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针刺促进肝郁脾虚型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疗效研究
2021-08-26代翠莲王双英
代翠莲,王双英
(兰考县中心医院 内五科,河南 兰考475300)
胃癌是一种消化道常见癌症,具体病因目前尚未确定,既往研究[1]多持其受遗传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因素影响的观点。胃癌发病率较高,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不断变化,胃癌的发生率也显著增高,已成为当前严重危害中国居民健康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临床中常用靶向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案干预。靶向药物治疗方案可针对性地对胃癌细胞进行强杀作用[3],但靶向药物方案应用范围狭窄,仅能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等特定性胃癌起作用。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可准确切除病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但胃癌手术创伤性较大,受麻醉、手术、解剖关系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患者胃肠功能被抑制,延长了患者排气、排便时间,且增加了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4]。穴位贴敷主要利用穴位刺激经经络传导、皮肤渗透吸收而发挥药效,避免了口服给药药物易受胃内pH值影响等不足。有研究证实[5],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胃癌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从近年来临床报道及兰考县中心医院临床会诊观察发现,给予胃癌术后患者早期针刺治疗可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柴芍六君子汤、神阙穴中药贴敷联合针刺促进肝郁脾虚型胃癌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6月兰考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肝郁脾虚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
将104例肝郁脾虚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其中,观察组26例女性、26例男性,年龄在32~78岁,肿瘤直径22~46 mm。对照组27例女性、25例男性,年龄在33~77岁,肿瘤直径23~45 mm,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
1.2 收治标准
诊断标准:①据文献[6]中胃癌研究与治疗进展,以及文献[7]的诊断标准,确诊为胃癌的患者;②据文献[8]辨证确诊为肝郁脾虚证的患者。
纳入标准:①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②年龄在18周岁以上者;③均存在不同程度进食困难、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④患者、家属均已签署与本研究有关的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妊娠期女性,年龄>75周岁;②非肝郁脾虚型患者;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患有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或白血病等急慢性重症者;④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者;⑤存在酒精、药物滥用史者;⑥贴敷部位皮肤破溃、感染者;⑦中途退出本研究者;⑧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不耐受,依从性差或精神意识异常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采取常规干预方法,包括放松指导、充足休息、适当运动等。
1.3.1 对照组 术后7天加强对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7天后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术后2~3 d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根据患者机体状况决定活动强度。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柴芍六君子汤、神阙穴中药贴敷联合针灸治疗。柴芍六君子汤组方:柴胡5 g、白芍(炒)5 g、人参5 g、白术(土炒)5 g、茯苓6 g、陈皮4 g、半夏(姜制)8 g、甘草(炙)7 g,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对症增加药物(如合并有癌因性疲乏可增加黄芪5 g,合并有纳差可加鸡内金5 g等),于早晚各取水300 mL煎制取汁200 mL温服。神阙穴中药贴敷:术后7天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将脐部暴露,清洁贴敷部位的皮肤,取吴茱萸 6 g、丁香粉6 g,以饴糖调制成糊状,将其置于1 cm的碗状物容器中保存,均匀铺在棉纸片上(直径为2~4 cm),厚度0.2 cm,将四角折起,贴敷于神阙穴,以透明贴膜固定,每次贴敷2~2 h,每日3次,贴敷部位注意防水。针刺治疗:针刺选穴包括合谷、足三里及阴陵泉,仰卧位下以0.3 mm×40 mm毫针刺入1~2寸,提插捻转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天2次。
1.4 疗效评价
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血浆血管活性肠肽、血浆胃动素、血清LAG-3、DKK-1的水平。
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胃液引流量、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复常时间。
中医证候积分[9]:腹痛、腹胀、嗳气、恶心,0分为无症状,2分为症状轻度,4分为症状中度,6分为症状重度,分值越低,症状越轻。
治疗前后抽取所有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置于4 ℃环境中,以2 800 r/min速率离心5 min,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血管活性肠肽、血浆胃动素,试剂均由上海博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生活质量评分[10]:WHOQOL(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评分,该量表包括环境、社会、心理、生理4项,对应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血清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组血清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重组人Dick-kopfx相关蛋白-1(DKK-1)的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胃液引流量显著低于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经过治疗后,术后7天两组患者腹痛、腹胀、嗳气、恶心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4天,观察组腹痛、腹胀、嗳气、恶心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3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经过治疗后,术后7天两组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血浆胃动素、LAG-3、DKK-1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观察组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血浆胃动素LAG-3、DKK-1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入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分)
3 讨论
胃癌指由于胃黏膜上皮发生癌变而引起的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约为3.5‰[11]。肝郁脾虚证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病患多表现为胁胀作痛、便溏等症状,多由于肝气郁结导致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12]。临床中常用靶向药物、传统手术等治疗方案干预。但靶向药物方案应用范围狭窄,仅能对特定性胃癌起作用,而胃癌根治术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影响了胃肠道正常的解剖结构,导致腹腔植物神经系统、胃肠激素紊乱,增加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具体表现为排便停止、腹胀腹痛、乏力恶心等[13]。胃肠功能紊乱时间越长,患者胃肠积液、积气越严重,可出现营养摄入不足、电解质紊乱、胃肠道扩张等,增加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14]。
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无明确中医学病名与其相符,根据临床症状,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可将其划分为“痞满、呕吐、腹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15],该疾病是因术中金刃伤及脉络而致气机不利与气血留滞,脉络受损及气血耗损则致中气亏虚,脾失健运则致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中医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经验丰富,根据胃癌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基于简便廉效,采用针刺与神阙穴穴位贴敷,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临床效果明显。
柴芍六君子汤以君药柴胡、白芍等中药为主,可直接被胃吸收并进入血液中和蛋白质反应生成柴胡皂苷、白芍总苷等物质,刺激肾上腺皮质系统活性,促进肾上腺素分泌,提高机体新陈代谢及免疫能力[16]。穴位针刺选穴合谷、足三里及阴陵泉,其中合谷沟为大肠经之原穴,可顺三焦气机,使腑气通调;足三里为胃下合穴,可调脾胃、通积滞、清湿热、和气血;而阴陵泉为足太阴经穴,可健脾祛湿,针刺后可改善腹部肿胀症状。针刺以上穴位,其综合作用可补可泻,补之益气理中,泻之升阳降浊,可促进胃肠道蠕动,调节胃肠节律[17]。神阙穴具有调治百病、连接四肢、静脉、脏腑的作用,是任脉中重要的腧穴,脐下表层皮肤与筋膜、腹膜相连,有助于药物吸收、穿透。神阙穴可调理阴阳、温育元真、调畅经络、通利三焦、安神定心、固本培元。神阙穴与脾胃相关,刺激此穴可和胃降逆。吴茱萸可温中止痛、疏肝下气,丁香粉具有止呕、止痛、增强消化酶活性、促进胆汁分泌的功效[18]。
综上,胃癌患者术后予以柴芍六君子汤、神阙穴中药贴敷联合针刺治疗,可缩短患者排气、排便时间,改善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血浆胃动素、LAG-3、DKK-1及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