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役军人王贵武:烈士为国尽忠我替烈士尽孝

2021-08-26浙江华康

金秋 2021年9期
关键词:烈士天津儿子

※文/浙江·华康

先后认下16位烈士母亲为“母”

时间追溯至199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肆虐祖国大地。夏天的一个晚上,天津西青区的王贵武正陪着妈妈看电视,当看到空军一个连队有10名官兵被洪水卷走、壮烈牺牲的场面,十分难过。他告诉母亲:“我曾是一名军人,如果还在部队,一声令下,我也要上。现在战友牺牲了,他们的父母怎么样,我要替烈士为父母尽孝!”听了儿子的想法,妈妈说:“儿啊,这些牺牲的战士,大都与你当兵时年龄差不多,可能不少还是独生子,他们还是孩子,还没来得及尽孝就先尽了忠,这个时候,最难受的是他们的父母啊,去吧,全家支持你!一定记住,认了就是亲的。”

已是天津一家私企董事长的王贵武,第二天就来到了英雄的部队,了解烈士情况,从中他知道这么一件事:首长问烈士父母,大家还有什么要求时,一位父亲只要了一个塑料编织袋,把儿子的骨灰盒装进去,背在身上转身就走了!就在八个月前,妈妈把唯一的儿子身戴红花高高兴兴送到部队,今天却变成骨灰让父亲背回家。“这让父母怎么受得了!”这更坚定了王贵武认母亲的决心。随后他满载给烈士母亲精心准备的天津特产和生活用品,从天津驱车,踏上认母之路。经过两天长途奔波,王贵武首先来到抗洪英雄、时任空军高炮某团一连指导员高建成烈士的家。他在烈士遗像前深深三鞠躬,说:“建成兄弟,我来自海河之滨,虽然我们未曾见过面,是战友情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好兄弟,你为国家尽忠,我来替你尽孝,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我会像你一样孝敬她老人家,你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王贵武上前,紧紧握住高建成母亲的手,眼含热泪,满怀深情地说:“妈妈,建成兄弟走了,从今以后,我就是您儿子!我要替他为您老尽孝,您就把我当作亲儿子吧!以后,不管您遇到任何生活困难,我都会尽力帮助解决。”年过七旬的杨妈妈听后,惊诧不已,过了好一会,她才回过神来,把王贵武紧紧拥在怀里,叫了一声“儿啊”,便放声痛哭。王贵武拿出特意从天津带来的生活用品和天津特产交给杨妈妈,并送上3000元钱,一再叮嘱杨妈妈:“您老一定要保重身体,以后我会经常看您的,我会照顾您一辈子。”临走,杨妈妈拉着王贵武的手久久不肯放下。从高建成烈士家出来,王贵武即刻驱车,横跨11个省,不顾劳累赶往家住湖南、安徽、陕西、甘肃四省的另外9位烈士家。湖南衡阳的周德莲老人,独子梁力在1998年抗洪抢险中牺牲。独子的突然牺牲让她和老伴梁老汉整日以泪洗面,不知今后如何生活,一度陷入绝望。是王贵武的到来给他们以安慰与温暖,“认亲”让两位老人重燃希望。

烈士母亲庞雪琴,也就这一个儿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当时她就觉得没法活了。让她压根没想到的是,天津的贵武跑到家里来,“他说要给我当儿子,让我惊喜万分,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庞雪琴至今还记得二十三年前的场景,和她一样,来自安徽、陕西、甘肃等省份的另9位烈士母亲从那天开始都多了王贵武这个儿子。王贵武长途跋涉半个多月,把10位烈士父母一一认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12万元,为每位烈士母亲买了份养老保险,使她们60岁以后每月都能领到一份生活补贴。庞雪琴赞许说:“天底下竟有这么好的人!”

要让英雄的父母时刻感受到儿子就在身边!此后,10位烈士母亲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儿子——王贵武。烈士母亲对王贵武这个孝顺儿子十分感激,她们渐渐从失去儿子的悲伤中平静下来,摆脱了生活的阴霾,精神也一天天好起来。“妈妈”们以不同方式用真情回报王贵武,经常寄去亲手绣的鞋垫和土特产。2003年,10位烈士母亲联名给她们共同的儿子王贵武送来铜匾,上书“人民的好儿子!”

