震撼。如,我问:循环小数与1的大小关系,很多同学倾向于认为前者小于后者。我却说这两者是相等的。学生自然不相信,但学生相信,也相信,把这两者左边相加,右边也相加,不就是吗?对此,学生深感震撼!原来我们的直觉真的不是太可靠!灵活的课堂教育模式总能给学生带来快乐与欢笑,也带来富有启迪的思考。此外,把数学课堂的教育模式融入一些生活情景,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中熟悉生活。

二、重视学生的“说”

小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判断力,但是还不是太成熟,对于某些数学概念的理解可能会有偏差,例如:数学中的将单位一分解成若干份,如果某些学生理解有偏差,将“单位一”理解成数字“1”,就会造成解题的失误。因此,让学生把自己所理解的概念,“说”出来则是很关键的。如果有错误可以及时加以改正,如果说得准确也可以加深印象,从而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记住相关数学概念。其实,当代小学生,由于其接触网络信息比较多,总是喜欢表现自己,而通过“说”,不仅可以发挥其特长,更可以在“说”中清晰自己的思路。如,在玩算三八二十四的扑克游戏时,就有学生提出5,5,5,1这四个数字如何算24呢?我就让他们自己先说,等大家都觉得太“难”时,我才说:其实,也很简单,不就是五五二十五再减去一吗?学生就不依不饶说:老师,错了,还有一个5呀!我假装恍然大悟:“对呀,还有一个5,咋办?”然后,我便变戏法般写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引入探究式教学

在小学课堂教育上,教师可以采用探究问题的方式展开学习,由教师提出合理有效的问题,进行指导引发,使学生有准确的方向,帮助学生提高有效的自助学习和课前预习。比如,在学习加法对乘法的分配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情节教学法引入:“小的中国结,每一个用二分米的红色绳子,复杂的中国结,每一个用八分米的红色绳子,俩个中国结各做10个,一共需要多少分米的红色绳子?列出算数并说明为什么?”当算出结果后与同学一同讨论,或者同学与同学之间分组讨论。在探究式教学方法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得出两种列式,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很好地引出运算定律。在帮助同学们解决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提升数学高年级课堂教育的效率,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并做出总结

虽然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学生思维意识薄弱的情况下,还是离不开教师的总结。这也是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其总结与点播具有画龙点睛的意义。如,小明带100元去超市买T恤,花了65元,买学习用品花了20元,还剩几元?学生的列式可以是100-65-20,也可以是100-(65+20)。教师在此就应该总结出减法法则a-b-c=a-(b+c)。这样,对于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才有真正的帮助。当然,对上课的不足之处,教师课下还要进行补充,多关注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通过这样不断地跟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育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育的有效性,除了以上我提到的方法以外,也要注重學生们的心理活动,高年级的学生相对已经有自己的思想,教师们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所喜欢的学习方法。数学是一门相对比较枯燥的科目,这更加需要数学教师们,要把数学与生活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让学生们有参与感,提升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思维和智慧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 马峥嵘、吴雪霞.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思考与探究[J].学周刊,2019(08):88.

[2] 曹端锦.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7):162.

猜你喜欢

高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