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成都军区陆航团邱光华机组和“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等6位烈士牺牲的消息,深深打动了王贵武。他当即表示,要像对待1998年10位抗洪烈士的母亲那样,把他们的母亲当作自己的亲生母亲照顾。就这样,他驱车8000多公里,赶赴四川、湖南、山东、河南,在当地政府和部队领导支持帮助下,把6位烈士母亲认作自己的母亲,并赠上随身携带的特产现金。母亲们感激不已。

“兵儿子”对妈妈们的一片孝心

王贵武是个“兵儿子”。1978年,他曾入伍到驻兰州空军部队某团,1980年底复员回到家乡。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经过艰苦创业,他于1997年创立天津银座集团有限公司并渐渐发展壮大。身为公司董事长的王贵武每当来到母亲面前,叫一声:“妈妈,我看您来了”的时候,每个母亲都十分高兴,眼里忍不住流下激动的泪水。王贵武说:“我企业发展了,生活富裕了,靠的是在军队这所大学校学习磨练出来的意志。军人的经历是我事业有成的特殊财富和必要基础,我不能忘了部队,我要回报部队,回报国家。”王贵武记得,烈士李月是抗震救灾中陆航团直升机里5位军人之一,他在2008年6月20日认下李月的母亲。当年儿子牺牲后,李妈妈二十多天整日泪流满面,骨瘦如柴。是王贵武亲人般的疏导和悉心照顾,让这位烈士母亲走出悲伤,重树生活信心。王贵武回忆起当初认母经历,还是抑制不住心底涌起的感伤。每年春节拜年,李妈妈激动的神情溢于言表,她握着王贵武的手,眼眶泛红,皱纹里却满是欣慰。每次,连同李爸爸三人一起要聊很久。李妈妈动容地说:“贵武来给我们下厨做饭,送钱送物,这些年他给我们的照顾真的太多了。”

认养16位母亲后,王贵武特意为每家安装电话。他说,我要时时让“妈妈”们感到,我就在她们身边。不管多忙,他坚持每星期给每位母亲打一次电话。母亲们的生日王贵武都清楚地记在本子上。哪位母亲过生日,他都会委托当地订好蛋糕,并寄去生日礼金和慰问信。春节到了,王贵武像亲儿子一样,带着特产和慰问金到每位烈士父母家探亲拜访,陪着母亲一起过年。一走就是二十多天,回到自己家时已到元宵节,但家人都挺支持他,从没有半句怨言。王贵武根据烈士家庭经济状况,分别给母亲2000元至10000元生活费。由于母亲们大都住在偏远山区,交通极为不便,王贵武每次探望都是下了火车坐汽车,下了汽车坐“摩的”。有的山区连摩托车也进不去,只能步行。春运期间,各地火车票非常紧张,有时连座票也买不到,他干脆站着,这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母亲们见到他既高兴,又心疼,劝他别再这么折腾,王贵武却说,“只要看到妈妈们身体好,我自己苦点、累点不算什么”……23年一路走来,王贵武一直忠实履行自己的诺言,不仅生活上扶持帮助烈士家庭,而且从情感上给予烈士母亲以极大安慰和巨大精神力量,16位母亲和王贵武结下了深厚、别样的母子情。

王贵武感到烈士梁力家房子太挤,出资买了一套80多平米的三室一厅给“妈妈”,还拿出15万元帮助4位母亲家里修建新房。“妈妈”们有了难处也总是第一个想到王贵武。对于“母亲”托办的每件事,王贵武尽心尽力。烈士马斐的母亲找到他,希望帮助马斐的姐姐找份工作。王贵武二话没说,四处奔走,直到“母亲”满意为止。烈士丁云峰的一位亲属找工作困难,王贵武主动把其安排到自己公司上班。一年春节,去安徽看望黄孝圣烈士母亲许妈妈时,看到许妈妈因为患老年白内障,双目几乎失明。王贵武疼在心上,当即拿出1万元交给许妈妈:“您一定要去最好的医院,治好您的眼。”许妈妈经过两次手术后,眼睛终于恢复视觉,重新看见光明。她逢人便说:“这是天津的儿子拿钱治好了俺的眼。”2004年和2009年,王贵武两次把烈士父母接到天津,让妻子陪同到天津最大的商场,为他们量身一一买了新衣服,并出资让旅游团带“父母们”去北京、天津游玩,还让妻子、女儿一同陪着。老人们都没去过这些名胜古迹和风景点,感到新奇而兴奋,一路乐乐呵呵,笑个不停,“这个儿子真好,让我们大开眼界,亲生的也不过如此。”旅游结束,王贵武又为他们进行全面体检。2006年夏天,烈士高建成母亲病了,王贵武听说后马上赶去看望。看到老人躺在床上,满身是汗,立即给她房间安装空调……

2014年的一天,衡阳的梁爸爸哭着给王贵武打来电话:“妈妈突发脑溢血,快不行了。”王贵武火速赶到衡阳医院抢救病房,喊了声:“妈妈,我来了!”昏迷中的妈妈周德莲似乎听到王贵武的声音,轻握着他的手不愿松开,流出泪水安详地走了。梁爸爸说:“妈妈在等你呀,真正的母子情深!她感应到你来了,才放心地走了。”周德莲老人走了,王贵武按照当地风俗,披麻戴孝、守灵、捧遗像、买骨灰盒、买墓地、跑民政局办手续,替独生子梁力烈士,为妈妈尽了最后一份孝心。旁人落泪说,王贵武这上门认亲的儿子真比亲儿子还亲。

建立“英雄母亲之家”

十几位烈士母亲的亲笔信,一百多封洋溢着亲情的家书,被珍藏在对应的每个母亲的资料文件盒内,整整齐齐摆放进银座集团拥军办公室展示柜。妈妈们说,孩子走了,但她们却拥有一个更亲的天津儿子。“相隔千里路,真的像个自己的娃娃一样,我们吃的、花的和我们的衣裳,床上的毛毯,一人一条毛围巾,都是王贵武买的。你说,哪有这好的儿子?这是我们修来的福气啊!”

2018年,是王贵武认母20周年,当年认的烈士母亲,还有13位健在。他拿出150万元,请装潢师傅把自己在西青使用的一处大院进行改造,分成8间住房,每间房都有独立卫生间,能够满足这些烈士母亲生活需求。为了妈妈们住得舒适,他将原来的中央空调供暖改为集中供热,二层楼安装电梯。2018年“八一”前夕,王贵武将四面八方的各位母亲接到天津养老。住进“新家”的妈妈们到这以后可高兴了,有的说:“嚯!像花园一样”,有的赞叹:“做梦也没想到,能住那么好的房间。”为了符合各个地方“母亲”的不同口味,王贵武专门找了南北两个厨师,雇了二名年轻保姆负责日常照料。让妈妈们吃得好,住得好,开心每一天,享受晚年清福。王贵武将改造后的大院取名为“英雄母亲之家”。接妈妈们来天津养老,这一义举被当地街坊邻里传诵得津津乐道。提起为嘛要把“母亲”们接到眼皮子底下养老?王贵武说曾有一件事对他触动很大。

那是2011年春天,王贵武忽然接到湖南朱妈妈家人打来电话,跟他说妈妈两个月前去世了,“我听到后脑袋嗡的一下,心想,还是没拿我当亲儿子啊,我哪儿做得不对?”电话那头马上解释,妈妈临走前一再嘱咐大家不要给天津的儿子打电话,这十多年来,没少给他添麻烦啊!“让我们两个月后再告诉你。”王贵武一算时间刚好两个月。他撂下电话连夜赶往湖南邵东,家人见到他都愣住了。王贵武悲痛地问:“妈妈埋在哪了?”到了坟地他长跪那里,抑制不住泪流满面,为什么?十几年的母子情,老人的音容笑貌在他脑海中一遍遍浮现,“我真后悔呀,我没能替烈士朱任堂送妈妈最后一程。”也就是从那天起,王贵武有了把“妈妈”们接到天津,在自己眼皮底下养老的想法。王贵武考虑到母亲们都年纪大了,免不了生个病看看也方便。自己年近六十,到处奔波也有点吃力,为了尽孝和照顾方便,他要把妈妈们接到天津。王贵武和烈士母亲组成一个特殊大家庭。他说,烈士们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为国捐躯,他们的精神让人感动,他们的家庭也要由我们守护。这些“烈士母亲”住在天津,她们的老伴或子女只要前来探望,旅途费、住宿王贵武全包了。

王贵武23年如一日演绎超越血缘、地域、时空的亲情和孝心,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十大孝亲敬老楷模”“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等多项荣誉。2019年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并入选“中国好人榜”。曾在2000年7月《解放军报》头版头条以“实业拥军的一面旗帜”为题,大篇幅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时任空军司令员许其亮专门给王贵武写信,赞扬他:“精忠报国,尽孝于民,感人至深,空军为之骄傲”。作为优秀退伍军人代表,王贵武应民政部邀请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70周年国庆观礼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如今,王贵武又有了新目标:打算利用公司自身优势做大“妈妈楼”项目,为整个天津市需要帮助的所有军人烈士父母无偿提供住房养老,过上和我母亲们一样的生活!

猜你喜欢

烈士天津儿子
如果天津有“画”说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鞍山烈士纪念馆
打儿子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
谁的儿子笨